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参加郑老师2023年孟德尔随机化课程
孟德尔随机化,Mendilian Randomization,简写为MR,是一种在流行病学领域应用广泛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利用公开数据库就能轻装上阵写文章,甚至是高质量的论文。
孟德尔随机化通过引入一个称之为工具变量的中间变量,来分析暴露因素和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解决了传统实验方法由于混杂因素的存在,而无法有效说明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之间因果性的问题。
通过PubMed数据库“ Mendelian randomization”检索发现,11.8-11.14共发表47篇相关主题论文,其中共11篇医学1区,7篇医学2区文章,部分文章介绍如下。
中国学者:
1.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文章题目:血脂和脂质修饰靶点对胆石症因果关系的新见解
研究目的:不同的血脂和脂质修饰靶点对胆石症风险的影响不同,但这种影响是否有因果关系仍有争议,我们旨在回答这个问题。
方法:我们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前瞻性地估计了UK Biobank中四种血脂与胆石症的关系,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此外,我们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设计估计了遗传预测的血脂与欧洲人胆石症的因果关系。最后,进行药物靶向MR和共定位分析,以估计脂质修饰靶点对胆石症的影响,包括HMGCR、NPC1L1、PCSK9、APOB、LDLR、ACLY、ANGPTL3、MTTP、PPARA、PPARD和PPARG。
结果:我们发现血清LDL-C和HDL-C水平与胆石症风险呈负相关,这种关联是线性的。然而,血清TC水平与胆石症风险呈非线性相关,TC越低,胆石症风险越高,血清TG应与之呈倒u型关系。MR分析支持较低的TC和较高的TG水平是两个独立的因果危险因素。药物靶MR分析提示,抑制HMGCR可降低胆石症的风险,共定位分析证实了这一点。
结论:血清TC降低可增加胆石症发生的危险。随着血清TG的升高,胆石症的发生风险增加,超过2.57 mmol/L后,胆石症的发生风险降低。使用HMGCR抑制剂可以预防这种风险。
2.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文章题目:肠道微生物群在房颤中的作用:来自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和来自43万多名队列研究参与者的遗传数据的见解
研究目的:肠道菌群失衡被认为是心房颤动(AF)的一个促成因素,但其因果关系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利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肠道菌群与房颤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对荷兰微生物组计划(Dutch Microbiome Project)的207个肠道微生物类群(5门10纲13目26科48属105种)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和AF的两个大型meta-GWASs进行汇总统计,并在FinnGen队列和超过43万名UK Biobank参与者中验证了显著结果。对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CAD)、体重指数(BMI)、血脂、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房颤危险因素进行中介MR分析,探讨这些危险因素在肠道菌群与房颤之间的潜在中介作用。
结果:与AF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分枝真杆菌种(优势比[OR] 1.08, 95%可信区间[CI] 1.04 ~ 1.12, P = 0.0001,假发现率(FDR)校正P值= 0.023)和霍尔德曼属(OR 1.15, 95% CI 1.07 ~ 1.25, P = 0.0004, FDR校正P值= 0.042)。在UK Biobank中,Holdemania属与AF事件风险相关。分枝真杆菌通过CAD介导的比例为8.05% (95% CI 1.73% ~ 14.95%, P = 0.008),霍尔德曼菌通过BMI介导的比例为12.01% (95% CI 5.17% ~ 19.39%, P = 0.0005)。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遗传学证据,支持肠道微生物群与房颤之间的潜在因果机制,并提示房颤危险因素的中介作用。
3.中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文章题目:茶摄入量与急性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一项欧洲人群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研究
研究目的:大量研究调查了饮茶与急性脑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然而,结果是不一致的。本文旨在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来评估茶摄入量与几种急性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任何缺血性卒中(AIS)、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S)、心源性栓塞性卒中(CES)、小血管卒中(SVS)、颅内出血(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方法:我们获得了欧洲血统人群中茶摄入量与急性脑血管事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汇总数据。茶摄入量的GWAS来自英国生物银行,我们选择了与之密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IVs)。我们还从GWAS荟萃分析中获得了缺血性卒中的汇总数据,以及FinnGen研究中ICH和SAH的汇总数据。