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软件
目录功能
Arcgis有目录功能,可以遍历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夹。可以选择将“目录界面”里的文件夹中数据,直接拖入到左侧“内容界面”中生成图层。操作比较方便。
搜索功能
Arcgis软件自带了搜索功能,方便使用者及时找到相应功能。
建立文件
新建mxd文件
有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完成文件的建立。如新建txt文本后,将其命名为“chgis.mxd”,,就会形成空白的mxd文件。这个文件是Arcgis可以打开并修改的。
从CHGIS下载地理信息数据并导入Arcgis
在平日的历史地理研究中,需要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下载。如CHGIS网站中,有中国历史地名数据。
该网站CHGIS Dataverse (harvard.edu)
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verse/chgis
在这个界面中,可以寻找相关数据dataverse。如以下V6版本的数据集,登录网站后可以下载。
https://dataverse.harvard.edu/dataset.xhtml?persistentId=doi:10.7910/DVN/Q9VOF5
可以看到不同的坐标类型的数据,然后选择下载自己需要的数据。
导入CHGIS数据
在Arcgis平台中,将下载的数据导入chgis.mxd文件中。
在左侧内容列表中,鼠标左键选中图层,然后右键单击,选择“添加数据”,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在CHGIS中下载后的数据导入到Arcgis平台中,并生成相应的图行。
导入在线地图 TianDiTu Satellite
引入在线地图
官网导入天地图
在天地图官网中注册账号。
进入如下界面,选择自己需要的图层。
然后,点击“申请Key”。进入如下界面。注意,一定要申请“服务端”类型。
在创建新应用中获取Key。
接着,在配置地图服务器的时候,以卫星图为例:
影像底图URL:http://t0.tianditu.gov.cn/img_c/esri/wmts
直接使用天地图的连接http://t0.tianditu.gov.cn/img_c/wmts底图会偏移,需要在地址上加esri,即:http://t0.tianditu.gov.cn/img_c/esri/wmts。这是因为天地图采用的标准规范(例如:resolution和scale)和esri采用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在ArcGIS产品中加载天地图服务需要使用基于esri标准规范纠偏后的天地图服务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27816785/article/details/126903033
注意,要在"/wmts"前面添加“/esri”
然后,就可以成功添加卫星图和地形图。
xdc导入天地图
输入如下网络链接信息
紧接着,选择点击 “+”号。
在ArcCctalog 界面中,鼠标左键双击“GIS服务器”文件夹下面的“WMTS”,这时候会出现很多地图。
需要注意:当鼠标双击“WMTS Colection by xdc”,这时候,如红框中所示,字段开头的红色的“×”会变成黑色的“+”。
这个时候,点击“+”号,如下图所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地图。
选在其中的一个地图,如Tidanditu Satellite, 鼠标左键选中,拖入Arcmap系统中。这时候在Arcgis系统就会出现卫星图。
如此,则完成了导入地图。
用同样的方式,可以导入Tianditu的标签,这样可以进行古今地名的对照。如下图所示:
叠加图层形成视觉效果
调整透明度
可以导入不同的在线地图,如Tianditu 中的卫星图和地形图。鼠标左键双击图层,出现“图层属性”,选择“高级",进而调整图层透明度。
调整地形图的透明度为40%左右。叠加卫星图,可以形成如下效果。
设置可见比例范围
如图,当把卫星影响放大到一定限度时候(比如天地图比例大于1:2000时候),就会出现“该区域无影像”这种文字提示。比较影响视觉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将
在内容列表界面中,鼠标右键点击图层,选择“可见比例范围”,然后选择“设置最大比例”。
这个时候,电脑自动生成如下的界面设置。
如此,即可解决问题。
导入DEM数据
DEM高程数据,可以在网站下载。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
在网站下载数据后,通过Arcgis目录,拖入到Arcgis中,调整透明度,生成如下效果:
地图基本操作
经过上面步骤,已经从CHGIS网站下载了历史地名shp文件,又通过Arcgis软件平台,将该矢量数据导入到了chgis.mxd文件中。此外,又将网络卫星地图导入到了chgis.mxd文件中。形成的效果图如下所示。
视图
数据视图
数据视图,可以对Arcmap中的数据进行编辑。
布局视图
选择布局视图,可以调整比例尺,添加指南针等等。
注意,打开“自定义”,选择“工具条”中的“布局”。该工具条中的工具不要勾选,才能“插入”比例尺、方向等。
可以选择更改不同的布局,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布局视图中,可以选择工具栏中的放大缩小符号,来确定范围。比例尺会随着视图范围的改变而改变。
在视图范围中,选择“手形”符号,可以移动地图的视图,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
即可完成。
属性表
在属性表中,可以选择信息全部显示,或者部分显示。
注意,如果把Arcgis的部分界面移动到了扩展屏幕中(比如ARZOPA ),那么去掉ARZOPA后,该移动的界面可能在电脑屏幕上不出现,这个时候需要重新插入扩展屏幕,然后移动该界面到电脑屏幕上。
如图,导入的xls文件中,属性表中是空白,这个该如何解释?
