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3.1 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与任务

1. 教育学

首先来看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也就是说,在这个概念里面,需要把握住两句话:

① 第一句话就是它研究什么,其实就是在说它的对象是什么?其实 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② 而它要干什么呢? 也就是它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呢?其实 就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所以说,研究对象和任务搞清楚了,事实上,就把教育学的概念也给搞清楚了。


2. 教育问题

再来展开说一下:关于什么是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它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当中的 需要探明解决的 教育实际的矛盾 和理论上的疑难。 也就是说,实际的问题和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把它称之为教育问题,它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 教育规律

那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因为上面有谈到: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可以先抛开教育,先说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所有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一种联系,它是深藏在事物表面之下的,需要我们去挖掘的。

那么:教育规律是什么呢?  --> 它就是教育活动当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这就是教育规律。


【小结】

总结一下,其实有两个点是最重要的;

一个点就是:什么是教育问题?  --->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而教育学的根本任务又是什么呢? 就是揭示教育规律。


3.2 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这个问题,就是需要去搞清楚:为什么要来研究教育学呢?

1. 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① 它能够超越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教育经验;

        比如日常的生活经验,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家长可能打孩子,通过打孩子这种方式来进行教育,那么如果想去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会说,打孩子是不对的。用现在的教育理念说它是不对的;那既然说 它是不对的,其实你的这个理论,就已经超越了日常的一种经验;

② 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问题

        但仅仅这样说是不行的,也就是 你仅仅说"它超过了",是不行的;或者 你仅仅说"它不对",是不行的;怎么样能够让它听起来有道理? 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解释这个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教育问题;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去研究教育学。 解释清楚了之后说 他为什么要打,打 不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③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接着,那么我们解释的时候,1234……列出来很多原因,当然仅仅列出来,是不行的。最后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意义,就是它可以: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它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2.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为什么要学它?

尤其作为老师来说,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呢? 它的意义在于这样五个点:

        ①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②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其实前两个都是在说“观”,都是再说 我们如何去看待教育,如何去看待教学,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对待它?)

        ③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

(这其实就是在说 学生的德育问题。也就是 对于德育来说,应该如何去看待?其实它也是一种观念。 )

        ④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这其实就是在说 我们研究教育学,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教育的知识储备,它应该被你所掌握 )

        ⑤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这个改革,其实就是在说实践,比如你有了各种各样观点的指导,在这些观点,在这些好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那么,你再具备一定的知识,最后你就可以把这些内容,应用到你的教育实践中去。 那么 这就是我们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3.3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根据它发展的历史时期的不同,把它分成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以及现代化四个时期。

那么重点,是在前两个:萌芽时期和独立形态时期;


首先,先来看萌芽阶段;

在萌芽阶段,我们会聊聊我国的,讲讲西方的。

1.  我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有6个比较重要的地方,分别为:孔子、孟子、荀子、墨家、道家以及学记;

其中需要深入去掌握的两个是:孔子 和 学记。


首先,先来介绍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

作为常识,应该了解到: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的这本书的名称叫《论语》。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教人 -与人为善,而礼,是教人 -如何去做事。 所以说“仁”和“礼”,事实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是教人做人,一个是教人做事。

那么,在教育对象上呢?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就是:在教育面前,没有区分,没有类别之分,也就是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种朴素的、关于教育平等的思想。

在教育内容上,孔子,把道德教育,居于首要的地位。而在孔子的眼中,社会人士和文士 是比较重要的,但是相对的,他也是比较轻视 科技和生产劳动,这是他的特点。

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孔子,或者说在论语中,描述启发诱导时的表达。

    它的意思是:愤和悱,分别是在说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也就是说,在我心里特别想知道这件事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在我特别想把这件事情表达清楚但却表达不清楚的时候,这个时候得到的启发往往是最有效的。

    (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谁?要知道,这是在说 孔子。)

  • 因材施教

    这个词很好理解。

    (若看到,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教学办法的人是谁呢?要知道,是孔子) 但是这个词,其实并不是孔子所提,而是朱熹。他曾经有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述,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才;是来自于这句话。

  • 学思行相结合

    要知道学思行,它是一种著名的教学过程,而不是学习的内容。

  • 温故知新

    强调的是,一定要不断的去巩固;


第二个,是孟子: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他认为:人性本善,叫性善论;

他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他认为,应该发展人内在的那些好的东西; 再者,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叫“明人伦”;

