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 NAT技术

NAT技术的优缺点

image.png

NAT 类型

1.源IP地址转换

1. No-Port 地址转换(No-PAT)“一对一地址转换”数据包的源IP地址由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但端口号不做转换。不节约公网地址,只有隐藏内网的功能。

2.基于地址池的一对一映射(动态NAT)

image.png
例如:
地址池中的公网IP地址只有两个。由于一台私网主机在借用其中的一个公网IP访问公网时,会占用这个IP的所有端口。因此,这种情况只允许最多有两台私网主机同时访问公网,其他的私网主机要等到其中一台主机不再访问公网,它占用的公网IP地址被释放后,才可以再进行NAT访问公网。
有几个公网IP就有几台主机能够上线。

2. 网络地址及端口转换(NAPT)

  • NAPT是指在进行NAT转换 IP地址的同时,还对端口号进行转换。这种应用可以实现多个内网用户共用一个公网IP。NPAT也可以称之为“地址复用”。通过配置NAPAT功能,设备将同时对端口号IP地址进行映射,允许多个私网IP地址同时映射到同一个公网IP地址,相同的公网IP地址通过不同的端口号区分映射不同的私网IP地址,从而实现多对一或者多对多的地址转换。

  • 在NAPT方式中,还可以直接借用设备与外网相连的接口的IP地址,这种借用接口IP做NAT的应用又称为Easy-ip。

    • Easy-ip就是一个特殊个例,不用配置地址池,内网地址直接转换为外网IP。

目的IP地址转换(Destination IP address-based NAT)

NPAT server (内网映射出去,实现外网访问)

NAT Server是最常用的基于目的地址的NAT。当内网部署了一台服务器,其真实IP是私网地址,但是公网用户只能通过一个公网地址来访问该服务器,这时可以配置NAT Server,使设备将公网用户访问该公网地址的报文自动转发给内网服务器。
NAT Server功能使得内部服务器可以供外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的用户访问内部服务器时,NAT将请求报文的目的地址转换成内部服务器的私有地址。对内部服务器回应报文而言,NAT还会自动将回应报文的源地址(私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

image.png

双转

实验拓扑:配置的拓扑详见天翼云盘https://cloud.189.cn/t/iQrUBvuuAFZz (访问码:0tsp)
dis cu查看配置信息

image.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