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重点内容梳理

目录

0、高频电子线路:前期基本知识

一、绪论

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三、高频功率放大器

四、正弦波振荡器

五、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六、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七、变频电路


0、高频电子线路:前期基本知识

        学习《高频电子线路》之前,建议先具备《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等基础(其实有个大概印象,知道有这玩意存在即可)。高频电子路线更多是用“路”的方法分析高频状态下的通信电路。其中的通信功能电路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系统等不同的实现过程。高频电子线路是由线性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和非线性器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组成,其中非线性是高频电子线路的核心。

        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了解一些公式关系

角频率

谐振振荡频率

角频率与线性频率的关系,其中\omega\Omega并无本质区别

品质因数

 复数计算:(模、相位)

,该复数取模(根据欧拉公式),得出

,单独计算cos和sin部分,得出a+jb形式

按照得出模值

复数形式

则该复数取模:

相位

分贝:

dB是一个比值的对数表示

分贝表示能量的增益、振幅

常常在高频电子中,回波损耗、插入损耗、发射功率、交调、天线增益的多少,当中用到dB

:电流、电压

:功率

例如求解

(用40dB/20作为指数,log底下的10作为自然数)

弧度\Leftrightarrow角度

角度° = 弧度rad  \times \frac{180}{\pi }

弧度rad = 角度° \times \frac{\pi}{180 }

每分钟转速\Leftrightarrow每秒弧度

每秒弧度rad/s = 每分钟转速rpm \times \frac{2\pi }{60}   或者  每分钟转速rpm \times \frac{\pi }{30}

每分钟转速rpm = 每秒弧度rad/s \times \frac{60 }{2\pi}

一般给出增益值dB时,如K=20dB,那么根据分贝计算方式,该功率为

单位的大小关系:以电容单位“F”为例(实际电路中都可以套用)

F > mF > uF > nF > pF         从后往前记“皮纳微毫”

1F = 10^{-3}mF = 10^{-6 }uF = 10^{-9}nF = 10^{-12}pF

距离的大小关系:

1m米 = 10dm分米 = 100cm厘米 = 1\times 10^{3}或1000mm毫米  =  10\times 10^{6}um微米 = 10\times 10^{9}nm纳米

时间的大小关系:

1s秒 = 1000毫秒 = 1\times 10^{6}us微妙 = 1\times 10^{9}ns纳秒 = 1\times 10^{12}ps皮秒

1h小时 = 60min分钟 = 3600s秒

BJT三极管:

一些代名词:

频率调制FM(Frequency Modulation)改变瞬时频率携带信息

幅度调制AM(Amplitude Modulation)改变振幅携带信息

相位调制PM(Phase Modelation)改变瞬时相位携带信息

一、绪论

        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首先什么是通信系统?  能完成信息传输任务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方框图:

        2、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所用信道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2)按通信方式可分为: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

(3)按传输的基带信号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3、无线信道及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的波段、传播方式、用途

其中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f\lambda  (其中c为光速,f为无线电波频率,λ为无线电波波长)

“高频”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主流认为高频是频率范围从30kHz300GHz之间

        4、电波在无线信道中传播的主要方式可分为三种

(1)地波(绕射)传播

(2)天波(反射和折射)传播

(3)直线(视距)传播

1、绕射传播(地波):电波沿着地球弯曲表面传播

2、折射和反射传播(天波):利用电离层的折射和反射来实现传播

3、直线传播(空间波):电波从发射天线发出,沿直线传播到接收天线

其中卫星通信也是直线传播的一种

        5、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无线电发送:以自由空间为传输信道,把需要传送的信息(声音、文字或图象)变换成无线电波传送到远方的接收点。通常把需要发送的信息(载波)加载到高频振荡中,使其随需传送的信息成线性关系变化,这个过程叫“调制”

        调制方式分为 “模拟调制”、“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振幅调制(AM)、 频率调制(FM)  、相位调制(PM)

数字调制:振幅键控(ASK) 、频率键控(FSK)、 相位键控(PSK)

无线电发送设备的组成(以AM调幅的收音机广播为例):

