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火炮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章、火炮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火炮发射原理及其特点
火炮发射:使用火炮在一端封闭的管形容器(身管)内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做功,推动被抛射的物体(弹丸)向另一端未封闭的管口(膛口)加速运动,在膛口处获得最大的抛射速度(初速)。
发射过程
火炮发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点火阶段、发射药定容燃烧阶段、弹丸加速运动阶段、火药燃气后效作用阶段。
炮膛合力:在燃气压力推动弹丸向管口方向加速运动的同时,燃气作用在身管上沿身管轴线与管口相反方向的作用力的合力。
火炮发射的特点
1、周期性:一发一循环,要求较好的重复性。
2、瞬时性:发射过程极短,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
3、顺序性:每个循环个各个环节严格确定,依次进行。
4、环境恶劣性:高温、高压、高速、高加速、高应变率、高功率。
第二节 弹道学简介
一、弹道学
弹道:弹丸或其他发射体质心运动的轨迹。
弹道阶段:起始弹道、膛内弹道、中间弹道、膛外弹道、终点弹道。
二、内弹道学
内弹道学研究对象:
1、有关火药和火药的热化学性质,点火和火药燃烧的机理及规律。
2、有关枪炮膛内火药燃气与固体药粒的混合流动现象。
3、有关弹带嵌进膛线的受力变形现象,弹丸和枪炮身的运动现象。
4、有关能量转换、传递的热力学现象和火药燃气与膛壁或发动机之间的热传导现象等。
火炮内弹道方程求解,可以直接给出随弹丸行程及时间变化的压力曲线和速度曲线,曲线所表示的变化轨规律反映了火炮内弹道的特点。图中 p p p、 v v v、 l l l、 t t t分别为炮膛压力、弹丸速度、弹丸行程、弹丸运动时间;下标 m m m、 k k k、 g g g分别表示最大压力点、火药燃烧结束点及炮口点; p 0 p_0 p0表示弹丸的弹带全部挤进膛线开始运动时的膛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