查找地理点并高亮显示
如图,在Arcgis左侧“内容列表”中,右键单击矢量图,然后选择“打开属性表”。这个时候,会出现Excel表格信息。
在该表格信息中,单击左上角的符号,选择“查找和替换”
查找之后,选中该条历史地理信息,点击最左侧的三角符号。
然后右键单击,选中列表目录中出现的“闪烁”
这个时候,该点就会在地图上高亮显示出来。
识别矢量图中的信息
信息集成在属性表中,可以用识别“i”符号,选中后点击。因为有多个图层,这个时候,可以在“识别”界面中,选择要素所在的图层,然后可以识别。
按照时间筛选信息并高亮
在Arcgis左侧“内容列表”中,右键单击矢量图,然后选择“打开属性表”。这个时候,会出现Excel表格信息。然后,选择如下符号。
点击“按属性选择”
点击出现的逻辑符号,输入筛选信息,如下:
然后点击“应用”,这个时候,就将符合标准(960年—1273年的行政区划)的点高亮显示出来。
编辑属性表
编辑属性表,仍然需要工具条中的“编辑器”。
在表中,如图所示,“添加字段”呈现灰色,无法操作。
这个时候,选择工具条“编辑器”,点击“停止编辑”
这个时候,“添加字段”呈现黑色,可以进行操作。
在“添加字段”界面中,输入名称,类型,长度属性,点击“确定”。就在属性表中添加了字段。
然后,鼠标移动到表格位置,可以调整长短,便利视图。
接着,选择工具条“编辑器”,点击“开始编辑”,就能在属性表中进行操作。
添加字段,可以设置字段属性。如下所示。
设置小数点后的位数,以使得输入更加精确。
注意,双精度、浮点型,在小数点左侧只能保存一位。所以可以将其设置为字段模式。
标注要素
对于临时地名、人名等等,可以采用文本标注要素。这样比较灵活且节约时间。
右键点击图层,然后勾选“标注要素”,那么,该点所代表的信息就会出现。
可以在图层属性中,设置“标注”需要的形式。
可以具体的标注字号大小、颜色,等等。之后点击“确定”,在Arcgis平台上就会出现如下效果。
要素部分出现
注意,在xls文件导入的地理坐标点中,有的点显示了标注名称,有的点没有显示标注名称。这是什么原因?
但是,如果缩小该比例尺,放大地形来看:
xls文件中的地名数据也就全部出现。
调整不同比例尺,一些图层的标注也开始显示。
原因在于设置了“比例尺范围显示”
属性表中添加汉语字段并显示
如图,编辑属性表,添加相关信息“海河”。然后选择“标注要素”显示。名称就会出现在所绘图形中。
工具栏目中的标注
在菜单栏中的“自定义”中,选择“标注”,在出现的工具条中,选择“标注管理器”,可以对各个标注进行统一管理。
新建注记组
可以通过“绘制”,“新建注记组”,在注记组界面中,选择“关联图层”。这样,当图层取消勾选不显示的时候,注记文本也不会显示。
如图所示,设置相关的信息。
如果不需要该注记组中的注记了,可以选中后直接删除。
选中后,点击键盘上的Delete键,或者鼠标右键点击界面,在出现的选项中点击“删除”,即可完成删除。
插入横排文本注记
选择工具栏目中的符号“A”选项,然后再“属性”界面中选择“更改符号”,这个时候可以调整输入字符的颜色和大小。
横排注记,也可以勾选属性表中的标注,显示的时候,默认是横排。
如图所示,通过插入文本,可以临时标注某一个地名,便于分析问题。这样,就不用新建点的矢量图和属性表然后备注了。对于临时标注地名,可以采取如下形式。
插入竖排文本注记
需要把文本旋转90度角,然后在“更改符号”的时候,勾选“CJK”字符方向。
即可完成
在个人数据库中统一放注记
也可以在“目录”界面中,鼠标右键单击文件夹,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新建”,然后选中并点击"个人数据库”。
在mdb文件中,可以专门存放注记。
鼠标右键,单击新建立的mdb文件,然后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新建”,然后点击“要素类”
在出现的界面中,点击下拉选项,选择“注记要素”,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择坐标系后,点击下一步。
容差不用改变,为默认设置,点击”下一步“
选择参考比例。
然后,可以更改名称。
确定相关参数设置。
点击完成。然后,可以编辑该图层。
注意:”注记构造“界面是可以调整打下的。在该界面中,输入文字,就可以实现注记。
方向
在布局视图中,选择插入“指北针”,进行操作。
即可插入方向。
图例
图例属性