这个“人伦”,其实就是在说:伦理道德的问题,要普及给平民,要普及给受教育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真正你应该去遵循的道德,这叫“明人伦”。 那最后,他还提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人格,叫“”大丈夫人格”。


第三个,是荀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

人生下来就是自私的,那么既然你本来是不好的,所以我就应该努力的使你变好,改变你原来那些不好的东西,所以叫“化性其伪”。 这个“伪”,在这并不是不好的意思,它是经过修饰之后变成好的东西,这叫“化性其伪”。 那么荀子,还提出了非常著名的认识过程,帮助学生去学习的过程,叫做闻、见、知、行;闻,就是听;先听,听完之后,要看,尽可能的去看到直观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然后再进行思考,进行了解;最后,你要把它付诸实践,付诸到行动当中去,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闻、见、知、行,要知道 这是荀子提出的。


第四个,是墨家:墨家的教育思想;

首先,墨子提出了“兼爱非公”的思想;这是在形容一个理想的社会,他认为这个社会应该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攻击。没有战争,人们都和平共处,所以这叫“兼爱非公”。 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 重视科技,这是墨子最大的特点。前面提到了,孔子是非常轻视科技,轻视生产劳动的;

所以,墨子在这个方面,可以说是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它是一大创造。 然后接下来,是亲知、闻之和说之;这是三种不同的知识的来源;

其中,亲之、闻之,这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知识和听来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在墨子认为它都没有说知更加的可靠。 那 什么是说知呢? —> 说知,是通过 推理明故 得来的知识。


第五个,是道家: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认为“道法自然”;

所有的道理都应该遵循自然,简称“道法自然”。 既然道法自然,那么在教育上,更加讲究教循自然的原则。


第六个,是学记:是本书;

《学记》,这本书,或者说这篇文章,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成文,大概是在战国末期。是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因为它从方方面面都论述了关于教育的看法。 它阐发了教育的作用、任务、学校制度、目的、原则、教师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然后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为突出; 学习中的教学原则,总结一下,有这样七条:

  • 教学相长:有这样一段话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就是在说:教和学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尊师重道

  • 藏西相辅,指的是课内和课外,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这里需要记一句话: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 豫时孙摩:指的是四个原则,四个字不一样的意思;

    豫,是预防;时,是及时;孙,其实同 逊,谦逊的逊,这个字 其实在当时,是循序的意思,也就是循序渐进的意思;摩,是观摩;

  • 启发诱导

    刚才在前面也提到过,在孔子那。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那么在孔子那,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学记当中,也有相关的介绍,但是它的说法不同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要注意,这是学记当中 对启发诱导的表述。

  • 长善救失

    简单理解:就是扬长补短。

  • 学不躐等(xué bù liè děng) 躐,就是跨越,超越;

    指的是 我跨越当前所处的等次来进行教学。也就是说,我不是挨个进行的,我一定要跳过一部分,来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想一想,这样对学生好不好? 很显然,,如果学生的身先发展,它是依据一定的规律来的,而我们偏偏要跳过当时孩子他所处的这个特点,对他的特点视而不见,那么反而对他的成长,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所以说,学不躐等,其实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去跨越它。这就是在说 “循序渐进”。


2.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西方的萌芽时期的思想著名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昆体良

在这,首先要知道 前三个人,他们是师承关系,他们被并称为“西方三哲”/“希腊三贤”。

无论是在哲学界也好,还是整个的思想界也好,这三个人,他们都给出了特别重要和基础的贡献。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而最后这个昆体良,跟他们不太一样。昆体良,他是古罗马时期的人物;而前三个人,他们重点的活动范围是在希腊;

首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来展开的重点。首先第一个,要知道的是 他的问答法,苏格拉底经常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跟青年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真理。

那么问答法,我们认为 就是苏格拉底,在使用启发式教学。而西方的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物,就是苏格拉底。 在这,可以和前边,学过的内容加以对比,前面说,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物是谁呢? 是孔子。而如果提到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是谁呢?是 苏格拉底。 他的问答法非常的著名,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叫做“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要使你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先让你倒空自己,让你不要那么自大,知道自己是无知的,然后,你才可能去接受新的知识。

第二个叫做“定义”,就是在问答中,通过反复的劫难,问你各种各样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的中心,给你展开各种名样问题的劫难,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最后的真理。

最后自己发现真理的这一步,其实就是第三个,叫做“助产术”,也叫做“产婆术”。

然后,是柏拉图;

