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旧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

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在看过众多书籍和视频之后,却仍然无从下手,一切都显得茫然无措?

之前,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卓越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使他们脱颖而出、超越众人?

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尽管我们似乎知道了很多深刻的道理,但却仍然无法过上美好的生活?

直到我读完《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这两本书,心中感觉才有了那么一点答案。

如果你曾经感到迷茫,正处于焦虑之中,想要寻找突破口,不妨读一读它们,也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启发。

1.读书的正确方式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所谓的读书,就是要读过之后记得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才行,否则就是白读了。

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种很强烈的功利主义心态。那就是凡事必要有回报,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但其实说实话,我们看过了那么多的书,能记得的内容其实少之又少。甚至有时候,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看过的书这样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不到,更别谈有什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了。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知识,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而且必须要和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契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否则时间久了,总会忘记曾经看过的内容。

可以这样来比喻,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一棵树,里面的内容都是按照特定的结构来分类的。不同的内容,都有不同的归属。不同的归属,也会生成不同的内容。

而我们从外界所获得的新知识,如果能在已有的体系里找到目标并匹配,那么它能融合成形的速度就会很快。但如果它在已有的体系里并没有等到很好的匹配,那它想重新开花结果,过程就比较艰辛,需要不断的重复唤醒它才可以。

通过上面的比喻,我们已经了解到知识的匹配是一个长期契合的过程,那我们在获取新知识的时候,就不要抱着太急切的心态,一切要顺其自然。

“只要在某一个时刻,有某一个点能触动到我们,就足够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那个点无限放大,并不断发挥作用。

所以,回想一下以前读过的书,如果有那些灵光一闪的点在脑中划过,请务必记住它们!

2.行动比阅读更重要

在我以前的阅读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知识付诸行动。这一点一直困扰着我,也是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真的就应了那句话,懂得很多大道理,却就是过不好自己这糟糕的一生。可试问,谁又是从一开始就想过这样的人生呢!

自以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谁曾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以为只要自己的阅读量上来了,生活的质也会跟着改变,这样可笑的想法,终究只能被现实狠狠地打脸。

其实,我们缺少的,只是去行动的勇气。懂得再多的道理,而不去行动,都是徒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连古人都知道的简单道理,却被现代的我们所遗忘。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两者相辅相成。

通过读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行动,来验证所掌握的知识。

通过读书,来寻找那些闪光的点,让这些点能够在自己原来的体系中生根;然后通过行动,来实践和巩固那个点,让它继续成长。

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只是说如果非要选择一个的话,那肯定是行动更加的重要。

3.如何跳出舒适区

我们常听前辈说,做人要逼自己一把,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不断地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这话听起来确实非常的热血,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其实可以想象,我们大部分人的常态都是下面这样的:

听到上面那激动人心的鸡汤→开始发誓自己一定要做出改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坚持一个星期→找出各种理由然后放弃目标→继续过着以前的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清晰地认知到自己的边界,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实现起来太难。

比如一个平时从来不跑步的人,为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一上来就是要跑马拉松或者5千米,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试想这样的努力,怎么可能有很长时间的坚持。

书中介绍了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边缘区。

可以这样想象,我们周围一共有三个层。从内到外分别是:最内的舒适区、中间的边缘区、最外的困难区。

而我们大部分概念里的所谓的“跳出舒适区”,即从舒适区一步到位到困难区,没有一点缓冲,其难度可想而知。

正确的方式是,我们要跳出舒适区,达到边缘区即可,然后一点一点的将这个边缘区向困难区扩大。

还是举跑步的例子,如果我们平时不跑步,那我们可以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周跑2公里,然后如果达成了,再下一个阶段,我们一周3公里,以此类推,而不是一上来就给自己定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简单点来说,就是我们把目标稍微定的高一点,就是自己努努力、踮踮脚,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自己的满足感和自信心都会越来越强。

所以,跳出舒适区,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睡觉的秘密

睡眠问题是现代人几乎都会碰到的,比如晚睡晚起,比如明明睡了很长时间但第二天就是起不来,比如睡眠质量很差等等。

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比如睡眠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睡眠质量的好坏、比如每天需要保持8小时睡眠时间等等。

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睡觉也是一门科学。当然,关于睡觉的科学,不是这本书的作者发明的,他只是进行了介绍,但是这也同样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概括来说,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简单点理解,快速眼动睡眠就是浅睡眠,为我们醒来做准备。非快速眼动睡眠就是深睡眠,为大脑提供休息。这两种睡眠的维持状态差不多都是90分钟,即1.5小时。

对于成年人来说,当我们睡着后,前3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处在深度睡眠,也就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过了3个小时之后,我们就进入到在两种睡眠模式之间来回切换的模式。即1.5个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

所以对我们来说,睡眠的时间,就是以1.5小时为一个周期。如果我们早上醒来的点,不是这个周期,人就容易感觉特别疲惫。而如果刚好在这个周期内,那就能做到所谓的自然醒,脑子醒了,身体轻松。

知道了这个规律,就多多关注自己的睡眠吧,借助科学的方法,提升自己的睡眠质量。

一些想说的话

有些道理,仅仅是懂了没用,还要用。

有些道理,用着用着,也就懂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