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敝人是个影迷,不算资深。2007年小学时首次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到一几年的时候首次接触中国巨幕CGS,到2018年首次接触imax,看电影总是能够给我提供无穷的乐趣。
外地求学,看电影依然是我重要的课余生活之一。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电影在imax技术的加持下,人们的视听体验进一步提升,在imax厅观影时的畅爽、观影后的回味感,令人深深着迷。
但是,目前仍旧没有系统的imax影院梳理平台或论坛。所以敝人开设这一栏目,希望能够总结各地imax影院情况,贴出观影体验感受,让更多的影迷在准备观影时更好地选择符合自身习惯的imax影院。
正文
能打的屏幕
之前的影院体验一直在电脑里存着,重装了几次系统,文件找不太到了。之后计划重新整理之前的影院评价,再发到平台上来。今天先贴出影院体验系列第一集: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 GT厅观影体验。
- 影院: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 GT厅
- 影片:《失控玩家》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IMAX荧幕,总面积567平米,宽27米、高21米,是我目前所看过的屏幕最大的一块了。这次我坐的是9排1号,屏幕在视野中的“屏占比”非常高!简单上个图感受下“巨物”的压抑:
手机相机不放大不开广角,正常拍摄,要不是向上倾斜,根本拍不全屏幕。
站在入口处,看屏幕是这样的:
这张图手机开了广角,实际上感觉比这样还要大得多。
美中不足的是,坐在9排,在看开场CG时,下方的栏杆会对视野造成一点点阻挡,但整体效果依然非常好,栏杆的影响并不大。
观影的视听体验
众所周知imax在正式开始放映影片前会放映一段imax独有的宣传CG。这个时候非常能够体现出大屏幕的优势,因为其他的电影基本是21:9的放映尺寸,但是宣传CG做到了1.43:1,配合大屏幕的加持,以及3D眼镜专门的方形设计,观影的沉浸感非常强。
除了视觉效果,imax的听觉效果也是一流的。这个影厅的吸音效果非常好,安静与有声的对比非常强烈。效果特别好。
当然,本厅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影博的imax gt厅使用的是一代激光,屏幕显示细节方面确实不如二代激光。加上《失控玩家》的画面清晰度也不是特别高(这里的画面清晰度个人以《阿凡达》重映时的清晰度、《信条》的清晰度、《绿皮书》影片的清晰度、《流浪地球》的清晰度为参考,存在一定个人主观性,大家理性看待)。不过大屏幕、在人眼中的高屏占比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整体来说瑕不掩瑜,非常值得。
其他设备
其他设备,讲讲座椅和影厅给人的感觉吧。
这里的座位采用的是多块海绵连接而成,对腰部的包裹感比较好,臀部、整体背部线条,以及头部后仰时也非常舒适。一块一块海绵的支撑感也是挺独特的。
讲完了座椅再说说影厅。受益于这块大屏幕,整个影厅非常宽敞,影厅的宽高都非常令人满足。高大的影厅配合各种吸音设备,吸音效果也非常好。
座位推荐
如果要找好座位的话,我感觉9排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这次我坐在9排1号,感觉挺不错,坐在9排往下可能需要更多地靠在椅背上,11排感觉有些高而且与放映设备离得很近,可能会有散热设备的噪音。
总结
总之,国家队还是国家队啊!光这一块屏幕就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了。失控玩家这部电影也是极为解压,最后“我是写给你的一封情书”也是爱意满满+非常惊艳!总之影博的imax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希望能帮到大家,后续会更新广州云门美亚IMAX和北京英皇IMAX等影院的IMAX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