1、SNCP(子网连接保护)基本概念
2、类比SNCP保护原理
3、子网连接保护(SNCP)和复用段保护(MSP)在具体应用中如何选择?
1、SNCP(子网连接保护)基本概念
SNCP 是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特别是光网络)中的保护机制。它主要应用于传送网,在 ITU - T G.841 等标准中有详细的定义。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确保业务在传输链路出现故障(如光纤断裂、设备端口故障等)时能够快速恢复。
从网络拓扑角度看,SNCP 可以应用在各种网络拓扑结构中,包括环形、网状等。它在子网层提供保护,子网可以是一个物理链路或者是由多个物理链路和节点组成的逻辑链路集合。
1.1、保护原理详细内容
业务发送端:
在业务发送端,业务信号会同时被发送到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例如,在一个光传输网络中,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可以是两条不同的光纤链路。发送端会对业务信号进行复制,然后分别在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上进行传输。
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可以采用不同的路由方式,它们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独立的,以避免共同的故障点。这就像在城市交通中,有一条主路(工作路径)和一条辅路(保护路径),车辆(业务信号)同时在两条路上行驶。
~ 中间节点(可选):
在业务信号经过的中间节点,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可能会经过不同的交叉连接和复用过程。这些中间节点通常会对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信号能够正确地传输到接收端。
例如,在基于 SDH(同步数字体系)的网络中,中间节点会对信号进行时隙交叉连接等操作,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的信号在中间节点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让信号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由到达接收端。
~ 业务接收端:
在接收端,会对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传来的信号进行监测和选择。接收端会不断地检测工作路径的信号质量,例如通过检测信号的误码率、光功率等参数。
当工作路径的信号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如误码率超过设定阈值或者光功率过低)或者工作路径出现故障(如链路中断)时,接收端会快速地切换到保护路径,选择保护路径的信号作为接收信号,从而保证业务的连续性。这种切换过程通常是自动的,并且切换时间非常短,一般可以达到 50ms 以内,以尽量减少业务中断对用户的影响。
~ SNCP 的特点和优势
快速恢复业务:由于其在接收端能够快速检测故障并切换路径,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业务中断时间,对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服务(如语音通信、金融数据传输等)非常重要。
灵活的保护方式:它可以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包括不同的路由和物理链路,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
~ 独立于网络拓扑:SNCP 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无论是环形网络还是网状网络,都可以很好地应用,这使得它在各种网络建设和升级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2、类比SNCP保护原理
~ 类比生活中的道路与交通
想象一下我们城市的交通网络,网络里的每条道路就像网络中的传输路径。正常情况下车(这里类比为数据)可以在主干道(即工作路径)上行驶,同时旁边还有辅路(保护路径)。在SNCP保护机制下,数据会同时在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上传送。例如在城市中早晨上班高峰期的时候,通常主路车流量大的时候,有些司机会选择辅路行驶,这就类似SNCP中的双发选收原理,只不过在SNCP里,接收端是根据接收质量而不是主观来选择。如果主干道因为修路(就像网络中的路径故障)堵住了,车就会自动地、迅速地切换到辅路上行驶,保障正常的通勤(类比业务的连续性),这就类似SNCP中当工作路径出现故障,自动切换到保护路径。而且在网络中,这个切换是智能且迅速的,不会让用户(相当于城市里通勤的人)感觉到业务(通勤)有中断。
~ 信息的双份传递与选择
我们可以把发送端发送信息想象成寄信,SNCP就好比寄信人同时通过两家快递公司寄同样内容的信件(一份走A快递公司相当于工作路径,一份走B快递公司相当于保护路径)给接收者。接收者收到这两份信件后(SNCP中的双发),会看一下哪一份信件更完整、更容易识别(就像查看哪个信号的通信质量更好),然后就选择那份更好的信件内容来进行读取(双发选收中的选收)。这在网络中就保障了不论其中一条传输路径(一个快递公司)发生什么问题,都能利用另一个可以选择到的较好的路径来得到完整的信息(信件内容)。
~ 自我修复的网络保障
SNCP的保护就像一个聪明的监管者在看护着网络传输。它不断监测着所有可能的路径,就像派人巡视各个道路。一旦发现工作路径这扇“门”(可视为网络传输的途径)出问题了,就会立即打开保护路径那扇“门”让数据通过。这种机制能够自我诊断、自我修复,不需要等待我们手动地去切换或修复(就像不需要人工对道路故障进行指挥交通改道),所以它能够快速地应对故障,保障整个网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就像城市交通因道路抢修而及时转道,不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瘫痪(网络中业务不会中断)
3、子网连接保护(SNCP)和复用段保护(MSP)在具体应用中如何选择?
