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如果”作为句首,引出条件状语从句,表示某种假设的情况或条件,主句的动作依赖于这个条件是否成立。“如果”引导的句子类型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零条件句(客观事实): 描述普遍真理或习惯性动作。 “如果”从句和主句都用一般现在时。
- 结构: 如果 + 一般现在时,一般现在时。
- 含义: 描述总是成立的情况。
- 例句: 如果加热冰块,它就会融化。 如果下雨,地面就会湿。
2. 一条件句(真实条件句/可能发生的): 描述可能或将来会发生的情况。“如果”从句用一般现在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will + 动词)或祈使句。
- 结构: 如果 + 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will + 动词)/祈使句。
- 含义: 描述很可能发生的情况。
- 例句:
- 如果明天下雨,我就待在家里。
- 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
3. 二条件句(非真实条件句/假设现在): 描述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如果”从句用过去式(be动词用were),主句用would/could/might + 动词原形。
- 结构: 如果 + 过去式 (be动词用were),would/could/might + 动词原形。
- 含义: 描述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表达一种愿望或推测。
- 例句: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事实上我没有翅膀)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那样做。(事实上我不是你)
4. 三条件句(非真实条件句/假设过去): 描述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如果”从句用过去完成时(had + 过去分词),主句用would/could/might + have + 过去分词。
- 结构: 如果 + 过去完成时 (had + 过去分词),would/could/might + have + 过去分词。
- 含义: 描述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表达一种后悔或惋惜。
- 例句: 如果我当时努力学习了,我就能考上大学。(事实上我当时没有努力学习)
5. 混合条件句: 有时,一个句子会混合不同类型的条件句,例如,一个条件句描述过去的情况,另一个条件句描述现在的结果。
- 例句: 如果我昨天没有感冒 (过去),我现在就能去参加比赛了 (现在)。
总而言之,“如果”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根据所描述情况的真实性和时间,可以表达多种含义,灵活运用不同时态可以准确表达不同的假设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