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怎样提升对业务的思考深度?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天道未必酬勤。

举个例子
理解问题(需求)背后的本质
业务方给 PD提了一个关于梯子的业务诉求。然后呢,PD根据自己的理解 设计好产品了,提需求给技术人员,要求建造一部梯子。

需求好像很明确了,梯子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建造,长度要求多少,宽度要求多少,需要能承受多少重量。

技术人员拿到这个需求,就开始评估大概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建造工期和测试工期,然后就开工了。

其实我们应该停一下。“建造一部梯子”是一个解决方案,而不是一个待解的业务问题。

不妨问问产品经理梯子是用来干什么。用来更换屋里中央吊灯的灯泡的。为什么要换灯泡?因为灯泡不够亮,白天屋里太暗了。所以要解决的业务问题是屋里的照明问题。

那不用费劲造梯子了,说不定我们把厚厚的遮光窗帘掀开,屋里就亮堂了。喏,不用浪费时间和财力造梯子了,你happy我happy大家happy。

思维突破才是人演化过程中的核心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只有思维方式持续不断升级,我们才有可能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到火的使用,石器工具的使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浪潮,大数据 + AI 等等的演化,都是人类思维不断突破自我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通常很漫长。
业务与技术
业务
如何理解业务

很多人认为理解需求就是理解业务了,需求其实是业务经过产品消化后的产物,可能已经经过演绎,或者是其中某个拆解环节,因此需求并不是业务本身。当然了解的需求越多,可以让你更清楚业务的全貌。

那么什么是业务呢?业界对’业务’有多种定义,但是其主要思想基本不变,业务就是一系列人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某一任务的过程,因此,业务可大可小,可以无限拆分,对 CBU 的批发业务来说,就是次终端用户通过1688批发商品并转卖给下游的行为,而 CBU 本身又分了很多子业务,如诚信通,是百万商家通过付费方式获取增值服务的业务。数字营销,则是让卖家通过采买流量促进转化的过程,而数字营销中的 CPS 业务,又是让商家为商品设置佣金,渠道推广商品促进成交而获得该佣金的业务,诚信通、实力商家和数字营销,又可以归结为 CBU 的商业化业务。

灵魂 3 问

第一,这个业务的用户是谁?

第二,这个业务解决了什么痛点?

第三,这个业务为什么是你做?

商业模式

流量如何来的?内容如何来的?生态情况怎么样?如何商业化的?再走到宏观上去,看看行业情况怎么样,竞争对手怎么样,最后回到产品和技术,这个业务什么产品在承载,主要对技术的依赖和诉求又是什么。前面摸到一些信息之后,接下来最好还能够有一些洞察和思考,比如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业务,现在业务发展遇到了什么瓶颈?打算如何破局?基本上把这些摸清楚了,你对这个业务就有个比较清楚的脉络了,也能和业务方做对话了。

但是要达到这种程度是需要下苦功夫的,有些业务比较简单,比如打车,很容易明白业务框架,但是要了解细节不容易,比如你知道出租车与出租车公司的关系和利益是怎样的吗?如果不理解,怎么去颠覆它?对于零售、贸易、制造、跨境、金融等更复杂的业务,就更难了解流程和细节了,需要用各种渠道去补齐信息,比如阅读行业书籍、实地走访、与用户沟通、分析数据等方式,这里我列举了一些方法,分别从易到难,最简单的是唾手可得的东西,比如资料和书籍,其次是学会分析行业或者公司内数据,最后是用户调研和实地走访,并产生自己的洞察。

主动系统性学习

先说资料的阅读,比如为了了解批发市场,探索批发市场的归途,看了一些政府的报告,也看了一些行业的调研:

为了了解商品流通渠道,查了很多与经销商有关的资料,并产生洞察,输出了文章,思考未来商品流通方式,探古索今,阅读研究中国古代贸易的书:

除了书籍以外,还有通过调研报告获取数据和信息,还有就是跟业内牛逼的人,案例交流学习。

分析行业数据或者业务本身数据也是理解业务的一种重要手段。

理解业务与运营

理解业务更多是理解了运营决策背后的原因,理解了网站各个角色的诉求和痛点,理解了自己做的产品和项目对业务的价值和影响,让自己更加有使命感,也能对项目分清轻重缓急,并且有机会产生驱动业务的技术产品。而业务决策通常鲜有从0到1的,大部分是具体的一些运营策略,需要你懂市场,懂卖家和买家,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执行力,要有聚拢资源的能力。

