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7 Day14-JS第四天 数组和函数

一、数组的概念

数组是指一组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个数据被称作元素,在数组中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元素。数组是一种将一组数据存储在单个变量名下的方式。

数组的作用:将一组数据存储在单个变量名下。

二、创建数组

JS 中创建数组有两种方式:

  • 利用 new 创建数组
  • 利用数组字面量创建数组

2.1 利用new 创建数组(了解)

var 数组名 = new Array() ;// Array的A需要大写
var arr = new Array();   // 创建一个新的空数组

2.2 利用数组字面量创建数组

//1. 使用数组字面量方式创建空的数组
var  数组名 = [];//数组的字面量是方括号 [];
//2. 使用数组字面量方式创建带初始值的数组
var  数组名 = ['关','张','赵','马','黄'];

2.3 数组元素的类型

数组中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数据,例如字符串,数字,布尔值等。

三、 获取数组元素

3.1 数组的索引

索引 (下标) :用来访问数组元素的序号(数组下标从 0 开始)。

数组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设置、修改对应的数组元素,可以通过“数组名[索引]”的形式来获取数组中的元素。

四、遍历数组

遍历: 就是把数组中的每个元素从头到尾都访问一次

通过“数组名[索引号]”的方式一项项的取出来。

var arr = ['刘','关', '张'];
console.log(arr[0]) // 刘
console.log(arr[1]) // 关
console.log(arr[2]) // 张

通过for循环的方式全部取出来

var arr = ['刘','关', '张'];
for(var i = 0; i < arr.length; i++){
    console.log(arrStus[i]);
}

4.1 数组的长度

使用“数组名.length”可以访问数组元素的数量(数组长度)。

var arrStus = ['刘','关', '张'];
alert(arrStus.length);  // 3

注意:

  • 数组的长度是数组元素的个数 ,和数组的索引号是不同的
  • 当数组里面的元素个数发生了变化,这个 length 属性跟着一起变化。

案例1:

将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备”,“姜维”]; 数组里的元素依次打印到控制台。

var arr =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备","姜维"]; 
// 遍历  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
for(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 
   console.log( arr[i] );
} 

案例2:

求数组 [2,6,1,7, 4] 里面所有元素的和以及平均值。

  1. 声明一个求和变量 sum。
  2. 遍历这个数组,把里面每个数组元素加到 sum 里面。
  3. 用求和变量 sum 除以数组的长度就可以得到数组的平均值。
var arr = [2, 6, 1, 7, 4];
var sum = 0;
var average = 0;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sum += arr[i];
}
average = sum / arr.length;
console.log('这组数的和是:' + sum);
console.log('这组数的平均值是:' + average);

案例3:

求数组[2,6,1,77,52,25,7]中的最大值。

  1. 声明一个保存最大元素的变量 max。
  2. 默认最大值可以取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3. 遍历这个数组,把里面每个数组元素和 max 相比较。
  4. 如果这个数组元素大于max 就把这个数组元素存到 max 里面,否则继续下一轮比较。
  5. 最后输出这个 max。
var arrNum = [2,6,1,77,52,25,7];
var maxNum = arrNum[0]; // 用来保存最大元素,默认最大值是数组中的第一个元素
// 从0 开始循环数组里的每个元素
for(var i = 0;i< arrNum.length; i++){
    // 如果数组里当前循环的元素大于 maxNum,则保存这个元素和下标
    if(arrNum[i] > maxNum){
        maxNum = arrNum[i]; // 保存数值到变量 maxNum
    }
}

五、数组中新增元素

5.1 通过修改 length 长度新增数组元素

  • 可以通过修改 length 长度来实现数组扩容的目的
  • length 属性是可读写的
var arr = ['关', '张', '赵', '马'];
console.log(arr.length);
arr.length = 5;
console.log(arr[4]); //undefined

其中索引号是 4 的空间没有给值,就是声明变量未给值,默认值就是 undefined。

5.2 通过修改数组索引新增数组元素

var arr1 = ['吕', '赵'];
console.log(arr1);
arr1[2] = '典';
console.log(arr1);//0:'吕' 1:'赵' 2:'典'
arr1[0] = '曹';
console.log(arr1); //0: "曹"1: "赵"2: "典"
  • 如果索引号已经有元素了则替换,没有则追加