我们首先使用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UVMR)探索了茶摄入量与几种急性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使用修正了多个混杂因素的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VMR)进一步评估了茶摄入量与SVS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在UVMR中,基因预测的茶摄入量增加与SVS风险降低有关(OR = 0.58, 95CI = 0.39-0.86)。茶摄入量与其他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在MVMR中,我们的结果显示,在调整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和饮酒后,饮茶与SVS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结论:这项MR研究提供了新的遗传学证据,表明增加茶的摄入量可以降低欧洲人群发生SVS的风险。然而,可能由于统计能力有限,该研究并没有发现喝茶能降低其他几种急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4.中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文章题目:类风湿关节炎增加骨和关节软骨恶性肿瘤的风险:一项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研究
研究目的:先前的研究表明,在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个体中,肿瘤的患病率较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RA与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骨和关节软骨良性肿瘤(BNBAC)和骨和关节软骨恶性肿瘤(MNBAC)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我们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汇总数据,采用双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设计,研究RA与BNBAC和MNBAC两种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IEU OpenGWAS数据库提供RA的GWAS汇总数据,芬兰联盟提供BNBAC和MNBAC的GWAS汇总数据。我们的分析涉及使用8种不同的MR方法,即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VW)、MR Egger、加权中位数、简单模式、加权模式、最大似然、惩罚加权中位数和固定效应IVW。随后,我们进行了评估,以评估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异常值、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影响以及MR分析中对正态分布假设的依从性。
结果:MR分析结果显示RA与BNBAC无显著遗传相关性(P = 0.427,优势比[OR] 95%可信区间[CI] = 0.971[0.904-1.044])。然而,RA和MNBAC之间存在正相关的遗传关系(P = 0.001, OR 95% CI = 1.413[1.144-1.745])。通过反向MR分析,我们没有发现证据支持BNBAC (P = 0.088, OR 95% CI = 1.041[0.994-1.091])或MNBAC (P = 0.168, OR 95% CI = 1.013[0.995-1.031])与RA之间的遗传因果关系。我们的MR分析显示不存在异质性、水平多效性和异常值,并证实这种效应不是由单个SNP驱动的。此外,数据表现为正态分布。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RA是MNBAC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中,建议对RA患者进行MNBAC筛查,并对其潜在表现保持警惕。重要的是,这项研究的结果为理解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肿瘤发生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
外国学者
1.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一)
文章题目: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心血管疾病
研究目的:抗炎试验显示对心血管疾病有相当大的益处。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一种容易获得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在实验研究中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和遗传方法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9种心血管终点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观察性研究在哥本哈根普通人群研究中进行(n = 1010730)。遗传学研究首先采用单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使用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个人水平数据(n = 365 913);其次,使用来自血细胞联盟的汇总数据(n = 563 085)进行双样本MR分析。结果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相关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