柏拉图,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这本书当中。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个代表性著作; 那么,理想国,既然叫国,就要看到 柏拉图,是站在什么角度上 来阐述对教育的想法的?是站在人民的角度,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 很显然,他是站在“君主”的角度,是站在建立国家的角度上,去阐述关于教育的思想,所以,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如果去追到古代的时候,最早就能够找到理想国这本书当中。

然后,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智慧的人;所以,我们把他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写了很多本书,而其中,他的《政治学》这本书,里边体现了他关于教育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这样的一个观点。这个自然,其实指的是 人的自然,也就是“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分阶段进行教育 是 根据规律来的,这个思想其实非常的先进;然后,他 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其实。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来进行教育 就是一种和谐的教育。 思想和谐的教育,我们现代在提,而远在几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已经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思想。所以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多么智慧的人。

最后,是昆体良;

昆体良,他跟前三位不一样,他是古罗马人。 他是古罗马的教学法大使,也就是说,他在如何进行教学上,在教学技能技巧上,有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见解。 我们认为它是教育史上,尤其是西方的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他的代表作非常重要,叫《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这本书,也可以翻译成 论演说家的教育 或者说 论演说家的培养,这两种翻译都是可以的,都是在说昆体良,那么我们认为这本书,它就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称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当然,如果问到我们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应该是谁呀,—是我们国家的《学记》。


3. 教育学独立形态时期的著名人物

首先,是培根;

培根,他没有去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他首次提出要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立,那么这就非常了不起。 再有,他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归纳法。这个归纳法,它是一种研究教育学的方法。

把整个独立形态的时期,分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叫教育学建立的初期,就是教育学它的学科建立时期。 第二个,是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追加:萌芽阶段和独立形态有什么不一样?—-萌芽阶段,当时,没有教育学。像当时在我国孔子、孟子那个时期,以及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个时期,是没有教育学的;那个时候,只有关于教育的思想,而进入到独立形态之后,进入到了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时期,这个时候,才真正出现《教育学》这门学科了)

(1)教育学建立的初期

夸美纽斯

第一个夸美纽斯,他是一个大大的重点。他是捷克人。 他在1632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做《大教学论》。 这本书,非常重要。它使得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也就是从大教学论之前,我们认为它是没有教育学的,自从这本书有了之后,教育学就有了,那么我们也把它认为是近代的第一本教育学的著作。这本书里边,体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观点,其中有这样几个观点:

第一条,是 “泛智教育”。泛智,是夸美纽斯,所提出的一个词;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其实,这也是一种关于教育平等的思想,这跟前边所提到的孔子的有教无类,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第二条,是“教育适应自然”。其实这个自然,依然是在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那么在大教学论当中,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加以系统的阐述。

第三条,“教学原则”。这里有直观性、系统性、亮丽性、巩固性和自觉性,这样几条原则。

这几条原则,都是在大教学论当中,夸美纽斯所总结出来的 几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面,指导我们尊重教学实践的 很有用的几条原则; 其中的直观性原则,需要加以注意;直观性原则对夸美纽斯来说,他认为,直观性原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好的一条原则。


卢梭

卢梭,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那么他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他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人内在本来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呢?就是把它放到社会当中之后,他认为儿童会在社会当中 去沾染到很多不良的习气,所以最好的,就是应该把孩子放到乡村去进行教育。 所以他就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回归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再来看,他的教育体小说叫做《艾米尔》,这本书,宣扬了他的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那么这本书在当时也是红极一时,对我们后来的教育思想的演变,有着很好的启蒙的作用。


康德

再来看康德,除了在教育方面,有他的自己的论述之外,他同时也是一个十分著名的哲学家,以他的理性哲学著称。

他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句话十分的有名气。 那么,人需不需要教育? —>人是需要教育的。为什么呢? 因为他认为,教育的根本 就是要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的控制; 他认为,人的理性,才是最美好的一部分,要对人的感性 加以控制。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康德是最早 在大学 开设教育学讲座的 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裴斯泰洛齐

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实践者,他开办孤儿院,在儿童的教学当中呢,他发现了很多教育方面的规律,也总结了很多教育方面对我们后世 有很好的启发意义的实践经验,他是第一个 明确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口号的人。

什么叫教育心理学化? 这个化,就是使得我们的教育,在进行我们的教育研究也好,在进行教育实践也好,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儿童的心理规律,也就是说,用心理学来指导我们教育的实践,这叫做教育心理学化。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我们也认为裴斯泰洛齐,他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那么这是因为裴斯泰洛齐,在小学的各个学科的教学上,都有自己深入的理解,并且把它加以总结成为理论;


