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AI编程领域的突破
这是一次技术的突破,填补国内AI原生IDE工具空白,首个实现端到端开发场景深度整合的国产工具,小编作为一名前端开发者之前曾深度使用cursor来协助开发,不得不说cursor是真的好用,但是也是真的贵,而且由于是国外的产品,国内访问受限,而Trae国内版目前是不限次数的免费使用!
二、Trae的安装与使用
- 前往 Trae 官网,将 Trae 安装至电脑。(Trae - AI 原生 IDE)
- 安装启动Trae
- 选择语言,之前使用的cursor就算导入vscode的配置 也需要在拓展中重新下载中文插件 重启才能生效 ,Trea可以在刚进入页面时进行语言的选择,这方便多了。
-
从 VS Code 或 Cursor 中导入配置,小编之前一直使用的cursor,直接一键导入,十分方便
-
添加 Trae 相关的命令行,。添加 Trae 相关的命令行后,你可以在终端中使用命令行更快速地完成 Trae 相关的操作。(小编觉的也没怎么用到)
-
必须登录账号才能进行使用,使用手机号或稀土掘金帐号登录 Trae。
-
开始使用 Trae,点击文件夹,打开项目
-
点击右上角AI侧边栏或者ctrl+u 呼出AI提问框
-
选取某段代码后可以直接进行提问,或者添加到对话框进行提问。AI回答完毕后可点击应用,使用AI修改后的代码
-
自动补全代码功能,根据代码注释补全代码
在光标所在位置,敲击回车键换行,AI 助手会阅读并理解当前代码,然后自动补全后续代码。
在对应位置添加注释,然后敲击回车键换行。AI 助手会阅读并理解代码注释,然后生成相关代码。
将鼠标悬浮至自动补全的代码区域后,你可以按下 Tab 键,接受所有自动补全的代码,或使用 Ctrl + → 快捷键,逐字接受代码。
三、与cursor的对比
Trae国内版 vs Cursor 深度对比
核心差异定位
维度 | Trae国内版 | Cursor |
---|---|---|
技术架构 | 多模型架构(豆包/DeepSeek)+ 端到端原生集成 | 单模型驱动(claude-3..5为主)+ IDE插件式扩展 |
本土化适配 | 中文快捷键/界面深度优化,中文语义理解强化 | 国际化设计,中文适配较弱 |
合规性 | 国产模型替代GPT-4,规避数据跨境风险 | 依赖OpenAI接口,国内访问受限 |
场景覆盖 | 全栈开发+垂直领域扩展(游戏/数据分析) | 通用代码补全/调试 |
功能特性对比
1. 代码生成能力
- Trae:支持「自然语言→完整项目框架」生成(如Builder模式一键建论坛系统),强调整体架构设计能力。
-
Cursor:Cursor具备基础的多文件协作能力,但系统级架构设计仍依赖开发者经验
- Trae:上下文感知覆盖全项目代码,可跨文件修复Bug/补全(如自动识别前后端关联逻辑)。
- Cursor:局限于当前编辑文件,跨模块协作需人工介入。
3. 生态开放性
- Trae:预留第三方大模型接口,未来支持自定义工具链扩展。
- Cursor:封闭式生态,依赖官方模型更新。
四、总结
Trae的「AI原生集成」模式代表下一代开发工具方向,而Cursor仍是传统IDE的增强版。国产工具在中文场景的深度优化或将重塑开发者工具市场格局 。重要的是免费免费免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ʕ ᵔᴥᵔ 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