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_深入浅出_光耦隔离

0 前言

常用于反馈的光耦型号有TLP521、PC817等。

以TLP521为例:TLP521的原边相当于一个发光二极管,原边电流If越大,光强越强,副边三极管的电流Ic越大。副边三极管电流Ic与原边二极管电流If的比值,称为光耦的电流放大系数,该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受温度影响较大。

作反馈用的光耦正是利用“原边电流变化将导致副边电流变化”来实现反馈,因此在环境温度变化变化剧烈的场合,由于放大系数的温漂比较大,应尽量不通过光耦实现反馈。

此外,使用这类光耦必须注意设计外围参数,使其工作在比较宽的线性带内,否则电路对运行参数的敏感度不太强,不太利于电路的稳定工作。通常选择TL431结合TLP521进行反馈。此时,TL431的工作原理相当于一个内部基准为2.5V的电压误差放大器,所以在其1脚和3脚之间,要接补偿网络。

1 4种典型光耦反馈接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接法1

Vo:输出电压
Vd:芯片的供电电压
地:左边地为输出电压地,右边地为芯片供电电压地,两者之间用光耦隔离
com:接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脚,
     或把PWM芯片(如UC3525)的内部电压误差放大器接成同相放大器形式,com信号则接到其对应的同相端引脚

工作原理:
当输出电压升高时,TL431的1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电压上升,3脚(相当于电压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电压下降。光耦TLP521的原边电流If增大,光耦的另一端输出电流Ic增大,电阻R4上的压降增大,com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2)接法2

不同于接法1的是:该接法中光耦的com脚直接接到芯片的误差放大器输出端,而芯片内部的电压误差放大器必须接成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电位的形式。利用运放的一种特性:当运放输出电流过大(超出运放电流输出能力)时,运放的输出电压值将下降,且输出电流越大,输出电压下降越多。因此,采用该接法的电路,一定要把PWM芯片的误差放大器的两个输入引脚接到固定电位上,且必须是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电位,使误差放大器初始输出电压为高。

工作原理:当输出电压升高时,原边电流If增大,输出电流Ic增大,由于Ic已经超过了电压误差放大器的电流输出能力,com脚电压下降,占空比减小,输出电压减小;反之,当输出电压降低时,调节过程类似

3)接法3

与接法1相似,不同是多了个电阻R6,其作用是对TL431额外注入一个电流,避免TL431因注入电流过小而不能正常工作。实际上,若适当选取电阻值R3,电阻R6可以省略。调节过程基本上同接法1

4)接法4

与接法1相似,不同是多了个电阻R4,其作用与接法3中的R6一致。调节过程基本上同接法2

2 实现线性传输的非线性光耦隔离电路

虽然光耦具有非常好的隔离性能,但由于非线性,使其不能在模拟信号的隔离上大量使用。线性光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用其搭成电路后,电路线性输出范围较窄(0-3V左右),且价格较高,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适用范围。本文利用双路光耦设计了非线性光耦的隔离电路,在实现线性传输完成信号采集的同时,增宽了电路的线性输出范围。

a)光敏三极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敏三极管是一种相当于将基极、集电极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加以放大的普通晶体管放大器,其原理如图1(a)。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光电转换和光电流放大两个环节。当基极受光时,入射光子在基区及收集区被吸收而产生电子一空穴对,生成光生电压,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了一个放大了β倍的电流。由此可知,在同样光照、同样偏压条件下,光敏三极管的输出电流是光敏二极管的β倍,所以光敏三极管构成的光耦电流传输比是光敏二极管的β倍,电路中与光耦串联的同一阻值电阻的分压也是β倍,如图l(b)。由此可通过利用光敏三极管进行光耦合的光耦器件设计一种线性输出范围较宽的线性光耦隔离电路。

b)电路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设计电路由光电耦合部分、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如图2。双路光耦采用711JP52l-2,由两个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敏三极管构成。将两发光二极管串联使其通过相同的电流,进而使两光敏三极管受光相同。一光敏三极管构成反馈回路,经运算放大器反馈到输入端,称为伺服光耦;另一光敏三极管构成输出回路,典型用法是后接运算放大器,称为传输光耦。常规发光二极管对时间和温度的响应都是非线性的。伺服光耦有利于发光二极管输出线性化,主要是利用运算放大器的功能特性,微调发光二极管的传输电流作保证。

电容C的选用是必要的,在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它主要起反馈作用,若不加电容,则在输出端会出现三角波,使运放两输入端的电压不能保持一致,影响电路精度。为增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并减小输出阻抗,在电路的输出端将运放A2作为跟随器使用,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为实现真正的隔离,必须对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部分电路进行电源隔离,运放A1和伺服光耦使用同一电源,传输光耦和运放A2使用同一电源。运放选用LM358。电容电阻的参数如表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工作原理

TLP521—2内部发光二极管在电流驱动下发光照射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受光后产生光生载流子注入发射区产生扩散电流,该电流在集电极和基极间被放大(要求在集电极和基极间加正向电压)。因此,可以认为驱动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和通过光敏三极管的电流有一比例关系,设比例系数为k。集电极基极电流随光照的增强逐渐趋于饱和,即光电流与入射光照成非线性关系,故该比例系数k为变量。

由虚短知,R5上电压为Vi,运放A1输出端和输入端电压相等,则Vi=V1+=V1-。
伺服光电管和传输光电管受光导通后,在电源作用下生成电流Ip1和Ip2,且Ip1=Ip2。
电流Ip2流过电阻R4后生成电压V4=Ip2xR4。由于R4=R5,故Vi=V4。
V4通过跟随器后得到输出电压Vo=V4,最终得Vo=Vi。(需保证Vcc1=Vcc2)
由分析知,该电路在采集直流信号时,信号的输出实现了光电隔离,但输出结果与光电器件无关。 

直流分析:

由虚短知,R5上电压为Vi,运放A1输出端和输入端电压相等,则Vi=V1+=V1-。
伺服光电管和传输光电管受光导通后,在电源作用下生成电流Ip1和Ip2,且Ip1=Ip2。
电流Ip2流过电阻R4后生成电压V4=Ip2xR4。由于R4=R5,故Vi=V4。
V4通过跟随器后得到输出电压Vo=V4,最终得Vo=Vi。(需保证Vcc1=Vcc2)
由分析知,该电路在采集直流信号时,信号的输出实现了光电隔离,但输出结果与光电器件无关。 

低频交流分析:

双路光耦TLP521-2中,两光敏三极管受光相同,反馈电阻R5和输出电阻R4上电压相同,
可将反馈电压视为由R4上电压控制的受控电压源;将传输光电管等价为一个受控电流源。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且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运放的两个输入端上,
所以该反馈为串联电压反馈。电压跟随器A2等效为放大倍数为1的受控电压源。
在低频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容C的阻抗很大,将电容C忽略不计。该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误差分析:

1)虽然双路光耦TLP521-2内部的两个光耦物理特性较为一致且封装在一起,
但两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程度和两三极管的受光程度仍会有所差别。
且电路中两三极管的电源用的不是同一电源。因此,在进行工程应用前必须先对光耦的性能进行测试,
挑选性能好的双路光耦搭建电路。
2)在工程实际中,电阻的阻值是其标称阻值允许偏差范围内的任意值,一般电阻的允许误差可达20%,
精密电阻为5%。电路中的电阻R4和R5,若其阻值存在较大偏差,就会使电路的输出出现误差。
可将电阻R4或R5分成一个固定阻值和一个电位器的串联,利用电位器进行调整使其阻值相等。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卑以自牧_H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