洛克

洛克,是英国人,洛克同时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哲学家;

洛克的“白板说”;意思就是:他认为人天生下来都差不多,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那既然天生下来都差不多,都像一块白板一样,什么都没有,那么造成后来长大以后不一样,原因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所以,很显然,在遗传和环境到底谁对我们的个体 产生更大的影响 的这个问题上,他是倾向于环境决定论的。


他还提出了:绅士教育论;

洛克是英国人,而英国,是以对绅士的培养著称的。所以说,绅士教育论就是洛克的想法;那这个想法,是体现在《教育漫画》这样的一本书中。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时期

上面说到的夸美纽斯,和下面即将说到的赫尔巴特、杜威,如果他们不存在或者其中的某一个人没有出现的话,也许我们现在的教育就已经不是这样子了,我们的教育学可能就要改变了,就是这么重要的几个人物。

赫尔巴特【重要】

是康德的学生;所以在他的思想上,对康德的想法,会有一定的继承;

我们认为,赫尔巴特非常的伟大,他也有很多很高的称号: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那 为什么说他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又怎么就科学了?是因为,他写的这样一本书叫做《普通教育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也就是说这本书之前,教学它就不规范。这本书之后,就规范了,所以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


那这本书又好在哪里?下面 可以进行详细的解读;

① 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什么? —>伦理学和心理学;

为什么会给赫尔巴特这么高的称号,说 他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是现代教学之父;普通教育学,它是第一本现代教学的著作,那在它之前,就不规范;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描述?那正是因为:这本书开始,有理论指导了,在这本书之前,是没有理论指导的,都是凭借自己经验的总结,来加以论著。

比如说夸美纽斯的代表《大教学论》很伟大,但是 他没有理论指导。

裴斯泰洛齐,也有非常好的思想,但是它也是来自于自己的实践经验,而不是理论的指导。在这里,心理学和伦理学,他们真正成为普通教学的理论基础。所以我们说,这本书才能够成为现代第一本的教学著作。


② 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我们会发现,其实教育史上,很多人都认为 道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育内容,都会把它放在首位。那么也正是因为此,他认为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他才会提出了教育性的教学原则。


那什么是教育性教学?这个教育性,其实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德育;

前面曾经提到过:更狭义的教育,指的就是“德育”。那这里 的“德育”,其实,指的就是更狭义的教育概念。


那为什么赫尔巴特就这么看重德育的问题?

那是因为基于他的一个理论基础;他是性恶论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认为孩子的本性,并不是善良的,是恶的。这个“恶”体现在哪? —-他认为孩子身上,有不可驯服的本性,那么这个本性的部分,是需要我们外在的控制。我们需要有老师、需要有课本、需要有课堂,来加以约束,使得孩子,能够发展那些好的东西。

所以说,正因为“性恶论”的存在,赫尔巴特,在后来提出的一系列的教学原则也好,教学的思想也好,都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强调的是权威的力量,外在的力量;


③他又提出了十分著名的“四阶段论”。

四阶段论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是在说教学内容吗?是在说教学手段吗?不是的。

这四个,其实是 教学的四阶段论,也就是,在说教学的过程,它是一种著名的教学过程


④旧三中心论

旧三中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教育理论提出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这句话,可以简答的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上去教 教材;

和新三中心做对比;新三中心,是杜威的教育理论。

杜威【重要】

杜威的理论,它就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与赫尔巴特是遥相呼应的;

那么针对旧三中心,他提出他的新三中心,分别是:儿童/学生、活动、经验。

如果把它总结为一句话:儿童在活动中学经验。

新旧三中心对比:旧三中心,上面谈到了,是 教师在课堂上去教教材;而新三中心,指的就是孩子或者儿童,他在一个又一个活动中,去学习经验。

那么,新三中心,也就代表了杜威所有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都体现在杜威的一本书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它反映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这是杜威的想法。


展开来看,杜威的主要的教育观点;

① 教育的本质。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也就是说,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它就好像我们每个人生活生长中,你要吃饭,要喝水,要睡觉一样的自然。所以他认为,好的学校,是适用孩子生长的这种自然,应该使孩子尽可能的跟社会之间结合在一起,就是说,我们是帮助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更好的去适应这个社会。因此,教给孩子的是,应该是 与社会紧密相连的这些知识,所以,最好的学校,就应该达到了像社会一样,“学校即社会”。

②教育的无目的论。

在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不是说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不是的。

