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算力与AI大模型的创新融合
2025年3月,海兰云正式发布“DeepSeek+海底智算中心”应用场景,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海洋科技的一次突破性结合。这一融合不仅为AI大模型的训练与推理提供了高效、低碳的算力支撑,更在技术路径和产业布局上开辟了新方向。
技术亮点:DeepSeek与海底智算中心的双向赋能
-
DeepSeek:轻量化AI大模型的“中国方案”
- DeepSeek作为国产AI芯片与开源大模型代表,通过模型蒸馏和算法优化显著降低硬件算力需求,支持高性能推理部署。其开源策略已吸引华为昇腾、海光、腾讯云等数十家厂商适配,覆盖云端至终端场景。
- 以DeepSeek-R1/V3系列为例,其多模态交互能力已应用于智能客服、代码生成、游戏体验优化等领域,腾讯地图甚至基于此实现了一键生成旅游攻略的功能。
-
海底智算中心:绿色算力的“深海引擎”
- 海南陵水海底智算中心集群于2025年2月正式启用,单数据舱可容纳超400台服务器,总计算能力达675PFlops,相当于3万台高端电脑同时运算。
- 能效革命:利用海水自然冷源,运行PUE低至1.1,较传统数据中心节能30%以上,且节省90%土地资源。
- 安全性:数据舱沉入海底,通过岸站连通客户端,结合立体监控体系(雷达、无人机)保障运行安全。
应用场景:从科研到产业的多元落地
-
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
- 海底智算中心每秒可完成普通电脑一年的计算量,支持DeepSeek智能助手每秒处理约7000次会话,为大模型训练提供稳定算力。目前,其已签约近10家企业,涉及工业仿真、游戏制作等领域。
-
海洋科学研究与生态协同
- 海兰云提出“底数中旅上风光”立体用海模式:海底部署数据中心,中层用于智能水产养殖,上层结合光伏、风能发电,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
-
智能终端与行业解决方案
- DeepSeek的开源模型已赋能优必选机器人、创梦天地游戏等场景,而海底算力的低成本特性(如低时延、高密度)将进一步加速AI在端侧设备的普及。
合作前景:技术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 算力基建与AI模型的协同:若海兰云与DeepSeek达成合作,海底智算中心可成为其独特算力载体,而DeepSeek的轻量化技术将优化海洋数据处理效率,推动海洋AI应用创新。
- 资本与产业共振:海兰信的海底智算中心已被纳入海南省“十四五”重点工程,东吴证券预计其2024-2026年净利润将突破亿元,业务拓展潜力显著。
深蓝算力驱动AI未来
“DeepSeek+海底智算中心”不仅是技术融合的范例,更是中国在AI基建领域的战略性布局。随着海口市近期举办DeepSeek本地化部署发布会,这一模式有望成为全球绿色算力的标杆,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深海与AI的碰撞,或将重塑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