结果:观察性分析显示,高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所有结果的高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在UK Biobank中,基因预测的每1-SD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的OR(95%CI)为:缺血性心脏病为1.15(1.08,1.21),心肌梗死为1.22(1.12,1.34),外周动脉疾病为1.19 (1.04,1.36);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分别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在双样本MR中,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应估计值为1.14(1.05,1.23),心肌梗死的相应估计值为1.11 (1.02,1.20);多重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在双样本MR分析中没有发现其他类型白细胞的强相关性。
结论:观察和基因决定的高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相关,支持高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因果危险因素。
2.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二)
文章题目:哮喘和冠心病:一项观察性孟德尔随机研究
研究目的:观察性研究表明哮喘是冠心病(CHD)的一个危险因素,性别改变了这种危险,但它们可能受到方法学上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三角测量法”,利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潜在偏差来增强对研究结果的信心。
方法:首先,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利用英国的医疗记录,按年龄、性别和全科医生执业情况,将哮喘患者与普通人群进行1:1的匹配。我们通过最小充分调整来测量哮喘与冠心病(心肌梗死:住院/死亡)之间的关系:模型1、吸烟、体重指数、口服皮质类固醇、特应性和剥夺;模型2,另外调整医疗保健行为(全科医生咨询频率)。其次,我们使用来自英国生物银行、跨国哮喘遗传联盟和冠状动脉疾病全基因组复制和荟萃分析联盟的数据进行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使用64个哮喘snp,用逆方差加权荟萃分析和校正多效性的方法估计哮喘对冠心病的影响。
结果:在我们的观察性研究(N=1 522 910)中,我们发现哮喘与冠心病风险增加6%相关(模型1:HR=1.06, 95%CI=1.01-1.13),在考虑了医疗保健行为后,我们发现没有关联(模型2:HR=0.99, 95%CI= 0.94-1.05)。哮喘严重程度没有改变相关性,但性别改变了相关性(女性:HR=1.11, 95%CI=1.01-1.21;男性:HR=0.91, 95%CI=0.84-0.98)。我们的MR研究(N=589 - 875)发现哮喘和冠心病之间没有关联(OR=1.01;95%CI=0.98-1.04),无性别差异。
结论:我们的发现表明哮喘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前的研究可能存在检测偏差或残留混淆。
3.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三)
文章题目:慢性肾病、高血压和中风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自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的见解
研究目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增加卒中的风险,但高血压介导这种关联的程度尚不清楚。我们利用大规模的遗传数据来探索CKD、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表型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我们使用来自欧洲血统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数据来确定肾功能(CKD诊断、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与肌酐比[UACR])、收缩压(SBP)和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和脑出血)的遗传代用物。然后,我们进行了单变量、多变量和中介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以研究肾功能对卒中风险的影响以及高血压介导的这种影响的比例。
结果:单变量MR揭示了基因决定的eGFR降低与所有卒中风险之间的关联(eGFR每1对数下降的优势比[OR]为1.77;95% ci 1.31-2.40;p < 0.001),缺血性卒中(OR 1.81;95% ci 1.31-2.51;p < 0.001),且与大动脉卒中(LAS)的相关性最强(OR 3.00;95% ci 1.33-6.75;P = 0.008)。这些关联在多变量MR分析中仍然显著,控制了收缩压(OR 1.98;95% ci 1.39-2.82;所有卒中的P < 0.001;或2.16;95% ci 1.48-3.17;缺血性卒中P < 0.001;或4.35;95% ci 1.84-10.27;LAS的p = 0.001),收缩压介导的总效应仅占很小比例(分别为6.5%[0.7%-16.8%]、6.6%[0.8%-18.3%]和7.2%[0.5%-24.8%])。在许多敏感性分析(加权中位数,MR-Egger回归)中,总、直接和间接影响估计相似。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收收压的情况下,通过eGFR降低评估的肾功能受损对卒中风险,特别是LAS,具有独立的因果影响。有针对性的预防肾脏疾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风的风险独立于高血压。
4.外国学者文章介绍(四)
文章题目:糖耐量受损和与不孕症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挪威母亲、父亲和儿童队列研究中的孟德尔随机分析
研究问题:糖耐量受损(通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测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与不孕症有因果关系吗?