技术
宗旨

实现客户价值

技术服务于业务

一个技术人员想要走得更远,不能仅局限于技术,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领域有不断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所谓业务领域,就是大家平常自我介绍,不会仅简单说我是搞C++的,我是搞JAVA的,而是游戏后台C++,广告引擎C++,电商后台JAVA,大数据JAVA,这里面的游戏/广告/电商/大数据,就是大的业务领域,平时我们接触到的,应该是业务领域里面更小更具体的业务。比如说广告,有展示广告,搜索广告,feeds流广告,而且这些业务(领域知识)还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产品经理(产品专家,高级产品专家,资深产品专家,产品总监)不断地思考业务的发展,然后把这些思考转换成一个个需求,然后一般以项目的形式提给技术人员,期望对产品的思考能快速落地实现,并尽快在用户那里得到使用和反馈(以及分析数据)。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可能很多时候都处在接产品需求,分析需求,考虑/撰写技术实现方案,排期,埋头吭哧吭哧干活,赶在deadline前上线,收工,周而复始的这样一个流程中。

久而久之,我们处于这样的循环中而不自知,变成了一个需求实现机。虽然对于技术人员来讲,最重要的还是技术,主要关注点在系统架构、系统稳定性、系统可用性、系统运维、快速迭代能力、流量峰值等方面,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要想走得更远,就需要对业务有更多的理解(和把控)。

要关注需求背后要解决的业务问题,而不是产品经理的需求,不能本末倒置

很多时候产品经理提过来的是解决方案(已经把待解的业务问题做了自己的理解,转换成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原始的待解决的业务问题。

技术人员需要自己找到原始的待解决的业务问题,自己去理解和分析问题,从技术的角度考虑,评估产品经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是最合理/最适合的,如果不合理/不合适,那么就给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拿到一个需求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做一个基础的判断,接收到的是一个待解的业务问题,还是一个解决方案。

从事技术开发的人要杜绝的,是接收到一个需求(解决方案),就立即开始评估工作量、排期,然后吭哧吭哧把活干完,上线。然后,下一个(需求)。

技术人员要有业务好奇心

参与到项目后,不能只是评估工作量、排期、kickoff,然后就盯着deadline赶工和快速收工。要对技术方案之外的业务有好奇心,在保证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基础上,花时间去了解需求背后的业务问题和业务变化,扩展自己对业务认知的版图,加深自己对业务的理解。很多项目,一般涉及到多个团队/部分,平时难得见到,正是沟通和了解自己所负责工作之外的好时机。

给技术人员一个deadline,他所有的精力/注意力/付出全部都集中在deadline上,整个思维都集中在怎么在deadline前把项目完成上线。

但是人需要克服本能才能获得更多的进步和成长。

一个有趣的现象

做项目的正确姿势

业务先赢是技术第一要务

一个公司是因为先有业务模式,才去招兵买马,组建研发团队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业务好坏决定了公司的营收和前途,也决定了研发的效益和去留,因此技术人员首要任务是先把业务支持好,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讲技术沉淀和技术红利

超出预期

技术团队要解决的是业务问题,业务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业务都是从探索一步步做的,这时我们的技术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而非牛逼的技术。『牛刀杀鸡』,用合适的技术实现业务诉求,而不是显示自己的牛逼。对新技术的敏感度要提高,在埋头做事的时候对外部的变化可能不敏感,对于一个合适的思路可能会迷茫。

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如果只是需求-开发-测试,我们永远都在一个黑屋子中,我们永远没办法明白我们在场景中的位置,无法从技术角度反推业务,产生增值价值。我们和业务站在一条线上共同看到客户、客户价值,这样我们的思考才会产生价值。但是技术也有本分,我们要去明白业务,去思考,但是不做业务的决定。

要经常地、更多地思考业务痛点和了解业务策略。

主动思考业务问题。

怎样把业务与技术链接比较好?

遇到不理解的策略要勤问。

对业务未来的思考和判断是什么,哪些地方会变化,业务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快速适应变化

业务理解力

技术能力

技术领域出结果

技术领域也要做出结果,结果也能说得清楚,技术领域的事情也有技术领域的衡量手段,尽管不能完全量化,比如研发效率提升多少?但是基本可以定性,定性上主要看两个点,一是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二看是否代表广大用户的根本利益。定量上,可以看落地场景数目、产品用户、用户满意度等等,比如引入和推广一门技术,能落地到多少场景,bug 数或者线上错误监控又能降低多少,或者用户对此的欢迎程度和满意程度。

研发过程对业务的影响分为6类:

1.按时交付,质量一般,大概就是对外包的要求;

2.技术增值,能够很快而且很爽地完成交付,这种情况下需要磨刀或者升级研发工具,会存在研发效能提升的机会,事实上研发大部分的技术沉淀也会在此,就是升级自己的研发流程和工具,提升自己的交付效率和研发体验。我们听过业务方对我们最多的诉求就是希望快速上线,因此研发效能是技术的生命线。

