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递归学习笔记

定义

递归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一个小小问题,直到问题无法分解,再去解决问题。

递归两个条件

基线条件:
问题可以被分解为最小问题,当满足基线条件,递归不再执行,转而解决问题。

递归条件:
可以将问题继续分解的条件。

递归三要素

  1. 明确这个函数干什么用的。
  2. 寻找递归结束条件。
  3. 找出函数的等价关系式。

例子

n的阶乘

def fn(n):  # 定义的fn()就是要做计算n的阶乘
    # 基线条件
    if n == 1:
        return 1
    # 递归条件,n * fn(n-1)是函数关系式
    return n * fn(n-1)

判断回文字符串

def fn2(str1): # fn2()判断字符串是不是回文字符串
    # 基线条件
    if len(str1) < 2:
        return True
    elif str1[0] != str1[-1]:
        return False
    # 递归条件
    return fn2(str1[1:-1])


r = fn2('abcdefghrhgfedcba')
print(r)  # True

洛谷 P1427 小鱼的数字游戏

题目地址

import os
import sys

list = input()
num = [int(n) for n in list.split()]
def Reverse(strings):
# 基线条件
    if len(strings)==2:
        return str(strings[0])
        # 递归条件
    else:
    # str(strings[-2])每次取Reverse(strings[:-1])的值
        return str(strings[-2])+ ' ' +str(Reverse(strings[:-1]))
print(Reverse(num))

球路程

一球从100米高度自由落下,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求它在第1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第10次反弹多高?

def heigthM(num, heigth, sum):
    sum += heigth 
    heigth /= 2 #第一次返回高度50
    print(heigth, sum) # 查看每次返回的高度和经过多少米
    if num == 1:
        return heigth ,sum
    else:
        sum += heigth # 返回到最高点时,经过多少米需要加上高度
        return heigthM(num - 1, heigth, sum)
print(heigthM(10, 100, 0)) #num是次数,heigth是高度,sum是经过多少米

猴吃桃

猴子吃桃问题: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
当即吃了一半,还不瘾,又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一半,
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
到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只剩下一个桃子了。求第一天共摘了多少?

def monkey(n):
    if n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monkey(n - 1) + 1) * 2
print(monkey(10))

字符串反转

def rvs(s):
    if s == '':
        return s
    else:
        return rvs(s[1:])+s[0]
 
s= 'abcdefg'
b=rvs(s)
print(b) 
 
输出:gfedcba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