        6、无线电接收设备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无线电接收:过程正好和发送过程相反,它的基本任务是将通过天空传来的电磁波接收下来,并从中取出需要接收的信息信号,通过“解调”从已调波中恢复出原基带信号

        解调的方式分为检波”、“鉴频”、“鉴相”

二、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实现对微弱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放大

(1)高频 是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在几百kHz~几百MHz,必须考虑放大器件的极间电容

(2)小信号 指的是放大器输入信号小,放大器件是在线性范围内工作(二端口网络)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分类

1、按所放大信号的频谱宽窄分为宽带放大器、窄带放大器

 2、按所用负载的性质可分为 谐振放大器、非谐振放大器

        3、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电压增益(Au)等于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比

(2)功率增益(AP)等于放大器输出给负载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3)通频带

(4)矩形系数

(5)噪声系数:放大器的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

        4、高频电路的基础知识

(1)滤波器的功能:根据某一特定的性能要求实现对信号的频谱进行处理的电路

(2)滤波器的分类:

按频率特性分: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按所用器件分:无源、有源滤波器

按处理的信号形式:数字滤波器(FIR滤波器)、模拟滤波器

(3)高频电子线路中常用的选频网络有:振荡电路(由LC 组成)、LC集中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

(4)阻抗Z = 电阻 R + 阻纳 jX      导纳Y = 电导 g + 电纳 jB

(5)LC串并联谐振回路的作用    LC谐振回路有并联回路串联回路两种

一个实际电感可用串联电路等效

一个实际电感可用并联等效,当Q_{0}\gg 1时,

        当时,回路谐振,此时 

为回路的谐振角频率。令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

        5、LC串联谐振回路

(1)谐振频率

(2阻抗特性时,呈容性。电流超前电压,\varphi _{i} > 0

                  时,纯电阻。

                 时,呈感性。电流滞后电压,\varphi _{i} < 0

(3)电压特性:谐振时电感线圈和电容两端的电压模值相等(方向相反)

                          且等于外加电压的Q_{L}倍。即

(4)品质因数:Q_{L}=\frac{p}{r},其中为特性阻抗 ,

        6、LC并联谐振回路

回路总导纳:

阻抗性质随频率变化的规律:

 1)谐振频率

(2阻抗特性时,呈感性。

                  时,纯电阻。

                 时,呈容性。

(3)电压特性:谐振时回路的输出电压最大

(4)电流特性谐振时流过电感线圈和电容的电流模值相等(方向相反)且等于外加电流源的Q_{L}倍。即

(5)品质因数:,其中为特性阻抗 ,

(6)阻抗特性和相频特性:

由阻抗特性图可知,Q越大谐振频率曲线愈尖锐,选择性越好!

       7、双电容分压式耦合联接与阻抗变换

       8、接入系数与阻抗变换关系

(1)接入系数p的定义:

(2)变比关系的通式:(利用以上的变比关系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变换)

        9、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

根据二端口网络理论,得到Y参数系的方程:

晶体管Y参数说明:

        10、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电路形式

Ø首先为了单独研究晶体管,将外围电阻短路,电容开路(高频状态下电容“通交隔直”),VCC与接地相连,设T1、T2是同型号晶体管,在工作频率时品质因数为Q0,谐振电导y_{ie}=g_{ie}+jwC_{ie},y_{oe}=g_{oe}+jwC_{oe}算出接入系数P1=\frac{N12}{N13}P2=\frac{N45}{N13}多级放大器之间相互影响,为简化分析,令 y_{re}=0 ,则放大器的简化等效电路 :

(2)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任意频率的电压增益

谐振时的电压增益

(其中总电容总电导,品质因数

(3)放大器的通频带

根据通频带的定义,时,对应的2\Delta f为放大器的通频带.用2\Delta f_{0.7}或 B表示

(4)放大器的矩形系数

根据矩形系数的定义 ,或(矩形系数是不变的常量!)

因此就有

        11、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多级单调谐谐振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放大器有M级,各级电压增益分别为,则总电压增益  是各级电压增益的乘积

则有多级单调谐谐振放大器的谐振曲线 ,可见m越大曲线越尖锐

m级相同放大器级联时,根据定义得通频:

可得矩形系数:

因此级数越多,总通频带、矩形系数越小,选择性越好!