在布局视图中,选择插入图例,在“图例属性”界面进行操作。
内容列表中勾选的,可以进入图例。没有勾选的,不会进入图例。
如图所示:
即可完成。
移动图例
选择箭头符号,即可移动图例位置。
图例的符号
可以自己制作图例符号,也可以灵活运用Arcgis已有的符号进行绘制。比如,要想获得山脉的效果,可以选择“虚线”,然后调整颜色和宽度。
调整为合适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然后点击确定,就能获得山脉的形状效果。
制作图例
在Arcgis中,可以制作图例。点击菜单栏中的“自定义”窗口,然后点击“自定义模式”,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命令”,输入“新建图例图面形状”,即可找到该工具。
然后 将该“新建图例图面形状”拖动到上面的工具栏中的任意位置,以便于操作。
根据要素创建新的图例图面形状
单击选择要素工具
选择一或多个线要素或面要素,这些要素的轮廓将成为图例图面的形状。
单击“新建图例图面形状按钮。”
单击要素轮廓按钮。
但是,这个选项是灰色的选项,未能选择。
单击图层下拉箭头,然后单击包含所选要素的图层。
单击要素下拉箭头,然后单击选择。
单击创建面。
这将更新预览。
以上操作未能成功。这时候,也可以采用符号选择器。
如下所示,双击图层中文字下方的符号,就会出现“符号选择器”。
然后,点击“编辑符号”,在出现的“符号属性编辑器”中,选择“类型”中的“标记线状符号”,并点击“符号”
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符号选择器”。
如果在“符号选择器”中,点击的是默认的第一个“圆形1”,“编辑符号”,就会出现“符号属性编辑器”中的“简单标记”和“掩膜”。
如果在“符号选择器”中,点击的是自己宣的其它形式,比如“菱形2”,点击“编辑符号”,就会出现不同的字母符号。
如图,点击“编辑符号”,就会在“符号属性编辑器”上,三角下拉选项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类型,下拉选项中可以选择不同字体的符号
这时候,选择一些字符,如下所示:
寻找到合适的符号,然后可以调整“大小”、“角度”、“偏移”,进行拼合,构成自己需要的符号。
不同符号元素,可以进行增删。
点击确定,即可构造新符号完成,将新符号可以另存,以便下次调用。
这个时候,还要调整“间隔”,才能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效果如下图所示:
即可完成。
比例尺
比例尺放大缩小
鼠标滑轮向前滑动,比例尺缩小,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地图。
鼠标滑轮向后滑动,比例尺放大,更围观的角度去看地图。
放大缩小比例尺的时候,可以设置为,当缩小超过1:1,000,000的时候,地图上不显示标注。这样,地图的视觉效果会更好。否则,一块世界地图,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字,会非常不便于阅读。
设置比例尺范围显示
比如可以将卫星图(Tidanditu Satellite)和地形图(Tianditu Terrian)叠加,以便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可以选择将上面的(Terrian)图层放大到一定范围(比例尺放大)时候,选择不显示。而显示最底层的卫星图(Satellite)
透明度调整为40%左右,视觉效果会比较好。
插入比例尺
如果是“数据视图”,操作编辑数据,无法添加比例尺。但是在“布局视图”,可以添加比例尺。
选择“菜单栏”中的“视图”,然后可以选择“布局视图”。
这个时候,在要打印出的地图上,可以点击“插入”,选择“比例尺”。
插入比例文本
选择插入“比例文本”而非“比例尺”,会更加简洁。如下图所示。
经纬网格
选择布局视图
点击菜单中的“视图”,选择“布局视图”,而非“数据视图”。然后,选择“视图”中的数据框属性。
然后,选择“创建格网”。
选择“经纬网”
接着,调整相关参数。
点击“确定”。然后,点击“下一页”。
即可完成。
数据框属性
在“数据框属性”界面中,选择“格网”,然后在其中点击“样式”,进一步调整。效果如下所示:
如果对经纬网不满意,还可以移除。按照需要进行调整。