当然研发效能提升也没那么容易,而且很难量化,因为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间面对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而同一个事情,在不同阶段的策略和细节也不一样,因此即使你做了一些研发效能提升的事情,也很难说到底对交付效率提升了多少,很多情况下会是研发自己觉得爽了,当然研发自己爽这也很重要,因此对于这类研发效能类工具,研发满意度和用户数是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其他类型的,尽量找定量结果,通常是一些可模式化的工作,比如还原一个视觉稿的速度,客户端发版的速度,编写一个 http 接口的速度,上线一个应用的速度。

3.技术增值,除了按时完成交付之外,还能把产出质量做得很好,比如端的体验(流畅度、性能)、稳定性、接口的速度与数据实时性,安全性等,按理说这些是基本的要求,为何要成为技术的增值价值呢?

因为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来讲,软件质量是一定有问题的,而且与项目复杂度和周期成正比,而且业界也没有标准,说什么规模、特质的业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体验,因此这里更多要依赖于技术人员的工匠精神与技术挖掘能力,而且软件质量看起来对业务没有直接驱动作用,但是在竞争对手足够多而且用户更换成本又低的情况下,软件质量的好坏对用户留存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定性,当然大部分研发的困境也就在此,就是如何量化体验提升对用户转换和留存的价值?

如果无法量化,那么在软件体验上应该投入多少呢?ROI 如何衡量呢?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质量要做到一定范围的领先,超过同类产品,那么你的增值价值就更能体现,对于技术本身就是业务的公司如云计算公司,技术产品本身的质量对业务的价值则非常明显了。

4.仍然是技术增值,但是这里的技术具有鲜明的业务场景特色,比如 SEO 技术、B 类的大额支付、A 站的弹幕技术、广告的创意技术、店铺装修技术,这里所有的技术沉淀都是围绕业务来的,因此我把它画在中间,属于又有技术沉淀,又能带来业务结果的技术。

5.业务增值,就是做了一些业务方原以为技术不能干、干不好的那些能够直接促进业务发展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技术驱动业务。当然这里的抓手还是技术,但是,与前面说的区别是,这里的出发点或者说结果,是直接能对业务产生有利增长的,前面很多事情提升的都是一些技术指标,比如交付周期、crash 率、页面或接口性能等等。

技术驱动业务也是大部分工程开发最困惑的一点,也是对业务型开发影响最大的点,在前面的阶段,研发做的事情都是解决技术的事情,这个阶段,你需要去发掘业务痛点或机会,然后用技术力量去改善,当然这里的技术力量可以是有很大厚度的。比如算法与机器学习,也可以是不需要技术厚度,但是需要产品设计和链接的,也可以是老技术,也可以是新技术。总的来说,它更看重业务价值,而不是技术厚度,哪怕是简单的技术解决了业务问题,也是值得喝彩,这就是我经常说的,站在业务视角,技术价值能够被放大。

6.直接参与业务决策的阶段,在云计算公司、技术产品型公司或者业务模式简单的公司,技术参与决策的机会更大,部分高管本身也会是技术出身,也可能是技术高管直接担任业务负责人,在腰部,也会有一些技术主管直接带运营和产品。

但是大部分情况并不是这样,尤其是商业模式复杂,生态复杂的公司,产品、运营和技术,三位一体,角色分明,即使技术可以在一些产品和业务上提供建议或者分析依据,但通常不会成为业务的主要决策力量,是因为整体上,技术对商业的理解比较碎片,或者仅仅是想法而已。运营通常在某一行业深耕许久,接触到的情况,实践过的东西非外行能够快速追赶,当然业务和技术对行业、对市场大局的洞察,以及做事情需要的优秀特质,这一点,并不存在很大的壁垒。

理解业务有助于你做技术决策去驱动业务,有助于你对资源的优先级做判断,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你的研发效能

业务与技术的关系
举个例子

亚马逊“ 卖书业务 vs 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技术

随着网站规模越大,亚马逊发现电商网站可以做成一个平台,接入其他的商家,让大家共享渠道一起卖书。在这个时候,电商平台就成了一种业务,而分层架构、分布式、权限分配、Open API 等就是技术。后来,随着平台和数据中心的壮大,亚马逊发现可以利用富余的软硬件资源来提供数据存储服务,给第三方网站使用。这时候,提供云存储就是业务,而其中业务实现用到的虚拟化、云计算等解决方案就是技术。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技术和业务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业务隶属于问题域,技术隶属于解决方案域。通过不同的场景和视角转换,技术也会演变成一项业务。

服务推荐

  • 1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