教育它有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它超出不了我们教育的活动范畴,也就是说,杜威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自己的目的,因为它太自然了,就是孩子生长过程当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就把他这个理论:总结为,教育,没有教育过程之外的目的。 ③怎么样让孩子去学习经验。 应该从**“做中学”**,这和刚才我们所提到的“活动中心”,是相一致的;

④思维五步说,或者叫五步探究教学法。

这是杜威提出的一种学习的方法,在这有五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创设疑难情境,也就是 首先有情境,然后从这个情境当中,去确定问题在哪,疑难在哪。然后再帮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往往不只有一种方案,可能有很多种方案,那么我们就要去推断:到底哪一个假设,它最能够解决这个困难?最后,我们再去验证这个假设,这个就是思维五步说。

思维五步说,是杜威的;

刚才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是赫尔巴特的;

这两个人物,他们的这两种不同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想法,一定要区分。


代表传统教育学派的,是赫尔巴特。

代表现代教育学派的,是杜威。

4. 多元化时期的教育学发展

其实就是在说,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流派,那么这些流派,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思想,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实验教育学】

它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这两个人物是最重要的;

什么叫做实验教育学?它的基本观点就认为:一定要用实验的办法,一定要用数据,来对我们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如果没有数据,没有实验的话,他就认为,这根本就不是在研究,这就是实验教育学的想法。

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文化教育学”;也可以称为“精神科学教育学”。这个流派的想法,他就认为:教育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过程,如果你都用数据,都用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话,这就变成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就不符合 人文的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

他认为:要采用精神科学或者文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

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用主义价值】

这是实用主义教育学;

前面其实提到过,在说到独立形态时期,规范教育学的 杜威的时候,曾经提到过这个词;

实用教育,实用主义的想法,来自于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那本书。

所以在这,代表人物依然是杜威,以及他的学生克伯屈;

代表著作,就是 民主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也叫社会主义教育学,这是一个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为什么重要,那是因为我国的教育学理论,更多的情况下,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做指导。

所以在这,也有几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以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为主。


首先看凯洛夫,是在1939年的时候,出版教育学这本书,他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而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们认为:是我国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然后,再看 克鲁普斯卡娅 ,这个名字稍微长了一点,有个印象就可以了。她出版的一本书,叫《国民教育民主制度》,这个也占了一个最早,但是,这里的“最早”,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来探讨教育问题的一篇最早的文章。 最后一个,是批判教育学;这个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到主导地位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和布厄迪尔。(两斯两尔)


【中国近现代的一些著名的教育思想家】

①蔡元培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

毛泽东评价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曾提出“五育并举” ;这个词,就来源于蔡元培;

但是一定要清楚,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和我们现在提出的“五育”,可不一样;

蔡元培提出的“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以及美感教育;

蔡元培,曾经担任过北大的校长,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比如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样的思想,是由蔡元培提出的 关于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还提出了:关于教育独立的思想。

②黄炎培

职业教育;他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爱国主义者,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他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业”,就是跟职业相关;

学校无不用之成才,社会无不学之职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圣。

还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敬业乐群,这些都是在说,好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

③晏阳初,和他相关的一个词,那就是“平民”;他是享誉国内外的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认为,要通过平民教育,来改革我们整个的国家,使得我们整个国家能够向前走。

④梁漱溟,他一生都在从事人类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他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个哲学家;他认为:中国建设问题,归根结底是乡村建设的问题。而乡村建设问题,实质上是,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落到最后是文化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跟西方的文化,一旦相撞之后,中国的文化,马上就捉襟见肘,发现很多缺点,那么就想办法,要去跟西方文化接轨,要去学习西方文化,但是他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传统的那些好的文化,已经消失殆尽了。所以说,梁漱溟的思想,最关注的是文化改造的问题。

⑤陶行知,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介绍的这几个近代著名思想家当中,陶行知是最重要的一个。他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和 卓越的民族主义战士。这个评价也是相当高的。他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也可以把它叫做“生活教育论”都可以。 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可以回想一下,这三句话跟前边说到的,谁的思想比较相近?

— 生活即教育,颠倒过来 叫做 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颠倒过来 叫做 学校即社会;这句话,其实是来自于杜威。杜威,他在论教育本质的时候,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并且他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那为什么到了陶行知这,给他换过来了?或者那为什么又这么像?