        12、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稳定性

(1)引起放大器不稳定的原因:由于y_{re}\neq 0有可能构成反馈作用给到输入端,引起放大器产生自激振荡

(2)提高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措施:由于y_{re}的反馈作用,晶体管是一个双向器件。使y_{re}的反馈作用清除的过程称为单向化。

单向化的方法:中合法(加导纳)、失配法(降低放大器电压增益)

例题:

三、高频功率放大器

        1、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能

(1)功能:用小功率的高频输入信号去控制高频功率放大器将直流电源供给的能量转换为大功率的高频能量输出

(2)分类:

按工作频率分:窄带功率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宽带功率放大器——非谐振

按放大器的工作类型分甲、乙、甲乙、丙、丁、戊类放大。

三种不同静态工作点情况时晶体管传输特性分析。其中QAQBQC分别是甲类(Q=360°)、乙类(Q=180°)、丙类(Q<180°)工作时的静态工作点。(“Q”指电流在一个周期流通的相角/全通角Q=2Q_{c}两个通角)

       ※ 为什么说丙类功率放大器转换效率高?

因为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通过基极负偏置,使Ic变为尖顶余弦脉冲,大部分时间晶体管截止,从而降低集电极损耗功率,来提高转换效率(效率80%-90%)。

        2、高频功率放电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功率:放大器的负载得到的功率。

(2)效率高频输出功率与直流电源提供功率的比值。即能量转换的效率(C类,丙类)

(3)功率增益高频输出功率和信号输入功率的比值。

(4)谐波抑制度是对非线性高频功率放大器而提出的,也就是谐波分量相对于基波分量越小越好

        3、丙类(C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无论中间级还是输出级电路都可以等效为并联谐振回路:输入回路、非线性器件和带通滤波器。

为了提高效率,放大器常工作于丙类状态,流过晶体管的电流为失真的脉冲波形

工作原理

        4、丙类(C类)功率放大器的折线分析法

丙类功放工作在大信号和非线性工作状态,通常采用静态特性曲线经过理想化成为折线来近似分析

👆晶体管正向传输特性曲线的理想化

👈理想化的输出特性曲线

 (1)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丙类)的表示式

已知VbbUbzUbm可确定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半通角θc,有时也称θc为通角。通常用θc=180°表示甲类放大;θc=90°表示乙类放大;θc<90°表示丙类放大

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表示式:

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系数:

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_{= }=V_{cc}I_{co}

高频输出功率:

晶体管集电极损耗功率:

集电极效率:

因此,  \xi =1 的条件下

        5、谐振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欠压状态:管子导通时瞬时工作点均处于放大区——动态特性A1B1-B1C1在输入信号一周内,A点没有进入晶体管的饱和区,这种工作状态称为欠压工作状态。对应的集电极电流为尖顶脉冲

临界状态:管子导通时瞬时工作点已达到临界饱和线——动态特性A2B2-B2C2A点正好在晶体管的临界饱和线上,这种工作状态称为临界工作状态。对应的集电极电流为尖顶脉冲

过压状态:管子导通时瞬时工作点将进入饱和区——动态特性MA3-A3B3-B3C3在输入信号一周内,A点已进入晶体管的饱和区,这种工作状态称为过压工作状态。对应的集电极电流为凹顶脉冲

        (1)负载特性的分析

 在Vcc、 Vbb 、gc 、Ubz 、Ubm一定的条件下,改变谐振回路的谐振电阻Rp

工作状态随Rp的变化关系,

随着Rp的增大,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临界过压

Ø 欠压工作状态 :输出功率Po 和集电极效率 η c 都较低,而且输出信号电压振幅Ucm Rp 变化,因此,除了特殊场合以外,很少采用这种工作状态。
Ø 过压工作状态 :在弱过压区,η c达最大,Po下降不多,当Rp变化时,输出信号电压振幅 Ucm 变化较小,多用于需要维持输出电压比较平稳的场合,如发射机的中间放大级。
Ø 临界工作状态 :输出功率Po最大,且集电极效率η c也高,常用于发射机的功率输出级(末级),以便获得最大输出功率。

