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的资产负债表(《一本书读懂财报 | 资产负债表剖析》)告诉我们本金是否得到保障,我们接着看第二张财务报表——利润表。
利润表解决两件事:
- 有没有赚钱?
- 钱从哪里赚的?
进入正题,我们开始剖析 利润表~(包含书Page43-58)
一、全局观:拆分表
表2 是一张真实的利润表,可以拆分成四大块:
一、营业收入; 二、营业利润;三、利润总额;四、净利润。
接下来看,这每一步是如何计算的呢?
二、第 1⃣️ 步:营业收入->营业利润
- 逻辑:
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 - 营业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投资收益 - 细看每一项:
@营业收入:销售产品所获收益;
@营业成本:卖出的产品;
(毛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经营活动应当负担的税,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等;
@营业费用:比如,货物的运输费用、产品的广告费用、门店租金、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管理费用:比如,行政开支、办公楼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等
(⚠️不同类型工作人员的工资属于不同项目,销售人员属于营业费用,管理人员属于管理费用;
⚠️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属于不同项目,门店折旧属于营业费用,办公楼折旧属于管理费用,厂房折旧属于生产成本。)
@财务费用:借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净额;
@资产减值损失:大部分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如果资产发生了减值,就需要扣除这部分减值;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格计价,若某资产当前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5元,则这5元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对外投资获得的净收益。
三、第 2⃣️ 步:营业利润 -> 利润总额
- 逻辑: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 补贴收入 + 汇兑损益 - 细看每一项:
@ 营业外收入:比如,卖掉公司闲置的设备、额外的奖励;
@ 营业外支出:比如,公司因违规收到罚款、天灾导致的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特点?:与经营活动无关,由偶然因素造成。)
@ 补贴收入:比如,政府为企业提供的补贴;
@ 汇兑损益:由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损益。
四、第 3⃣️ 步:利润总额 -> 净利润
- 逻辑:
利润总额 =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五、第 4⃣️ 步:净利润
- 净利润也称为 税后利润 或 净收入;
- 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六、全局观:整体的看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是左右两边拆开看,利润表则是竖着看下来。每一部分之间,一环扣一环,从最初的营业收入,经过中间的许多项目,得到最终的净利润。肖星老师比喻利润表就像个漏斗,也许进来的收入有1000万,可能最后剩下的净利润也就200万罢了。
利润表的回答了两个问题:
- 是否赚了钱?
这个,我们可以看净利润评价企业的经济收益。 - 钱从哪里来?
从最初进来的钱,到最后剩下的钱,每一个项目都清楚明细地记录着每一笔收入的来源或支出的流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利润表将可持续的营业收入 与 不可持续的营业外收支和补贴收入 分别展示,这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未来的盈利状况。举个例子,A公司和B公司去年都赚了1000万。A公司营业收入900万,营业外收支100万;B公司营业收入100万,营业外收支900万。如果你是投资人,你知道该投资哪家公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