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订单的操作过程基本包括:创建→下达→发料→报工→收货→技术完成→财务月结→关闭。其中,财务月结又主要包括5个步骤:
(1)将作业价格重估到订单
(2)计算间接费用
(3)对订单计算在制品
(4) 对订单计算差异
(5)对订单结算
- 将作业价格重估到订单
在CO-CCA中,通过成本分割和价格计算得到作业类型的实际价格。但该价格仍然停留在成本中心,通过CON2将成本从成本中心流向生产订单。正常来说,将作业价格重估到订单后,成本中心的余额为0.
该步骤实质,将直接生产部门的费用吸收到订单。 - 对订单计算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应附加的与生产并不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生产过程中消耗了物料就应该计入物料的仓库管理费。间接费用一般要事先设定间接费用表,在其中定义相应的基值、比例和贷方数据。通过CO43将成本从成本中心流向生产订单。
该步骤的实质,将间接生产部门的费用吸收到订单。 - 对订单计算在制品
KKAO
在制品=实际成本借方+实际成本贷方
按照CO03的业务交易来划分的表示的话:在制品金额=(发货金额+确认金额+间接费用金额+综合金额)+(收货金额) - 对订单计算差异
KKS1
计算差异即比较订单的实际投入和实际转出,并计算出二者的余额。0版本的目标成本版本的控制成本是实际成本(订单上投入的实际成本),目标成本是当前标准成本估算(订单上产品实际入库的实际成本)。 - 结算订单
CO88
计算好在制品和差异之后,只是将数据体现在生产订单上,并没有在财务账上有所体现,即没有形成会计凭证。这里的会计凭证包括FI凭证和CO凭证。
若有错误,请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