概要回答:遗传仪器表明,较高的空腹胰岛素可能会增加女性不孕。
已知情况:观察证据表明糖耐量受损、心血管风险和生育问题之间有共同的病因。
研究设计、规模、持续时间:本研究包括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其中我们使用了可公开获得的葡萄糖耐量受损和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全基因组关联汇总数据,以及挪威母亲、父亲和儿童队列研究中进行的不孕症的性别特异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s)。
参与者/材料、环境、方法:有68882名女性(平均年龄30岁,81 682次怀孕)和47474名男性伴侣(平均年龄33岁,55 744次怀孕)拥有可用的基因型数据,并提供了关于怀孕时间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使用的自我报告信息。12%的夫妇不孕(尝试怀孕≥12个月或使用art怀孕)。我们采用随机效应的方差逆加权方法对不同变异间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一系列敏感性分析来探索遗传仪器的有效性。(我们检查了遗传工具的稳健性和缺乏不平衡的水平多效性,我们使用了对群体分层稳健的方法。)通过Bonferroni方法对多次比较的结果进行校正(8次暴露:p值< 0.00625)。
主要结果和偶发因素的作用:在女性中,基因决定的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增加与不孕症的几率增加相关(+1 log(pmol/l):优势比1.60,95% CI 1.17至2.18,p值= 0.003)。在敏感性分析中,探索MR假设的有效性和其他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多效性的作用,结果是稳健的。也有证据表明,较高的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导致女性不孕,但研究结果不精确,没有通过多次测试的p值阈值。血脂和血压的结果接近于零,这表明它们不会导致不孕。
局限性和谨慎的原因:我们不知道不孕的潜在原因是女性、男性还是两者都有。我们的分析只涉及怀孕的夫妇。我们没有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循环水平的数据,我们选择使用GWAS汇总统计进行MR分析。没有关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的性别特异性遗传工具可用。我们的结果可能受到选择和误分类偏差的影响。最后,我们的研究样本的特点限制了我们的结果推广到非欧洲血统的人群。
研究结果的更广泛含义:降低空腹胰岛素水平的治疗可能会降低女性不孕的风险。
5.外国学者文章介绍(五)
文章题目:赤藓糖醇可能导致心脏代谢疾病:一项孟德尔随机研究
研究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使用低热量甜味剂来控制血糖和减少热量摄入。最近,低热量甜味剂赤藓糖醇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在观察数据中,较高的循环浓度与主要心脏事件和代谢性疾病相关,这引起了一些关注。
方法与结果:由于观察数据可能容易混淆和反向因果关系,我们采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R)来研究欧洲血统队列中红糖醇与冠状动脉疾病(CAD)、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和肾脏特征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使用仪器进行分析,包括来自三个队列的全基因组显著变异,并进行赤藓糖醇测量。在所有仪器中,我们没有发现支持证据表明赤藓糖醇增加会增加CAD (b=-0.033±0.02,p=0.14;b = 0.46±0.37,p = 0.23)。MR提示赤藓糖醇可降低BMI (b=-0.04±0.018,p=0.03;b = -0.04±0.0085,p = 1.23 x10-5;b=-0.083±0.092,p=0.036),一种测量腰臀比的BMI增加的潜在证据(b=0.046±0.022,p=0.035)。没有证据表明与其他特征有因果关系。
结论:总之,我们没有从MR中找到支持赤藓糖醇增加心脏代谢疾病的证据。这些发现有待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研究的证实。
其他文章
外国学者
中国学者
我们将召开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初级班、高级班的课程,欢迎各位参加
2023年“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快速撰写SCI论文” 直播课,11.18-11.19.
本公众提供各种科研服务了!
一、课程培训 2022年以来,我们召集了一批富有经验的高校专业队伍,着手举行短期统计课程培训班,包括R语言、meta分析、临床预测模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问卷与量表分析、医学统计与SPSS、临床试验数据分析、重复测量资料分析、nhanes、孟德尔随机化等10门课。如果您有需求,不妨点击查看: 发表文章后退款!2023年郑老师团队多门科研统计直播课程,欢迎报名 二、统计服务 为团队发展,我们将与各位朋友合作共赢,本团队将开展统计分析服务,帮忙进行临床科研。欢迎了解详情: 医学统计服务| 医公共数据库论文一对一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