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将记录我的毕设学习过程,同时分享我的学习内容,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如有错误还望大佬指正。
前言
当微电网工作在不通运行模式时,对变流器(逆变器)的控制要求也有所不同,以便能够满足微电网的运行要求。目前,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PQ控制、V/f控制、下垂控制。当然还有VSG等等,这些方法的提出更晚一些。这一篇文章主要来介绍我所使用过的PQ控制和V/f控制。
对于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在上一篇中就已经有所涉及,而PQ控制和V/f控制也是通过闭环结构控制电压和电流,然后通过SPWM或SVPWM生成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只是由于PQ和V/f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所差异,在闭环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整个控制过程中涉及到的Clark变换,Park变换以及SPWM或SVPWM,传递函数等相关知识,这些都能在网络上找到相当多的高质量讲解,这里就不展开了,主要是对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结构进行介绍。
一、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逆变器作为控制对象,在对整个闭环控制结构进行研究时需要将逆变器抽象成数学模型,引入整个闭环控制结构。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如下图所示
设 DC/AC 变换器出口电压为
U
o
a
U_{oa}
Uoa、
U
o
b
U_{ob}
Uob、
U
o
c
U_{oc}
Uoc,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为
I
a
I_{a}
Ia、
I
b
I_{b}
Ib、
I
c
I_{c}
Ic,滤波电容上的电压为
U
c
a
U_{ca}
Uca、
U
c
b
U_{cb}
Ucb、
U
c
c
U_{cc}
Ucc,负荷处的电流为
I
o
a
I_{oa}
Ioa、
I
o
b
I_{ob}
Iob、
I
o
c
I_{oc}
Ioc。假设在三相平衡的条件下,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得到在abc静止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
由于在abc静止坐标系下,三相电压和电流为矢量,在进行PI控制时无法准确跟踪,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变换。通过Clark变换,可以将上式变换到两相静止的坐标系,此时alpha轴与三相电压A相同步。变换矩阵:
变换后结果为:
然后通过Park变换,可以将上式变换到两相旋转的dp坐标系。此时三相电压和电流就能够在坐标系中相对于坐标轴静止。变换矩阵与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如下所示:
由此,可以在dp坐标系下构建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框图。
二、V/f控制
V/f控制的主要控制目是让逆变器输出电压与频率保持不变,适用于微电网工作于离网模式。在离网模式下,微电网具有恒定电压和恒定频率控制的特性,储能系统需要在分布式电源发电不足时进行工作,以支撑电压和整个微电网的频率。双闭环控制结构如下图所示:
采集通过LC滤波器的三相电流和三相电压,经过Clark和Park变换得到dq坐标系下V/f控制的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数学模型:
最终输出电压控制信号和,经过反变换和SPWM调制得到变流器的驱动信号。
上述所说明的仅是系统的控制部分,即生成逆变器的控制信号,但完整的系统闭环还包括逆变器本身的部分,如下图。逆变器的输出量在变换为dq坐标系下的量后反馈至V/f控制的输入,V/f控制的输出在经过一系列变换后又作为逆变器部分的输入。
在实际的模型搭建是,一般可以忽略逆变器的部分,即图中的系统开环部分,这是由搭建的系统本身的参数决定的,也不涉及任何PI调参,但在我们计算系统控制部分的PI参数时则需要考虑后面的系统开环部分。
三、PQ控制
PQ控制也称恒功率控制,即以DC/AC变换器的输出功率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控制DC/AC变换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恒定值。一般,该控制策略主要用微电网工作在并网模式下,此时微网及其并列的储能系统的出口电压可由配电网支撑,此时储能系统主要与配电网进行功率交换。PQ控制的闭环结构如下所示
闭环系统输入为变流器输出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在dq旋转坐标系下,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表达式为
结合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参考值,可以推导出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参考值
即得到功率外环的控制原理,将
i
q
r
e
f
i_{qref}
iqref和
i
d
r
e
f
i_{dref}
idref作为电流内环的输入,分别与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感电流
i
d
i_{d}
id以及
i
q
i_{q}
iq相比较,经由PI控制器和电流解耦控制得到输出电压参考值并分别和
U
d
U_{d}
Ud和
U
q
U_{q}
Uq作差从而得到电压控制信号
U
f
d
U_{fd}
Ufd和
U
f
q
U_{fq}
Ufq,再经过坐标变换转换为abc坐标系下的参考值,最后通过SPWM调制得到变流器的驱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