(*当 Rp=0,即负载短路时,集电极损耗功率Pc达最大值,有可能使功率晶体管烧坏。因此,在调整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过程中,必须防止负载短路。)

        (2)集电极电源电压Vcc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随着Vcc的增加工作状态由过压→临界→欠压

        (3)改变 Ubm 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随着Ubm的增加工作状态由欠压→临界→过压

        (4)改变Vbb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随着Vbb的增加工作状态由欠压→临界→过压

四、正弦波振荡器

振荡器与放大器的区别:振荡器无需外加激励信号,放大器需要外加激励信号

因此,在没有外加输入信号的条件下,振荡电路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一定振幅的交变振荡信号输出

振荡电路的分类:

正弦波振荡器——反馈型(RC振荡器、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负阻型(100MHz)

非正弦波振荡器

所谓“谐振”,就能量关系而言,是指:回路中储存的能量是不变的,只是在电感与电容之间相互转换;外加电动势只提供回路电阻所消耗的能量,以维持回路的等幅振荡。

        1、反馈型LC振荡原理

(1)LC振荡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套振荡回路、一个能量来源、一个控制设备

反馈型LC振荡器是由调谐放大器正反馈网络构成

        2、振荡的建立与起振条件

自激振荡电路无须输入信号就能起振,起振的信号源来自何处?

1,从无到有:初始信号中,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的某一频率w0的信号应该被保留,成为等幅振荡输出信号

2,从弱到强:一般初始信号很微弱,很容易被干扰信号淹没,不能形成一定幅度的输出信号。因此,起振阶段要求

其中,Ao为当电源接通时的电压增益

起振过程:晶体管电流从零跃变到某一数值,微小的扰动电压经放大→选频→反馈→再放大→再选频→再反馈‥‥ 如此循环,振荡电压就会增长起来建立了振荡

        3、振荡的平衡与平衡条件

平衡过程刚起振时AoF>1,增幅振荡,随着反馈回来的输入振幅的不断增大,谐振放大器进入非线性状态。 非线性状态电压增益A随着振幅增大而降低,直到AF=1,达到平衡

程稳幅的作用当输出信号幅值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使振幅平衡条件从  AF>1 AF=1 

        4、平衡的稳定条件

稳定平衡:是指因某一外因的变化,振荡的原平衡条件遭到破坏,振荡器能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当外因去掉后,电路能自动返回原平衡状态。平衡的稳定条件也包含振幅稳定条件相位稳定条件

振幅平衡的稳定条件(A随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变化为负斜率)

为了保持振荡器相位平衡点稳定,振荡器本身应该具有恢复相位平衡的能力。如果振荡电路产生一个新的相位变化

相位平衡的稳定条件

        4、反馈型LC振荡电路

按反馈耦合元件可以分为:

互感耦合振荡器——通过电感线圈L1 与 L2 的互感M实现反馈。

电容反馈式振荡器——依靠电容产生反馈电压构成的振荡器 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考比兹振荡器。

电感反馈式振荡器——依靠电感产生反馈电压构成的振荡器,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又称哈特莱振荡器。

(1)互感耦合振荡器

如果由LC谐振回路通过互感耦合将输出信号送回输入回路,所形成的是互感耦合振荡器

互感耦合振荡电路“共基调集型”

①放大器为共基调谐放大

②通过L1与 L2 的互感M实现反馈

③正反馈由耦合线圈的同名端决定

判断振荡的方法:判断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满足,通常可以采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是否是正反馈(满足正反馈则要求e端和c端极性相同

互感耦合振荡电路“共射调基型”

“共射”电路输入阻抗较低,晶体管与回路采用部分接入

互感耦合振荡电路“共基调射型”

互感耦合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互感耦合振荡电路的特点:

优点互感耦合振荡电路在调整反馈(改变M)时,基本不影响振荡频率。

缺点: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LC回路,而是与晶体管参数、电路的工作状态以及负载有关。所以,互感耦合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较差,且由于互感耦合元件分布电容的存在,工作频率不易过高,应用于中短波段。

(2)电容反馈振荡电路

晶体管的三个极(c.e.b)分别连接于回路电容的三端,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考比兹振荡器

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

 Uf与Ube同向,Ube与Ueb反向

因此Uf与Ueb反向,Uf与Ui同向,为此构成相位平衡条件!

