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视觉概述

常见的媒体

常见的媒体有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其中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都和视觉相关,所以视觉非常重要。

什么是视觉?

视觉是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的主观映像,人眼是视觉系统的外周感受器。视觉器官主要包括眼睛、视觉通道(视神经等)和视中枢(大脑的枕叶皮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解剖的角度看眼睛

  • 最外:角膜和巩膜
  • 中间:脉络膜
  • 最内:视网膜

从功能的角度看眼睛

  • 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
  • 感光系统:视网膜

人"看见"物体的过程

  1. 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线,经人眼的屈光媒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成像。
  2. 像的光点透过透明的视网膜内层,到达外层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3. 感光细胞外节的光敏色素吸收光子后分解释放出的能力形成膜电位并发出信号。
  4. 信号通过突触传递给双极细胞和水平细胞,它们将信号作进一步处理后,在传递给神经节细胞。
  5. 信号在神经节细胞内被“编码”,编码后的冲动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信号在大脑被“解码”识别,从而使人产生视觉,在意识里“看见”物体。

用照相机打比方就是:

  • 眼帘——镜头盖
  • 瞳孔——光圈
  • 晶状体——透镜
  • 视网膜——底片
  • 视觉神经细胞底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底片上的感光药膜

盲点

如下图,视锥细胞在视网膜的中心(中央凹)最为密集,从中心向外到偏离视轴大约20度处,视杆细胞密度逐渐增大,然后减少。在20度左右,没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导致所谓盲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眼是如何聚焦的?

具有正常视觉功能的眼睛,光线一旦进入后,瞳孔就发挥对光亮的控制作用,使形象经过角膜的水晶体和玻璃体,到达视网膜上,产生形状和色彩。睫状体中的纤维根据目标远近,会压扁或加厚晶状体,从而改变焦距。

人眼的光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眼能够适应的亮度范围

  • 亮视觉:对数坐标范围[-3,4]
  • 暗视觉:0.001mL(朗伯)—1mL, 对数坐标中为[-3, 0]

人眼能够分辨的亮度范围

  • Bb——Ba
  • 低于Bb ,感知为不可辨别的黑色

当然,人眼辨别亮度差别的能力,与环境亮度和本身亮度也有关。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