5.3 案例1:

新建一个数组,里面存放10个整数( 1~10), 要求使用循环追加的方式输出: [1,2,3,4,5,6,7,8,9,10]

分析:

  1. 使用循环来追加数组。
  2. 声明一个空数组 arr。
  3. 循环中的计数器 i 可以作为数组元素存入。
  4. 由于数组的索引号是从0开始的, 因此计数器从 0 开始更合适,存入的数组元素要+1。

代码:

var arr = [];
for (var i = 0; i < 10; i++) {
    arr[i] = i + 1;
}
console.log(arr);

5.4 案例2筛选数组:

将数组 [2, 0, 6, 1, 77, 0, 52, 0, 25, 7] 中大于等于 10 的元素选出来,放入新数组。

分析:

  1. 声明一个新的数组用于存放新数据。
  2. 遍历原来的数组,找出大于等于 10 的元素。
  3. 依次追加给新数组 newArr。

代码:

var arr = [2, 0, 6, 1, 77, 0, 52, 0, 25, 7];
var newArr = [];
var j = 0;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10) {
       newArr[j] = arr[i];
       j++;
    }
}
console.log(newArr);
// 方法2
var arr = [2, 0, 6, 1, 77, 0, 52, 0, 25, 7];
var newArr =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10) {
       newArr[newArr.length] = arr[i];
    }
}
console.log(newArr);

六、数组综合案例

案例1去重:

将数组[2, 0, 6, 1, 77, 0, 52, 0, 25, 7]中的 0 去掉后,形成一个不包含 0 的新数组。

分析:

  1. 需要一个新数组用于存放筛选之后的数据。
  2. 遍历原来的数组,把不是 0 的数据添加到新数组里面( 此时要注意采用数组名+索引的格式接收数据)。
  3. 新数组里面的个数,用 length 不断累加。

代码:

var arr = [2, 0, 6, 1, 77, 0, 52, 0, 25, 7];
var newArr = [];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0) {
        newArr[newArr.length] = arr[i];
    }
}
console.log(newArr);

案例2翻转数组:

要求: 将数组 [‘关’, ‘张’, ‘赵’, ‘马’, ‘黄’] 的内容反过来存放。

输出:[“黄”, “马”, “赵”, “张”, “关”]

分析:

  1. 新建一个新数组
  2. 把原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取出来给新数组的第一个
  3. 遍历原数组时从原数组的length-1 开始
  4. 新数组里的元素,用新数组length不断累加。

代码:

var arr = ['关', '张', '赵', '马', '黄'];
var newArr = [];
for (var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newArr[newArr.length] = arr[i];
}
console.log(newArr);

案例3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一种算法,把一系列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示(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例如,可以将数组 [5, 4, 3, 2, 1]中的元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输出: 1,2,3,4,5

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

        var arr = [5, 4, 3, 2, 1];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for (var j = 0; j < arr.length - i - 1; j++) {
                var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console.log(arr);

七、函数的概念

函数:就是封装了一段可被重复调用执行的代码块。通过此代码块可以实现大量代码的重复使用。

八、 函数的使用

函数在使用时分为两步:声明函数和调用函数。

8.1 声明函数

function 函数名() {
    //函数体代码
}
  • function 是声明函数的关键字,必须小写
  • 由于函数一般是为了实现某个功能才定义的, 所以通常将函数名命名为动词,比如 getSum

8.2 调用函数

函数名();  // 通过调用函数名来执行函数体代码

注意:声明函数本身并不会执行代码,只有调用函数时才会执行函数体代码。

8.3 函数的封装

函数的封装是把一个或者多个功能通过函数的方式封装起来,对外只提供一个简单的函数接口。

简单理解:封装类似于将电脑配件整合组装到机箱中 ( 类似快递打包)。

九、 函数的参数

9.1 形参和实参

声明函数时,可以在函数名称后面的小括号中添加一些参数,这些参数被称为形参,而在调用该函数时,同样也需要传递相应的参数,这些参数被称为实参。

参数说明
形参形式上的参数,函数定义的时候传递的参数,当前并不知道是什么
实参实际上的参数,函数调用的时候传递的参数,实参是传递给形参的

参数的作用 : 在函数内部某些值不能固定,我们可以通过参数在调用函数时传递不同的值进去。

// 带参数的函数声明
function 函数名(形参1, 形参2 , 形参3...) { // 可以定义任意多的参数,用逗号分隔
  // 函数体
}
// 带参数的函数调用
函数名(实参1, 实参2, 实参3...); 