点的经纬坐标
在Arcgis中想要知道一个点的经纬坐标,如下图所示:
在“识别”界面中,选择下拉三角选项,即可选择要呈现的形势,比如经纬度、千米、十进度制等等。
通过GPS界面的下拉三角符号,选择“清除目标”,即可清除黑色方块。
即可完成。
时间
CHIGIS的历史地名数据中,记载了该行政区划存在的起止时间。
利用起止时间信息,可以过滤不同时段的点
时间滑块
如图所示,可以设置一个时间区域,比如北宋时期(960—1127),将在者一段时期的行政区划点过滤掉,留下北宋的行政区划,然后专门研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时间属性”中,有两种,一种是有开始时间字段;一种是开始时间字段和结束时间字段都有。
如图,右键点击图层,然后选择“图层属性”,在“时间”模块中,可以看到,如果依据Begin Year的标准,共有1376个样本,图层时间范围是公元前663年到公元2011年。
设置好图层信息后,就可以点击工具栏中的“时间滑块”,通过点击左右箭头,即可按照时间进行移动。
在时间滑块界面中,还可以调整时间的显示、时间的范围等。
在时间滑块中,还可以通过右侧的“+ -”来调整播放的速度,也可以导出动画生成视频。
充分利用,可以获得动态展示的效果。
表筛选(按照时间)
在ArcTool box中,筛选信息。
选择输入的表和输出的表。会依据输入的表格信息,生成新的筛选过后的表格。
点击确定后,就会生成表格。
按照输入表格中的信息,将表达式字段设置为“BEGIN_YR<960”,即唐代之前(960年之前)的设置的城市。这时就会出现按照时间筛选过后的点。
如图所示。右键选中图层后,选择标注要素,就可以将城市名称标注在地图上。
图层
Arcgis中的图层,和Adobe PS的图层操作几乎一致,二者可以互相参考。
复制图层
如图所示,将某一图层鼠标右键单击选择“复制图层”后,可以粘贴进入另一个图层组,也是鼠标右键单击,选择“粘贴图层”。
不过需要注意,复制粘贴后的这两个图层是联系的,一个改动信息后,另一个也会跟着改动。
设置图层透明度
对于导入的地图,可以设置透明度。 右键单击图层,选择“属性”
选择“高级选项”,然后可以调整透明度。
将不同透明度的图层叠加,可以按照需求形成相应的历史地理图。
对于矢量图,也可以设置其透明度形式。右键点击该矢量图层,然后选择“属性”
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显示”,然后调整透明度。
即可完成。
旧地图的地理信息配准
地理配准选点
“地理配准”,多个旧地图重叠。
平面内,2点1线,3点1面。建议你选择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 。
选择“添加数据”,将底图导入到Arcgis中。
通过点击工具栏中的地球符号,找到这张图的定位。
然后,在菜单“自定义”中,选择“地理配准”
选择“地理配准”中的符号,然后选择PNG地图上的一点,鼠标左键点击,然后单击鼠标右键,输入经纬度。
根据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在平面内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用三点,确定了平面。将PNG或JPG地图恰到好处地照应到了Arcgis中的卫星图中。
即可完成。
也可以进一步调整该栅格地图,如透明度等,以便更好地研究或者制图。
地理配准工具链接
可以通过地理配准的工具栏中的工具,批量处理信息数据。如下图所示:
打开地理配准工具条中的“链接”,可以批量处理信息。
打开地理配准工具条中的放大图像符号,可以直接在图像上选点配准。
地理配准选点
理论上来说,三点确定一个面。但是,为了使得配准更加精确,就需要使用多个点。
如图所示,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唐朝疆域图配准到Arcgis中,这时候,在一个屏幕上对准原图核实经纬度信息,在另外一个屏幕上专门选点进行配准,这样效率会更高一些。这时候,选择所有的经纬线交差点进行配准,更加精确,准确度也得到提升。
地理配准后进行校正
一般来说,我们关闭自动校正。如上图所示,电脑自动校正,会认为原地图也是同一个坐标系,就不会对原图进行变形。
