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的基本格律
1.1词的字数和句式一首词的总字数决定与词牌。每一个词牌的字数都是固定的。如:
《渔歌子》
又名《渔父》、《渔父乐》。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韵)
+ — + | | — —。(韵)
更多内容关注:
https://www.52shici.com/index.php
2词的平仄
词的平仄格律比律诗严格得多。重点掌握三个方面:一是固定的平仄格式;二是律句为主,拗句兼用。三是可平可仄。
2.1固定的平仄格式
词的每一句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如果词谱中确定了某一句为拗句,那也只能按照拗句去填。因为词的格律没有拗句一说。
2.2律句为主,拗句兼用
受到诗词的影响,词的平仄句多以律句为主。其中五字句和七字句多是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型。三字句就是五言或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型的后三个字,也叫三字尾。四字句就是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型中截取了前四个字。六字句可以说是在四字句前面加上了两个与后面平仄相反的字。八字句、九字句以上的句式在词中用得少。
2.3可平可仄原则
词的律句中,有些位置的字也是可平可仄的。因为律句是受了个格律诗中律句的影响。词的律句中的可平可仄与律诗的可平可仄略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
1.词的可平可仄多用在律句中,拗句用可平可仄较少。
2.同样句式的律句,也不是都能用可平可仄。
3.可平可仄的位置大都是一、三、五的位置。个别在第二字的位置上。
4.五字句和七字句要避孤平。
5.名家词谱集所载词谱的可平可仄常有不同。凡是同一位置平仄不一致的都作为可平可仄。
虽然谱中有的句子的每个字都是可平可仄,但是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是不会把这一证整句的都用作平声或者全部用作仄声的。
3.词的用韵
3.1关于词韵
词韵源于诗韵,但与诗韵又不同。自清代中叶戈载编写的**《词林正韵》**问世以来,这本书即成为词届通用的词韵。韵目按二百零六韵,列平上去十四部,入声五部,共十九部。张真怀先生改为一百零六韵的平水韵标目,使之更为简洁方便。
3.2五种押韵格式
词的押韵方式与诗不同。诗的押韵比较固定,词是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大体可以分为五种格式。
1.平韵到底,就是一首词中从头至尾只押一个平声韵。至于押韵位置,是句句押还是隔几句押,则因词牌的不同而不同。
常见的平韵到底有:渔歌子、忆江南、捣练子、浪淘沙、江城子、长相思、浣溪沙、采桑子、阮郎归、破阵子、临江仙、鹧鸪天、一剪梅、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2.仄韵到底,就是在一首词中从头至尾只有一个仄声韵。
3.平仄转换,就是押平声韵变成押仄声韵,或者仄声韵变成平声韵,交替一次或者多次。
4.平仄互押,就是同一韵部的平韵和仄韵互押。
如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5.隔韵互押,就是换韵之后再押换韵前边的那个韵。
如
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上笑。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
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
3.3特殊的押韵形态
特指叠韵,指在词的句中用相同的字去押前句的韵。这种叠韵不能算一种押韵格式,只能算一种押韵形态。
如: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4词的限韵
词地用韵,除了前面讲过的格式和形态之外,在具体的词牌内还有一些具体的限定。如《忆秦娥》就有不用入声韵者。
4.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与诗不同,词没有必须使用对仗的要求。
4.1位置不固定
每一个词拍的字数、句式都是不同的。所以,它不可能把对仗固定在那个位置上。在一个词牌中,只要句式符合了对仗的条件,就可以使用对仗。这个条件就是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
如
波渺渺,
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
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
蘋满汀洲人未归。
——寇准 江南春
三十字,平韵。
○●●,●○○△。
○○○●●,○●●○△。
○○○●○○●,○●○○○●△。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4.2平仄不合格
特别注意不要为了对仗而改变句式的平仄。
4.3同字相对
同字相对,就是在对仗中,出句和对句相同位置用了相同的字。**在律诗的对仗中,是不能同字相对的。**在词中,则并不罕见。
如
愁无语。
黄昏庭院黄梅雨。
黄梅雨。
新愁一寸,
旧愁千缕。
杜鹃叫断空山苦。
相思欲计人何许。
一重云断,
一重山阻。
——程垓《忆秦娥》
4.3同韵相对
同韵相对,就是在对仗中,对句和出句的韵脚压在了一个韵上。
4.4一字领后面的对仗
一字领也叫一字豆,也称领字,领格。是一个句式中最前面的那个字起引领作用,带动后面的字词或句子完成需要表达的完整的意思。除了一字,还有三字,二字。
如:
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对仗虽然没有限制,但词的对仗形式则颇为丰富。因为没有限制所以有了更多创作空间,把形式用好,就能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