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些概念以及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初步认识(初学)

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的应用程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比如生活中我们用到的智能手机其实就是一个嵌入式系统,其系统配置的一些硬件如存储、CPU、电池等,就是考虑到软硬件可裁剪以及其功耗问题。假如没有考虑这些软硬件裁剪及功耗等问题,还是用台式电脑的CPU,可想而知其最后产品体积之大,携带不方便,这样就没有使用价值可言。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及外设器件和I/O端口、图形控制器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软件(OS)(要求实时和多任务操作)和应用程序编程。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件组合在一起。应用程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操作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序编程与硬件的交互作用。

2.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早期的嵌入式技术,以功能简单的专用计算机或单片机为核心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形式存在,具有监测、伺服、设备指示等功能。这种系统大部分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和飞机、导弹等武器装备中。
第二阶段:以嵌入式CPU和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这一阶段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硬件出现了高可靠、低功耗的嵌入式CPU,如Power PC等。
第三阶段:以芯片技术和Internet技术为标志的嵌入式系统,SOC(片上系统)使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随着Internet的发展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结合日益密切,嵌入式技术与Internet技术的结合正推动嵌入式技术的快速发展。

2.1 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等。
第一,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有效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系统资源;
第二,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把硬件虚拟化,使得开发人员从繁忙的驱动程序移植和维护中解脱出来;
第三,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提供库函数、驱动程序、工具集以及应用程序。
其特点是:1.实时性,即操作系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应该做的事情,并且操作系统的执行线索是确定的,不是单纯的速度快,比如,用于控制火箭发动机的嵌入式系统,它所发出的指令不仅要求速度快,而且多个发动机之间的时序要求非常严格,否则后果很严重。 2.可裁剪性,例如,根据硬件环境和应用环境的不同而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灵活的配置。 3.可靠性和稳定性,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人的过多干预。

3.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一、软件方面的知识:
1.嵌入式微处理器结构与应用:(或传统的“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嵌入式是软硬件结合技术,搞嵌入式系统的人应对ARM处理器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有充分了解,包括汇编指令系统。不了解处理器原理,就没办法写出驱动程序。在嵌入式开发的一些关键部分,如Bootloader等,主要靠汇编写程序。
2、嵌入式操作系统类课程:
从事嵌入式系统的人至少须掌握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当然越多越好),目前最重要的RTOS主要包括:
(1)、传统的经典RTOS:最主要的是Vxworks操作系统,以及其Tornado开发平台。Vxworks出现早,实时性很强,并且内核可极微,可靠性较高。特别在通信设备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2)、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广泛应用的原因当然是免费、开源、支持软件多、支持者多,成本也低。
(3)、 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也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PDA、手机等界面要求较高或者要求快速开发的场合。
3、嵌入式开发的其它相关软件课程:
(1)、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嵌入式最热门的应用领域之一,要掌握MPEG编解码算法和技术,如DVD、MP3、PDA、高清电视、机顶盒等都涉及MPEG高速解码问题。
(2)、通信协议及编程技术:大多数嵌入式设备都要连入局域网或Internet,所以首先应掌握TCP/IP协议及其编程;另外,掌握无线通信协议及编程也是很重要的。
(3)、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数字证书CA等。

二、硬件方面的知识:
1.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处理器结构、单片机等硬件课程是从事嵌入式开发要掌握的。
2. 嵌入式本身就是从单片机发展过来的,如今很多单片机都已经带OS,嵌入式开发领域,驱动人才非常缺乏。写驱动必须掌握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包括相关的硬件知识,即所谓的软硬通吃,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是一将难求。

4.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一些基本概念
4.1 寄存器
寄存器是CPU内部用来存放数据的一些小型存储区域,用来暂时存放参与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结果。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内的组成部分,是有限存贮容量的高速存贮部件,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地址。
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寄存器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两大类。基本寄存器只能并行送入数据,也只能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依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或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寄存器可分为电路内部使用的寄存器和充当内外部接口的寄存器这两类。内部寄存器不能被外部电路或软件访问,只是为内部电路的实现存储功能或满足电路的时序要求。而接口寄存器可以同时被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或软件访问,CPU中的寄存器就是其中一种,作为软硬件的接口,为广泛的通用编程用户所熟知。
在计算机领域,寄存器是CPU内部的元件,包括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寄存器拥有非常高的读写速度,所以在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非常快。
寄存器是内存阶层中的最顶端,也是系统获得操作资料的最快速途径。寄存器通常都是以他们可以保存的位元数量来估量。
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指令寄存器(IR)和程序计数器(PC)。在中央处理器的算术及逻辑部件中,寄存器有累加器(ACC)。
工作原理: 寄存器的功能十分重要,CPU对存储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往往先把数据取到内部寄存器中,而后再作处理。外部寄存器是计算机中其它一些部件上用于暂存数据的寄存器,它与CPU之间通过“端口”交换数据,外部寄存器具有寄存器和内存储器双重特点。有些时候我们常把外部寄存器就称为“端口”,这种说法不太严格,但经常这样说。
外部寄存器虽然也用于存放数据,但是它保存的数据具有特殊的用途。某些寄存器中各个位的0、1状态反映了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或方式;还有一些寄存器中的各个位可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也有一些端口作为CPU同外部设备交换数据的通路。所以说,端口是CPU和外设间的联系桥梁。CPU对端口的访问也是依据端口的“编号”(地址),这一点又和访问存储器一样。不过考虑到机器所联接的外设数量并不多,所以在设计机器的时候仅安排了1024个端口地址,端口地址范围为0–3FFH。
寄存器最起码具备以下四种功能:
①清除数码:将寄存器里的原有数码清除。
②接收数码:在接收脉冲作用下,将外输入数码存入寄存器中。
③存储数码:在没有新的写入脉冲来之前,寄存器能保存原有数码不变。
④输出数码:在输出脉冲作用下,才通过电路输出数码。
仅具有以上功能的寄存器称为数码寄存器;有的寄存器还具有移位功能,称为移位寄存器。
寄存器如何寻址
不同的数据会存放在不同的寄存器,那么怎么区分不同的寄存器呢?通过地址,不同的寄存器有不同的地址,就像小明行李寄存处在101号店铺,小王行李寄存处在258号店铺。
指令、地址寄存器与数据寄存器类似,里边存放的都是0和1,毕竟单片机也只认识机器码,机器码都是0或1,只是特别的规定下,数据寄存器里面存放的0和1表示数据,指令寄存器里存放的表示指令。怎么找到某个寄存器地址,这就需要查看数据手册。
我对寄存器的理解就是给CPU存储东西的地方。等CPU转到寄存器这个地方的时候,就拿出寄存器里存放的东西,或是根据寄存器里的命令做一些事情。比如厨房就是个寄存器,负责做饭。仓库也是个寄存器,负责存东西。需要某些功能的时候,就要操作某个寄存器。可以把寄存器类比为,有特殊功能的地方,既然是个地方当然就有地址了,所以,可以把寄存器想象为特殊的地址。在嵌入式里面寄存器非常重要,就是实现软硬件的接口,几乎所有的功能操作都是通过操作寄存器来实现的。