振荡要建立必须满足AoF>1

振荡频率的估算:,其中

电路的特点:

①调整频率不太方便,变电容影响F,变电感不便

输出波形较好,高次谐波反馈较弱,因为波形接近正弦波。

频率稳定度较好,分布电容和极间电容并联于C1与C2两端,被较大C1与C2 吸收。

适用于较高的工作频率,甚至可只利用器件的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做回路电容

(3)电感反馈振荡电路

它是利用并联谐振回路中的电感分压实现正反馈的。由于晶体管的三个极分别连接于回路电感的三端,称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也称为哈特莱(Hartley)振荡器

交流等效电路:

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

起振条件:

振荡频率的估算:,其中

电路的特点:

容易起振

调整频率方便

振荡波形不够好,高次谐波反馈较强,波形失真较大

不适于很高频率工作分布电容和极间电容并联于L1L2两端,F随频率变化而改变

        5、LC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判断三点式振荡器有没有可能振荡的基本原则

1Xce与Xbe的电抗性质相同  (射同)

2Xcb与Xce、Xbe的电抗性质相反  (基反)

3、对于振荡频率,满足Xce+Xbe+Xcb=0  (电抗总和为0)

        6、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

频率稳定度在数量上通常用频率偏差来表示

频率偏差是指振荡器的实际工作频率和标称频率之间的偏差。它可分为绝对偏差相对偏差

 (1)绝对偏差(绝对频率准确度)

(2)相对偏差相对频率准确度

       

        6、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

(1)一般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Copitts)频率稳定性的分析

回路总电容

对应振荡频率为:或者

当Coe变化ΔCo,Cie变化ΔCi时,总电容的增量:

一般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p1 、p2 不可能同时减小,故频率稳定度不可能做得较高

(2)克拉泼(Clapp)振荡电路

回路总电容为:

 振荡频率为:,但因为C_{\sum }=C_{3},

所以频率估算值:

克拉泼电路是以牺牲环路增益为代价,或者说用对起振条件要求苛刻换取频率稳定度的提高。

(3)西勒(Siler)振荡电路

回路总电容为:

C4由于与L并联,所以C4的大小不影响回路的接入系数

振荡频率为

西勒电路保持了克拉泼电路中晶体管与回路耦合弱的特点,频率稳定度高。

调频时,输出振荡电压幅度基本平稳,可作为变频振荡器 。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调节。

(4)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石英晶体的特点是具有压电效应(既当晶片受某一方向施加的机械力时,就会在晶片的两个面上产生异号电荷,这称为正压电效应;当在这两个面上施加电压时,晶体又发生形变,称为逆压电效应

1,因此石英晶体具有以下特点:

①石英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十分稳定,因此它的等效谐振回路有很高的标准性

②具有极高的Q值,可高达数百万数量级

2,谐振频率:

①串联谐振频率

②并联谐振频率

两个频率之差很小:

2,石英晶体的阻抗特性

总阻抗为

因此石英晶体具有两种使用模式:

时,晶体=段路线

时,晶体=电感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在电路中等效为高Q电感

相位平衡条件:由于Xce容抗,Xbe容抗,Xcb晶体等效为感抗,满足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

的判断准则。电路为正反馈

振荡频率:

总结:

①振荡频率与 f_{q} 和负载电容 C_{L} 有关。

②振荡频率一定 在  f_{q} 与  f_{p} 之间,晶体等效为电感。

③因串、并联频率相差很小,因此振荡器频率稳定度高

④将振荡器按照频率稳定性排序:互感耦合振荡器 < 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克拉泼振荡电路 < 西勒振荡电路 < 密勒振荡电路 < 皮尔斯振荡器

五、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频率调制FM(Frequency Modulation)改变瞬时频率携带信息

