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介绍5G车联网赋能自动驾驶环卫车、干线物流、末端物流、矿卡、港口自动驾驶、自动接驳车、Robotaxi、公交车等的解决方案、商业价值和典型案例。上两篇介绍5G车联网赋能自动驾驶环卫车、5G车联网赋能干线物流,本篇介绍5G车联网赋能末端物流,敬请期待下篇5G车联网赋能矿卡。
文 | 吴冬升
全文8400字,预计阅读20分钟
(一)
末端物流产业概述
“新零售”的“新”指的是触达渠道和交互方式的不同,面对面的购物场景越来越少,点对点的信息传输过程、商品从仓库到顾客的送达过程则越来越多。而在其中,物流作为直接触达用户的重要渠道,直接体现着新零售的供应链能力与服务水平。
传统线上零售的物流模式大多以“全国仓网+标准快递”及“区域配送中心(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RDC)/城市仓+落地配”为主,但伴随新零售的逐步推进,消费者对物流及时性和服务性的诉求不断提升,“新物流”应运而生。
“新物流”通过即时配送达到时效需求。新零售为保障高品质用户体验对时限性要求较高,很多产品特别是生鲜产品都有时限要求,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配送,物流时效也从以天为单位直接提升至以小时,甚至以分钟为单位。
“即时物流”并不新,具体来说就是省去仓储和中转环节,为用户提供极速、准时的门到门“末端配送服务”。这一定位最早应用于外卖市场,但并未获得广泛的落地,直到新零售掀起了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即时物流的市场潜力才开始被无限挖掘。
末端物流配送,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是指送达给消费者的物流,是以满足配送环节的终端(客户)为直接目的的物流活动。在物流整个运作流程中,大体指包裹从物流服务商最后一个配送网点直至消费者手中的这个阶段。
典型的末端物流场景包括快递场景、商超零售场景、外卖场景、移动零售场景等。各种场景特点如表1所示[1]。
表1 末端物流场景特点
应用场景 |
服务内容 |
配送模式 |
时效性 |
覆盖半径/公里 |
快递场景 |
一般包裹配送 |
B2C模式 (物流点-个人) |
2~3天 |
2~5 |
商超零售场景 |
超市、生鲜、蔬菜水果等配送 |
B2C模式 (商超-个人) |
1小时 |
5 |
外卖场景 |
外卖类即时配送 |
C2C模式 (小商家-个人) |
30~45分钟 |
3 |
移动零售场景 |
移动销售食品、饮料、纪念品等 |
特定范围内灵活配送 |
无时效性要求 |
5 |
(1)快递场景
快递场景,以电商为主,中国电商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根据《2021年(上)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62791亿元,预计2021年全年网络零售达13.64万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阿里年活跃用户数为8.28亿,京东年活跃用户数为5.319亿,拼多多年活跃用户数为8.499亿。
快递场景是B2C模式,实现包裹从物流配送站点到社区/家的便利服务。快递配送一般要求2~3天内送达,覆盖范围为物流配送站点附近2~5公里。包裹在物流配送站点首先进行分拣、按片区分配,再进行分时段配送。
(2)商超零售场景
商超零售业的特点是高度分散,且线下市场仍旧是主力。但近年来,传统零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化,为了更好地发展私域流量并控制成本,头部零售企业也在建立自己的线上购物APP、微店、小程序等。由于市场相对分散、配送需求相对较少,商超零售企业通常难以自建配送体系,通常选择外包第三方或是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人工配送,并支付较高佣金费用。
商超零售场景是B2C模式,消费者通过线上方式购买生活用品、生鲜、蔬菜水果等日常所需品。商超配送一般要求1小时内送货上门,覆盖范围为门店附近5公里范围以内。
(3)外卖场景
在中国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