那是因为,陶行知曾经师从于杜威;但为什么他要把它颠倒过来说?那是因为,他要使得杜威的思想,能够扎根在中国,能够符合中国的国情。

毛泽东称颂他 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⑥陈鹤琴,“活教育”的教育体系;活教育的这个思想,其实就集中在一句话: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要知道,陈鹤琴,他毕生的精力,是放在学前教育,幼儿教育阶段的。所以要清楚,世界上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叫福禄贝尔。而陈鹤琴,就被我们称之为是中国的福禄贝尔;


5.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一些新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后,也就是1950/1960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想,我们把它称之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这三大流派是固定下来的,就是这三个人,也不能换成别人:布鲁纳、赞科夫和瓦·根舍因。

①首先看布鲁纳,他在他的著作教育过程当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结构教学论。结构,是他的一个关键词,那么,他在提出结构教学论的基础之上,他又提出了一个发现法;也就是说,他认为,在让学生去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务必要让这个学生,去掌握这门学科的结构体系是怎么样子的,去在他的大脑当中,建构他的知识体系;那应该怎么去建构? —是主动的 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第二个人,是赞科夫,是苏联的教育家,那他的这本书叫《教学与发展》;他毕生的经历,都在研究教学与发展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那么他提出了“一般发展”这样的一个概念。他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得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够做到一般发展 五条原则。

也就是说,他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如果这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已经在这了,可你给他的难度却低于他的水平,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他就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的这样的教学任务;

③第三个,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他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其实说白了,就是由一个“个例”,推及到更多的类别当中去,以一个“个例”来切入。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过程;


【其他学者的观点】

①皮亚杰;他有本很重要的书《教育科学与儿童的心理学》

②保罗朗格朗,这是前边我们谈到过的一个人;

一看到他,一定跟另外一个词相结合,就是终身教育,所以他的书,也叫做《终身教育理论》。这是保罗朗格朗的著作。

③苏霍姆林斯基,他也是苏联的一个十分著名的教育学家,或者说是教育家,那么他的两本书《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对整个教育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这两本书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的思想。

那在这,再往前回顾一下,谈到“和谐教育”,我们前面还提到过谁讲了和谐教育?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过“和谐教育”;

还有,在古雅典时期,提到过“和谐教育”;


3.4 小结

这个部分,主要谈到了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前两个知识点,相对来说的内容都比较少。

首先,什么是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或者教育问题,用来揭示教育规律的这样一门科学;

那么,还要了解教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就是教育学的发展概况,里面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人物。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有五大块,那在其中,我们将重点对待的是什么? —萌芽阶段和独立形态阶段;

先来回顾萌芽阶段:

其中有中国古代的六个著名的内容,孔孟荀墨道以及学记,其中孔子和学记是重点;

还说到了,西方的四位非常著名的哲人和教育家。苏柏亚昆四个人,其中,苏格拉底比较重要;比如说问到大家,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物是谁,—是苏格拉底;

教学独立形态阶段:

也学习到了很多个人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那这三个人物,都是教学中的重量级的代表人物;

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这个多元化时期,要把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这个内容上;

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思想,在这里也介绍到了好多,著名的教育家,其中蔡元培,陶行知,这是比较容易出现的人物;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介绍了现代教学理论三大流派,布鲁纳、赞科夫和瓦·根舍因;

要注意,把人物他的书籍及他的著名思想相匹配。


之前,学习了关于教育这个活动,它最基本的一些理念。

这一部分的内容,学习的是关于“教育学”这门学问、和它相关的最基本的人物、他们的思想;


为了避免混淆,现在我们对它进行一个特别基本的回顾。

首先,关于概念属性和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什么?然后 功能,就是能干什么?然后还有分类的问题;

起源,我们说的是四种学说,代表人物是谁,他们都是什么样的思想,需要掌握;

而历史的发展,一共分成了四个时期: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如果用一根线去穿,—就是教育跟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是结合的,什么时候是分离的。


而今天这部分内容,说的是:“教育学”这门学问,它的产生与发展是怎么样的?还要知道 它的研究对象是谁?—是教育问题

它的任务是什么?—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最后它的发展概况,这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一共就是分成这样几个时期:

首先是萌芽阶段,中国讲了六个,西方讲了四个。

第二个时期是独立形态时期,独立形态又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刚刚开始建立初期的时候,一个 就是到了规范教育学的时期;总之萌芽和独立形态,是考试最喜欢考到的地方。 其次是多元化时期,就是一些不同的流派,其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为主。

最后,是现代的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以及他们的理论

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些基本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碎的,需要反复复习。

【本文内容基于个人学习总结,如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不吝指正。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启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