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一种对象行为型模式,用于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通知所有依赖它的对象。该模式通过抽象主题和观察者接口,降低了耦合度,并实现了一套触发机制。然而,也可能存在循环引用和大量通知导致的效率问题。文中给出了具体实现的代码示例,包括抽象观察者、具体观察者、抽象主题和具体主题的角色。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定义与介绍

指多个对象间存在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这种模式有时又称作发布-订阅模式、模型-视图模式,它是对象行为型模式。

优点:

  1. 降低了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两者之间是抽象耦合关系。符合依赖倒置原则。
  2. 目标与观察者之间建立了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1. 目标与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并没有完全解除,而且有可能出现循环引用。
  2. 当观察者对象很多时,通知的发布会花费很多时间,影响程序的效率。

策略模式的实现

  1.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也叫抽象目标类,它提供了一个用于保存观察者对象的聚集类和增加、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方法,以及通知所有观察者的抽象方法。
  2. 具体主题(Concrete Subject)角色:也叫具体目标类,它实现抽象目标中的通知方法,当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对象。
  3.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它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它包含了一个更新自己的抽象方法,当接到具体主题的更改通知时被调用。
  4. 具体观察者(Concrete Observer)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中定义的抽象方法,以便在得到目标的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
 * 抽象观察者
 */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 观察者响应行为
    void response();
}
/**
 * 具体观察者A
 */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A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A,做出响应!!!");
    }
}
/**
 * 具体观察者B
 */
public class ConcreteObserverB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 {
        System.out.println("观察者B,做出响应!!!");
    }
}
/**
 * 抽象主题:被观察者抽象接口
 */
public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 观察者对象集合 */
    public ArrayList<Observer> observerList = new ArrayList<>();

    /**
     * 添加观察者方法
     */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List.add(observer);
    }

    /**
     * 通知观察者抽象方法
     */
    public abstract void notifyObserver();
}
/**
 * 具体主题:被观察者具体实现
 */
public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 {
        System.out.println("被观察者做出动作!!!");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List) {
            observer.response();
        }
    }
}
// 代码执行:
被观察者做出动作!!!
观察者A,做出响应!!!
观察者B,做出响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