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史

质谱法通过电离、离子化样品,利用质荷比(m/z)确定分子量和结构。质谱仪包含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等组件。随着技术发展,质谱的应用已从有机小分子扩展到大分子。1912年J.J.Thomson首次研制出质谱仪,后续不断有新类型如飞行时间、四极杆和离子阱等质谱分析器问世。如今,迪信泰检测平台提供液质联用和气质联用等服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质谱法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样品经电离,离子化合物被激发,分子离子断裂成各种碎片离子,每个碎片都有各自的质荷比(m/z),它们分别聚焦在不同的点上,形成质谱图,从而确定物质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质谱仪的原理图(图片来源:迪信泰检测平台

 

质谱仪主要由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等部分组成。

 

真空系统:离子源的真空度要保持在10-3~10-5Pa,质量分析器的真空度要保持10-6Pa。

 

进样系统:可以分为直接进样和色谱进样。单组分、高沸点的液体样品可以采用直接进样。色谱进样一般是液质联用或气质联用等仪器,适用于分析多组分。

 

离子源:目前常用的离子源有电子电离源、场电离源、快原子轰击源、激光解吸源、电喷雾电离源、大气压化学电离源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