                  幅度调制AM(Amplitude Modulation)改变振幅携带信息

                  相位调制PM(Phase Modelation)改变瞬时相位携带信息

数字调制:幅度键控ASK

                  频率键控FSK

                  相位键控PSK

调制,既将低频信号👉高频 ;解调,则是高频信号👉低频

例如使用话筒和喇叭功放的原理如下

因此可知,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电路有:振幅调制、解调、混频、调频、鉴频等电路

        1、调制

调制的描述: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使该参数随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调制的作用:用高频信号做运载工具,实现多路有选择性的远距离通信。

        2、普通调幅波(AM波)的数学表示式、波形及其频谱

(1)定义:用需传送的信息(调制信号)u_{\Omega }(t)去控制高频载波振荡电压的振幅, 使其随调制信号u_{\Omega }(t)线性关系变化。

(2)普通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

载波信号

调制信号

普通调幅波的数学表示式为: 

其中称为调幅指数(调幅度)

图是单音频调制普通调幅波的波形图,

(“已调波信号”的振幅的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一样)

从波形上可以看出:

调幅指数:

当ma≤1时,已调波振幅的包络形状与调制信号一样不失真调幅

ma1时,将产生过量调制如下图所示。包络形状会产生严重失真,必须尽力避免  

包络失真:

(3)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频谱

由数学表达式得

可以看出单音信号调制的调幅波由三个频率分量组成,载波分量w_{c}、上边频分量w_{c}+\Omega、下变频分量w_{c}-\Omega

单频调制的AM波的频带宽度:B=2F

        3、普通调幅波的功率关系

(1)载波功率

(2)每一边频功率

(3)调制一周内的平均总功率

由此表明,普通调幅波的输出功率随着ma的增大而增大;

普通调幅波中载波分量占有的功率较大,而含有信息的上、下边频分量占有的功率较小;

从能量观点看,普通调幅波进行传送,不含信息的载波功率过大,是一种很大的浪费。这是普通调幅波本身固有的。

        4、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DSB)

(1)数学表达式

(2)波形特点:

Ø双边带调幅的振幅,其包络随调制信号变化,但包络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调制信号变化规律。

Ø 双边带信号的载波相位在调制电压零交点突变       

(3)双边带调幅波的频谱:

(4)双边带调幅波的频带宽度 :B=2F

        5、单边带调幅波(SSB)

(1)数学表达式:

(2)频谱:单频调制的单边带调幅波的频谱为w_{c}+\Omegaw_{c}-\Omega

(3)特点:频带只有双边带调幅波的一半,其频带利用率高。全部功率都含有信息,功率有效利用率高

(4)频带宽度 :B=2F

此处总结归纳一下,三种振幅调制信号

        6、振幅调制电路和调幅信号解调电路的基本组成

振幅调制电路的功能:将输入的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通过电路变换成高频调幅信号输出。

调幅信号解调电路的功能:从调幅信号中不失真地解调出原调制信号,通常将完成这种解调作用的电路称为振幅检波器

根据输入调幅信号的不同特点,解调电路可分为包络检波、同步检波

包络检波:指检波器输出电压直接反映输入高频调幅包络变化规律的一种检波方式,适用于普通调幅波的解调

同步检波:主要用于双边带调幅波和单边带调幅波的解调

检波电路的功能:从调幅波中不失真地解调出原调制信号。通常将这种解调称为检波。完成这种解调作用的电路称为振幅检波器,简称检波器。

输入输出波形表示形式

检波电路由输入回路、非线性器件和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

        7、包络检波器

实现包络检波过程的电路为包络检波器。包络检波器根据所用器件不同,可分为二极管包络检波器、三极管包络检波器;根据信号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小信号平方律检波器和大信号检波器。

        8、二极管大信号包络检波器

大信号检波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大信号检波的原理电路,是输入回路、非线性器件和RC低通滤波器组成

输入为等幅波时检波器的工作过程

经过多次反复充放电,直到在一周内电容充电电荷量与放电 电荷量相等,充放电达到动态平衡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输入为普通调幅波时检波器的工作过程

