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平台以太网学习:MAC与PHY间通信

一、物理层PHY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PHY(物理层):
  MII/GMI/RMII/RGMII/SGMIII(介质独立接口子层),PLS/PCS(物理编码子层),PMA(物理介质连接子层),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AN(自动协商),MDI(媒介相关接口)。
2、PLS/PCS(物理编码子层):
  (PLS)对 MAC 给的信息进行传递,只在IMb/s、10Mb/s 的应用场景才出现;(PCS)对MAC给的信息进行编码,应用于>100 Mb/s的应用场景,比如完成 8B/10B、64B/66B、256B/257B编码。
3、PMA(物理介质连接子层):
  执行信号的并串/串并转换。
4、PMD(物理介质相关子层):
  信号转换到特定介质上或反向转换,负责将串行信号转到相应的物理介质上。
5、AN(自动协商):
  自协商一般是在物理层完成的,但是具体在PHY的哪一层完成,由具体物理介质规范决定。基本原理就是将自协商的信息通过一串脉冲序列发送出去,这串脉冲称为FLP。
6、MDI接口:
  MDI层和物理媒质的接口,是串行比特的物理接口,MDI就是连接PHY芯片和物理介质的接口,常见的是RJ45接口。百兆网时,MDI四根线,两对差分信号,只用了RJ45的 1,2,3,6线;千兆网时MDI一共8根线,四对差分信号, 用了RJ45的8根线。RJ45上的两个灯,绿灯长亮表示链路完整,黄灯闪烁表示有数据收发。
7、AUI:
  是PCS与PMA之间的接口连接。

二、SGMI在以太网中的应用

  SGMII本质上并没有对以太网协议的分层做改动,还是MAC层,PCS层和PMA层。原来GMII模式下,MAC层一般做在FPGA侧,PHY层包括PCS+PMA做在另一个单独的芯片上。而SGMII的实施是将PCS层也同时放在了原来的MAC侧。这样FPGA芯片和PHY芯片各有一个PCS层。
  对于FPGA发送来说,数据包有MAC层过来,经过tx 的pcs,从SGMII接口发送出去。在PHY芯片上,有一个rx的pcs先将SGMII的信号解出GMII信号,然后再经过传统的PHY层处理发送到介质上。对于FPGA接收来说,则反过来。

三、以太网中使用GT高速接口

  GTx接收和发送方向均由PCS和PMA两部分组成,PCS提供丰富的物理编码层特性,如8b/10b编码等;PMA部分为模拟电路,提供高性能的串行接口特性,如预加重与均衡。
  不同系列的GTx,集成的PCS和PMA的功能不一样,越高端的系列,集成的功能越多,传输的速率越快。下表为最新的GTY集成的PCS和PMA的功能。
  在使用FPGA的以太网IP核1G/2.5G Ethernet PCS/PMA or SGMII时,采用的时高速接口,与对端的PHY连接采用的是TX/RX串型接口。而在使用Tri Mode Ethernet MAC IP核时候,则是采用的RGMII。
参考文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以太网IP核1 Gigabit Ethernet PCS and PMA网络体系,MAC层和右侧的所有子层在IEEE 802.3-2008规范中有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是以太网测试高速接口GTP的内部连接,里边分为两大部分,PCS层(Physical Coding Sublayer,物理编码子层)和PMA层(Physical Media Attachment,物理媒介适配层),PCS层主要完成编码工作,PMA层主要完成的是串并转换工作。

以太网之物理层 - SevenFormer - 博客园 (cnblogs.com)
PHY(Physical Layer,PHY) - 知乎 (zhihu.com)
SGMII协议解析_sgmii接口_poena的博客-CSDN博客

记录美好学习,从总结开始;💪

  • 6
    点赞
  • 7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