业务类型和重要性
~ 高价值、分散业务:
如果网络中的业务是高价值且比较分散的,如金融机构的各个网点之间的专线连接,每个连接都非常重要,不容许出现中断,SNCP 是较好的选择。因为 SNCP 能够为每一个独立的业务连接提供单独的保护路径,确保即使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各个业务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例如,银行的不同分行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要求极高。SNCP 可以针对每一个分行之间的数据通道进行独立的双发选收保护,当某一个通道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分行之间的数据传输。
~ 大容量、集中业务:
对于大容量的集中业务,像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到多个用户端的流量传输,MSP 更为合适。这些业务通常是复用在同一复用段中的大量数据,MSP 通过对整个复用段进行保护,可以高效地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比如,一个大型的云服务提供商,其数据中心的大量用户数据通过环网传输到各个接入节点。使用 MSP,一旦环网中的复用段出现故障,所有的数据业务可以快速地切换到保护复用段上,避免了对每一个用户数据通道单独保护的复杂性,而且能够有效地利用保护资源。
网络拓扑和结构
~ 复杂、异构网络拓扑:
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如包含多种不同厂商设备、不同技术体制的混合网络,或者是网状和环形混合的拓扑,SNCP 的灵活性使其成为首选。它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复杂的全网协议,能够根据实际的网络链路情况灵活地配置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
例如,一个城市的城域网中既有传统的 SDH 设备构建的网络部分,又有新的 PTN 设备部分,并且网络拓扑是环形和网状结合的。SNCP 可以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为不同类型的业务在不同设备和链路之间灵活地设置保护路径,保障业务在复杂拓扑中的可靠传输。
~ 简单、规则环网拓扑:
对于比较简单的规则环网拓扑,特别是业务流向比较固定且对称的情况,MSP 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MSP 可以利用其基于复用段的保护机制,通过 APS 协议有效地协调环网内各个节点之间的业务倒换。
比如,在一个企业园区的环形接入网中,用户终端设备到园区核心交换机的业务流向是固定且对称的。MSP 可以对整个复用段进行保护,当环网中的光纤链路出现故障时,通过 APS 协议快速地将业务切换到保护复用段上,保障业务的正常传输。
资源利用和成本考虑
~ 资源利用效率要求高的情况:
如果希望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MSP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MSP 通常采用公用保护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保护信道可以传输额外业务,如 1:1 或 1:N 保护模式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例如,在一个通信网络中,运营商希望在保证业务安全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保护信道来传输一些低优先级的业务,如网络测试数据或者一些非实时的监控数据。使用 MSP 可以在保障主要业务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置复用段,提高保护信道的资源利用率。
~ 对成本敏感且保护资源需求灵活的情况:
当对成本比较敏感,且业务保护的资源需求比较灵活时,SNCP 可能更具优势。SNCP 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配置保护资源,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但它不需要像 MSP 那样复杂的协议处理和全网协调机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例如,在一个小型企业的内部网络中,业务量相对较小,对成本控制要求较高。SNCP 可以根据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业务需求,灵活地配置保护路径,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够满足企业对业务保护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