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正好与输入信号的包络相同

大信号检波器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近似用折线表示:

二极管电流

二极管两端电压  :

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其中,I_{0}=a_{0}(\Theta )I_{M}为直流分量,I_{1}=a_{1}(\Theta )I_{M}为基波分量振幅,I_{n}=a_{n}(\Theta )I_{M}n次谐波分量振幅。

\Theta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时,二极管导通

w_{i}t=0时,i_{D}=I_{M},可得

经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电压

因为\Theta为未知数,不可能直接求解,还需变换,上式两边同时除cos\Theta

的条件下,可得

当 , 可展开为

可得

输入调幅波

检波输出:

其中

        

负载RL上的电压:

        9、大信号检波器的技术指标

1、输入等幅波时,

2、输入为普通调幅波时,

Ø二极管大信号检波器的电压传输系数为常数,又称线性检波。
3、等效输入电阻:在二极管导通角\Theta很小的情况下,等效输入电阻
        10、失真

检波器的失真可分频率失真、非线性失真、惰性失真、负峰切割失真。

1、频率失真

检波电容C用于跟踪调幅波包络变化,隔直电容Cc用于去除载波分量对应的直流输出。
不产生频率失真的条件:

2、非线性失真

由检波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非线性所引起的。

如果负载电阻R选得足够大,则检波管非线性特性影响越小,它所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即可以忽略。

3、惰性失真(对角线切割失真)

如果检波电路的时间常数RC太大,当调幅波包络朝较低值变化时,电容上的电荷来不及释放以跟踪其变化,所造成的失真称作惰性失真如果电容两端电压的放电速度小于包络的下降速度,就可能发生惰性失真。

不产生惰性失真的条件:

4、负峰切割失真( 底边切割失真 )

检波器的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不同,且ma过大而引起的。输入电压信号的振幅最小值电压小于UR时二极管截止,将电压波形底部切割。

不产生负峰切割失真的条件:RΩ越大越不容易产生负峰切割失真,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检波器和下级放大器之间插入一级射极跟随器以提高RL

       

         11、同步检波器

主要用于对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和单边带调幅波的检波进行解调。与二极管检波不同的是它必须加一个本地载频信号。要求与原载频同频同相。因此称为同步检波。

同步检波器的组成:乘法器+低通滤波器

同步检波器的特点是必须外加一个频率和相位都与被抑止的载波相同的电压。同步检波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经低通滤波器滤除频率分量,得频率为 的输出电压:

当频率、相位不同步时,检出的低频信号将产生频率失真和相位失真。

例题:

六、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AM调制与FM调制的异同点:

相同点:AM与FM调制都属于频率变换电路(频谱搬移),都必须利用电子器件的非线性产生新的频率分量,将低频信号搬移到高频段

不同点:AM调制是线性频谱搬移,FM是非线性频谱搬移(PM也是非线性)

同步检波和鉴频之间的异同点:

相同点:同样都是将高频信号解调成低频信号

不同点:同步检波是线性解调,鉴频是非线性解调

        1、角度调制电路的功能与分类

1.角度调制:高频振荡的振幅不变,而角度随调制信号按一定关系变化

2.角度调制的分类:角度调制分为相位调制和频率调制两类,统称为调角。

3.相位调制:高频振荡的振幅不变,而其瞬时相位随调制信号线性关系变化。这样的已调波称为调相波,常用PM表示。

4.频率调制:高频振荡的振幅不变,而其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线性关系变化,这样的已调波称为调频波,常用FM表示。

        2、角度调制的优点与用途

1.优点:抗干扰能力强,载波功率利用系数高

2.作用:调频主要用于调频广播、广播电视、通信与遥控遥测等。调相主要用于数字通信。

        3、调相波与调频波的表达式比较

调角波的最大相移定义为调制指数

调相波的调相指数

调频波的调频指数

调相波的最大频移

调频波的最大频移

因此,调相波的调制指数为,调频波的调制指数为

调相波和调频波的最大频移均等于调制指数m与调制频率Ω的乘积。
* 注意:(PM)调相波MP与调制信号频率Ω无关,最大频移\Delta w_{PM}与调制信号频率成正比。