4.2 库函数
库函数是把函数放到库里,供别人使用的一种方式。方法是把一些常用到的函数编完放到一个文件里,供不同的人进行调用。调用的时候把它所在的文件名用#include<>加到里面就可以了。库函数具有明确的功能、入口调用参数和返回值。
库函数与寄存器之间的联系
库函数与寄存器都是要学的,不过要先学寄存器,然后在学习库函数。因为寄存器相当于手动挡汽车,库函数相当于自动挡汽车,你手动挡的会了,自动挡的自然就会了。假如先学的库函数,后面学寄存器的时候就感觉很繁琐,完全学不进去。
寄存器操作:51就是寄存器操作,你用51需要自己写驱动。STM32如果不用库也是跟51一样直接操作寄存器的。
库函数操作:STM32的库已经帮你把驱动写好了,你要做的只是配置参数,然后使能。
寄存器的优缺点:速度快,但是可读性差,你要改动配置需要去查芯片手册。
库函数的优缺点:速度慢,但是可读性强,用GPIO_PIN_5这类可读性强的英文字母,去替代0x0101这类可读性差的数字。

4.3模块化编程
模块化程序设计是指在进行程序设计时将一个大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小程序模块,每个小程序模块完成一个确定的功能,并在这些模块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通过模块的互相协作完成整个功能的程序设计方法。
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一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逐步求精的结果是得到一系列以功能块为单位的算法描述。以功能块为单位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其求解算法的方法称为模块化。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程序复杂度,使程序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操作简单化。简单地说,在设计较复杂的程序时,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将问题划分为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再进行细化,直到分解为较好解决问题为止。
利用函数,不仅可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使得程序设计更加简单和直观,从而提高了程序的易读性和可维护性,而且还可以把程序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计算或操作编写成通用函数,以供随时调用。
模块化编程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①分析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任务;
②对任务进行逐步分解和细化,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只完成部分完整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函数来实现;
③确定模块(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④优化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
⑤在主函数中进行调用实现。

4.4 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内存(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储器,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硬件介绍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
内存又称主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率快。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我们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统、打字软件、游戏软件等,一般都是安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须把它们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们平时输入一段文字,或玩一个游戏,其实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就好比在一个书房里,存放书籍的书架和书柜相当于电脑的外存,而我们工作的办公桌就是内存。通常我们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外存上,而把一些临时的或少量的数据和程序放在内存上,当然内存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
●只读存储器(ROM)
在制造ROM的时候,信息(数据或程序)就被存入并永久保存。这些信息只能读出,一般不能写入,即使机器停电,这些数据也不会丢失。ROM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的基本程序和数据,如BIOS ROM。
●随机存储器(RAM)
RAM表示既可以从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写入数据。当机器电源关闭时,存于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我们通常购买或升级的内存条就是用作电脑的内存,内存条(SIMM)就是将RAM集成块集中在一起的一小块电路板,它插在计算机中的内存插槽上,以减少RAM集成块占用的空间。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Cache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概念,也就是平常看到的一级缓存(L1 Cache)、二级缓存(L2 Cache)、三级缓存(L3 Cache)这些数据,它位于CPU与内存之间,是一个读写速度比内存更快的存储器。当CPU向内存中写入或读出数据时,这个数据也被存储进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当CPU再次需要这些数据时,CPU就从高速缓冲存储器读取数据,而不是访问较慢的内存,当然,如需要的数据在Cache中没有,CPU会再去读取内存中的数据。

补充:大致来说数据是通过内存-Cache-寄存器,Cache缓存则是为了弥补CPU与内存之间运算速度的差异而设置的的部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