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二-mutisim仿真实验——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

一、实验步骤

元器件的调用与参数设置

调用电阻Rg_1=400kΩ,Rg_2=200kΩ,  Rd=2kΩ,  Rs=0.5kΩ,  RL=2kΩ

电容C1=C2=C3=100μF

直流电压源Vd=12V

交流信号源Vs,其中Vpp=1mV,f=1kHz,AC=1mV,电流偏置为零

接地符,以及2N7000三极管

组成以下电路

 

分析类型的设置

1.直流工作点分析:DC

数据如下:

2.瞬态分析:

参数设置如下

3.AC仿真:

 4.输入输出电阻

使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DC设置成AC

输入:

 输出:

 2.实验原理分析

直流工作点:

 电压增益:

输入电阻:Ri=Rg1//Rg2  输出电阻:Ro近似等于Rd

由式子可知

VGQ=4.00V

VGSQ=2.612V

IDQ=0.0188A

Av=-61.44

Ri=133.333kΩ

Ro=2kΩ

3.实验结果及分析

1.MOS管直流工作点

工作在饱和区,且与上述理论计算相同

2.Vout节点的时域输出响应  AC仿真

 

根据电容分析上下限截止频率

幅值26.45     26.45*0.707=18.7

fl=45.1Hz, fH=3.2MHz

 3)瞬态仿真

 

Vout=26.9664m, V(1)=-993.9610μ

Av=-27.13

输入电阻I=5.41nA U=0.707mV R=130.68kΩ

输出电阻Uo2=0.037V Uo1=0.019V R=1.89kΩà与理论值相符

实验二

1. 实验步骤

元器件的调用与参数设置

R1=R2=100kΩ

C1=56.2pF,C2=113pF

运放调用OPAMP_3T_VIRTUAL

信号源参数:

 电路如图

 

分析类型的设置

瞬态分析:信号源频率为1K,10K,20K,30K,40KHz

参数设定如下

2.实验原理分析:

 

电路为低通滤波器

3.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

V1 频率

1KHz

10KHz

20KHz

30KHz

40KHz

峰峰值

2

1.93

1.396

0.786

0.472

波形为:

 

 

 

 

 

当频率增加的时候,电路放大倍数减小,频率较低时,放大倍数较大

符合理论事实。

幅频特性:

 

截止频率为28kHz左右

思考:

转折频率点设置为10KHz,由2)中传递函数知,C1=113pF,C2=226pF,电路图如下

 

实验三

1)    实验步骤

元器件的调用与参数设置

R1=R2=R3=100Ω,R4=200Ω

C1=C2=1.6μF

运放调用OPAMP_3T_VIRTUAL

C1有初始值:

 电路图如下:

分析类型的设置

瞬态分析:

2)      实验原理分析(摘自讲义)

选频网络原理分析

 放大电路原理分析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仿真波形:

Vpp=22V

T=1ms

思考问题

1.产生2KHz正弦波信号,将电阻更改为50Ω

 波形为:

更改R4的值,观察输出信号

10Ω

 100Ω

 500Ω

 1000Ω

 

  • 2
    点赞
  • 1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