 (FM)调频波MF与调制信号频率Ω成正比,最大频移\Delta w_{FM}与调制信号频率无关。

是以mf为参数的n阶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实际应用中,由于边频分量的振幅与有关,而m^{_{f}}或者m^{_{p_{}}}一定时,随n的增加,的数值虽有起伏,但总趋势是减小。

中等质量通信系统,以忽略振幅小于0.1Ucm的边频分量来决定频谱宽度当n>m+1时恒小于0.1。因此有效频谱宽度为             

总的规律是:调制指数越大,应当考虑的边频分量的数目就越多,无论对于调频还是调相均是如此。

        4、频率调制电路

调频方法可分为直接调频间接调频两大类

直接调频:

直接调频的基本原理是用调制信号直接线性地改变载波振荡的瞬时频率。

间接调频:

由调频波的一般表示式

将调制信号先通过积分电路得到 ,然后进行相位调制,输出电压     是调频波,称其为间接调频。

间接调频电路的载波振荡器可采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晶体振荡器,其载波频率稳定度变高。

        5、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与其结电容呈非线性的关系

加在变容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为

因此,实现线性调频的条件是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变化系数

        6、调相信号解调电路(鉴相器)

        1,调角信号解调电路的功能  :从调角波中取出原调制信号。

        2,鉴相器的技术指标:

①鉴相特性曲线:即鉴相器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相位偏移 的关系。通常要求是线性关系。

②鉴相跨导:鉴相器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相位偏移 的关系的比例系数。即鉴相特性曲线的斜率.

③鉴相线性范围:通常应大于调相波最大相移的二倍。

④非线性失真:应尽可能小。

        3,鉴频器的主要指标

1、鉴频特性曲线:即鉴频器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移Δf 的关系。通常要求是线性关系。

2、鉴频跨导:鉴频器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的瞬时频率偏移的关系的比例系数。即鉴频特性曲线的斜率,也叫鉴频灵敏度.

3、鉴频线性范围:通常应大于调频波最大频偏的二倍。

4、非线性失真:应尽可能小。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鉴相器=对调相信号的解调。 鉴频器=对调频信号的解调。

鉴相器的分类:鉴相电路通常可分为模拟电路型(乘积型)和数字电路型两大类

乘积型鉴相器电路构成图

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在负载 上得到输出电压

鉴相特性为三角波形

区间,

鉴相跨导

鉴相线性范围

七、变频电路

         1、变频电路的功能

1、变频电路的功能是将已调波的载频变换成固定的中频频率,而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是一个线性频谱搬移电路)

2、变频电路功能的时域表示法和频域表示法。

输入普通调幅波

变频电路的主要应用之一是用于超外差接收机中,将高频载频变换成固定中频载频信号,然后通过高性能的中频放大器进行放大,使整个接收机灵敏度和选择性大大提高。

变频器是由混频器和本机振荡器两部分组成

(混频器(线性)是由输入回路、非线性器件和带通滤波器组成)

        2、变频器的技术指标

①变频电压增益

②变频功率增益

③选择性,选择有用信号(通常用矩形系数表示)k_{r0.1}\geq 1为理想

噪声系数 :越小越好

失真(频率失真、非线性失真)与非线性干扰

        3、混频器的干扰与失真

        外来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组合干扰,在副波道干扰(输入回路选择性不好)中,最强的两个干扰是:

1、中频干扰(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中频干扰一旦进入混频器输入端,混频器无法将其削弱或抑制,它具有比有用信号更强的传输能力。因为对于中频干扰来讲,混频器实际上起到了中频放大器的作用。所以要求中频抑制比\geq 30dB

2、镜像干扰Image  Frequency  Interference

镜像频率干扰是超外差接收机特有的现象,设信号频率为fs,振荡频率为fL,中频fi=fL-fs, 在比fs高二个fi处就有一个频率fm,,它像是以fL为镜子,站在fs处看到的镜像,所以称像频。


已完更!若有补充可以评论或后台私信

您的点赞、收藏+关注就养活我一家老小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