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总结(一)双目视觉系统标定

本文概述了刘继宗论文中关于双目视觉原理、相机成像模型与坐标系建立、双目相机标定(张正友方法)、以及手眼标定过程,着重于机械臂定位抓取中的关键步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说明:我的方向是跟基于视觉伺服的机械臂抓取有关,最近在看大论文,(浅浅地吐槽一句,近几年的sci为什么没有被收录,搜一个doi未收录,再搜一个又未收录),由于大论文的篇幅较长,所以我想以记录的方式记录每一小节。

论文出处:基于视觉引导的机械臂定位抓取研究与实现-刘继宗(知网可搜)

目录

1.双目视觉原理

2.相机成像模型以及坐标系的建立

3.双目相机标定

4.手眼标定

注:本文是对在看论文第三章的总结,图片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

1.双目视觉原理

物体在双眼视网膜上投影位置的差值被称为双目视差,双目视差经过大脑的 处理,可获得物体的立体信息。

2.相机成像模型以及坐标系的建立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针孔成像模型中定义世界坐标系、相机坐标系、像素坐标系和图像物理坐标系。

 

文章当中涉及到了复杂的计算我的简要总结如下:

1.首先基于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到一组公式;

2.然后求解相机的内参模型;

3.最后求解相机的外参模型

4.最终得到相机成像的模型。

( 视觉系统的参数标定包含双目相机标定和手眼标定。前者是为了得到图像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后者是为获得相机坐标系与机械臂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3.双目相机标定

张正友标定法:

(1)首先求解单应矩阵,单应矩阵是相机内参矩阵与相机外参矩阵的混合矩阵;

(2)将混合矩阵分离成为相机内参矩阵和相机外参矩阵,首先求解相机内参矩阵;

(3)然后求解相机外参矩阵。

4.手眼标定

手眼系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eye in hand(眼在手心)另外一种是eye to hand(眼在手外)。

手眼标定的原理图如下:

假设物体上固连的坐标系Cobj ,在手眼标定的过程中标定板 在此坐标系下的坐标为 Pobj ,机械臂运动前后的相机坐标系分别为Cc1和Cc2,标定板在Cc1和Cc2这两个坐标系下的坐标分别为Pc1和Pc2,机械臂运动前后末端坐标系分别为Ce1和Ce1标定板在Ce1和Ce2这两个坐标系下的坐标分别为Pe1和Pe2。在机械臂运动前相机坐标系和标定板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为A ,在机械臂运动后相机坐标系和标定板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为B,机械臂运动前后机械臂末端坐标系的相对位置关系为D,X用来描述手眼关系。

公式的简要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会得到六组关系,通过公式代换以及公式改写得到齐次表达式,然后把齐次表达式展开,旋转矩阵可以改写为通用旋转变换的形式,即R(k,q ),表示绕着k轴旋转 q ,然后对旋转矩阵进行了改写,之后又进行了角度的约束,最后得到手眼关系的表达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