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Pacific—VMware通向容器世界的船票

本文探讨VMware的Project Pacific,它在vSphere 7.0中集成了Kubernetes,允许开发者以声明性语法管理虚拟机、磁盘和网络。Project Pacific结合了运维人员熟悉的vSphere界面和开发人员所需的API/命令行工具,实现应用层面的管理,提供“Kubernetes/VM/pods as a service”。VMware推出此项目旨在应对容器和K8S趋势,同时保持其在虚拟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VMware在VMworld 2019正式发布了Project Pacific,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本篇来聊聊我个人对Project Pacific的一些理解。

一、Project Pacific是做什么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下常见的企业IT架构(如下图所示),一些新型的业务跑在容器上,一些有状态的、追求稳定的应用更适合跑在虚拟机、物理机上,比如数据库。这就造成了多种架构的并存,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双态模式,即“稳态”和“敏态”共存。

clip_image002[4]

     按照我的经验,在企业里一般是开发部门先尝试容器化,微服务架构等等这些比较时髦的概念,规模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后,容器的编排也就无法避免,而K8S已经成为容器编排的标准。因此现在很多企业会在开发环境中部署一套K8S来跑一些边缘应用,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后,发现这玩意儿确实很方便,就不断放更多的应用,最后开发测试环境中的K8S规模越搞越大。但是毕竟是测试环境,要真正上生产环境,很多企业内部的开发测试是不太懂数据中心的那一套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监控等),因此想把K8S丢给运维部门去接手。因此运维部门也需要去维护K8S集群了。对于运维部门来说,他们的关注点有:

  • 安全合规(租户隔离、权限设置、备份是否符合企业内部的安全规范)

  • 高可用(不能动不动服务就挂了)

  • 性能

  • 监控管理

    而开发人员的关注点则比较简单,我需要资源的时候能快速获取,甚至于我不需要关注底层资源,只要我直接调用API就能创建资源,这也是这几年serverless 非常火的原因,这种模式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真的是太爽了。

    我们知道,企业内部IT运维管理员之前都使用vCenter来管理vSphere,这套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