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笔记2

上课笔记

存储体系

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1. 时间上的局部性:将要用的可能就是现在在用的
  2. 空间上的局部性:将来要用的可能就在现在的附近

访问模式

  1. 取指令
  2. 堆栈访问
  3. 数据访问

存储器的存储结构(2——8规则):

  1. 寄存器(M)
  2. Cache(G)
  3. 主存(T)
  4. 辅存

是依靠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实现的

存储管理的功能

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功能针对的是内存

  1. 外存属于设备
  2. Cache对于软件不可见

内存的管理功能

  1.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2. 地址变换和重定位
  3. 内存保护
  4. 内存扩充

相应的策略:

  1. 调入策略
    用户在什么时候调入内存
  2. 放置策略
    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
  3. 置换策略
    繁忙的时候,决定哪个程序将要从内存中
  4. 分配结构
    用来记录内存使用情况的数据结构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的时机

  1. 进程的开始和结束
  2. 进程运行的过程中,内存也可能发生变化
  3. 进程映像在内存和外存之间传递
  4. 系统为了充分利用内存空间

物理地址:内存每个存储单元的编号
物理地址空间:物理地址的集合

名空间和逻辑地址空间

名空间:程序员定义的标识符的空间
逻辑地址空间:由编译器生成、用来访问信息所在内存单元的集合

内存的保护

保证在内存中的多道程序只能在给定的内存区域内活动,互不产生干扰

CPU中设置一对下限寄存器上限寄存器存放用户作业在内存中的下限和上限地址

基址寄存器和为限长寄存器(存储区长度)

每当CPU想要访问主存的时候

内存的扩充

由应用程序控制
#覆盖技术
将程序分割成许多片断,称为覆盖(overlay)。覆盖块0首先运行,当它结束时,调入另一个覆盖块
覆盖块存放在磁盘上,在需要时通过调用操作系统服务动态地换入换出

交换技术——中级调度
多用于分时操作系统当中
发生的时间:

  1. 只要不需要就换出(less)
  2. 内存不够的时候才换出

条件:

  1. 磁盘交换区
  2. 用于存放用户程序的内存映像的拷贝
  3. 交换区比文件区侧重于交换速度——采用连续分配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