选择单击工具中的“地理配准”,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变换”,然后点击“校正”。
这个时候,就会对原来的地图进行变形,使得原图和arcgis系统处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即在WGS 1984坐标系中,《中国历史地图集》当作如此显示。
保存配准信息
对于辛辛苦苦配准选择的点,可以将它们保存下来,以备之后所需。
点击“保存”,即可将数据信息存储为txt文本形式。
寻找古代地名
Arcgis有一个很快捷的方式,能够迅速找到新旧地名位置。
①通过“地理配准”,多个旧地图重叠。
只要第一步“地理配准”合适,经纬度几乎完全吻合。其实近代的旧地图非常精确。平面内,2点1线,3点1面。建议你选择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 。
②通过“转到XY”,输入经纬,arcgis可以快速定位,可以高亮显示,也可直接标点。
③鼠标点击,右下角显示经纬。
通过这个方法,百度Api经纬拾取地图和旧地图对应很快速。之前是人工用眼睛找,现在只需要输入XY经纬度,就可以确定范围后对比。
编辑地图元素
工具条
在菜单栏的“自定义”中,鼠标左键点击,选择“工具条”,这个时候会出现各种工具选项,勾选后,该工具选项就会在界面上出现。
可以移动工具条,以便符合自己的操作习惯。
确认地理点的信息
对与矢量文件,选中工具栏中的“i” 符号(information),点击某一点,就会出现该点信息。
实际上,该点代表了一个县,该县的信息汇聚在矢量图shp文件中的表格里,所以可以通过鼠标选中该点,来查看这个表格中该点的信息。
创建点线面矢量图层
在开始编辑前,需要创建图层(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
如图所示,在“目录”中自己建立的文件夹(mypainting文件夹)中,右键单击该文件夹,然后选择“新建(N)”,然后可以选择“新建”后面的Shapefile。
然后在出现的界面中,可以选择创建的要素类型。包括点、线 、面等。可以修改名称。
接着,点击该界面中的“编辑”,选择相关的地理坐标,如WGS_1984墨卡托投影,点击确定。这个时候,该矢量图采用的坐标系就能够确定。之后导入到其它地理系统时候,因为坐标系确定,就会准确定位。
点击确定,新建矢量图层完成。
也可以在Arc目录中,鼠标左键双击shp矢量图,然后会出现“shapefile属性”,在属性中,补充坐标系、字段等 信息。
编辑绘制地图点线面
建立完图层后,在该图层上绘制。
选择工具条中的“编辑器”
点击“编辑器(R)▼”中的▼符号,然后选择“开始编辑(T)”。
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继续”,
选择“编辑器”条列中的“创建要素”,选择该图层,然后选中“构造工具”的选项,进行绘制。
如图所示,按照此方法,绘制了从天津到渤海的一条河流。
调整绘制图的粗细大小颜色
对于所绘制图,可以鼠标左键双击后,在“图层属性”界面中选择“符号系统”,然后在符号中,选择不同的形式和颜色。
如此,较为方便。
在实践中优化所绘要素图
在实践中,可以进一步优化所绘图。
鼠标左键双击所绘图,出现工具条“编辑折点”,可以对折点进行如下操作:添加,删除,延长等。
具体如下所示,可以编辑折点。鼠标点击该点,即可完成。
比如,在此处,可以选中端点,延长拉伸。
而使用下面这个符号工具,可以将一条线截为两段。
还可以选择,在编辑器工具条“▼”下拉符号中,同时选中两个线段,将其合并。
平板电脑绘图
在菜单“自定义”中,选择“工具条”,勾选“平板电脑绘图”,就可以比较方便地绘制线条。
就可以进行绘制。绘制完毕后的线条,可以调整为不同的颜色。如下图所示:
绘制地图
利用DEM生成等高线图
参考csdn博文如下:
充分利用DEM数据,生成便于研究的等高线图。
三维场景展示
在Arcgis中,可以通过Arcglobe进行三维展示。也可以通过ArcScene进行场景化展示。如下图所示。
即三维(3 Dimetion)视觉效果。
在菜单中的“自定义”中选择打开3D Analyst,然后点击“ArcGlobe”,这个时候就会生成一个新的文件,保存这个.3dd文件即可。
图层立体操作和平面操作一致,都是把矢量图导入到图层中,即可展现。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