案例:

利用函数求任意两个数的和

function getSum(num1, num2) {
    console.log(num1 + num2);
}
getSum(1, 3); // 4
getSum(6, 5); // 11

9.2 函数参数的传递过程

  1. 调用的时候实参值是传递给形参的
  2. 形参简单理解为:不用声明的变量
  3. 实参和形参的多个参数之间用逗号(,)分隔

9.3 函数形参和实参个数不匹配问题

参数个数说明
实参个数等于形参个数输出正确结果
实参个数多于形参个数只取到形参的个数
实参个数小于形参个数多的形参定义为undefined,结果为NaN
function sum(num1, num2) {
    console.log(num1 + num2);
}
sum(100, 200);             // 形参和实参个数相等,输出正确结果
sum(100, 400, 500, 700);   // 实参个数多于形参,只取到形参的个数
sum(200);                  // 实参个数少于形参,多的形参定义为undefined,结果为NaN

注意:在JavaScript中,形参的默认值是undefined。

9.4 小结

  1. 函数可以带参数也可以不带参数
  2. 声明函数的时候,函数名括号里面的是形参,形参的默认值为 undefined
  3. 调用函数的时候,函数名括号里面的是实参
  4. 多个参数中间用逗号分隔
  5. 形参的个数可以和实参个数不匹配,但是结果不可预计,我们尽量要匹配

十、 函数的返回值

10.1 return 语句

有的时候,希望函数将值返回给调用者,此时通过使用 return 语句就可以实现。

return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 声明函数
function 函数名(){
    ...
    return  需要返回的值;
}
// 调用函数
函数名();    // 此时调用函数就可以得到函数体内return 后面的值
  • 在使用 return 语句时,函数会停止执行,并返回指定的值
  • 如果函数没有 return ,返回的值是undefined

例如,声明了一个sum()函数,该函数的返回值为666,其代码如下:

// 声明函数
function sum(){
    ...
    return  666;
}
// 调用函数
sum();      // 此时 sum 的值就等于666,因为 return 语句会把自身后面的值返回给调用者

案例:

利用函数求任意一个数组中的最大值

求数组 [5,2,99,101,67,77] 中的最大数值。

function getArrMax(numArray) {
    var maxNum = 0;
    for (var i = 0; i <= numArray.length; i++) {
        if (numArray[i] > maxNum) {
            maxNum = numArray[i];
        }
    }
    return maxNum;
}
var re = getArrMax([5, 2, 99, 101, 67, 77]);
console.log(re);

10.2 return 终止函数

return 语句之后的代码不被执行

function add(num1,num2){
    //函数体
    return num1 + num2; // 注意:return 后的代码不执行
    alert('我不会被执行,因为前面有 return');
}
var resNum = add(21,6); // 调用函数,传入两个实参,并通过 resNum 接收函数返回值
alert(resNum);          // 27

10.3 return 的返回值

**return 只能返回一个值。**如果用逗号隔开多个值,以最后一个为准。

function add(num1,num2){
    //函数体
    return num1,num2;
}
var resNum = add(21,6); // 调用函数,传入两个实参,并通过 resNum 接收函数返回值
alert(resNum);          // 6

案例:

创建一个函数,实现两个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并将结果返回

function getResult(num1, num2) {
    var re = [num1 + num2, num1 - num2, num1 * num2, num1 / num2];
    return re;
}
var fn = getResult(2, 3);
console.log(fn);

10.4 函数没有 return 返回undefined

函数都是有返回值的

  1. 如果有return 则返回 return 后面的值
  2. 如果没有return 则返回 undefined

10.5 break ,continue ,return 的区别

  • break :结束当前的循环体(如 for、while)
  • continue :跳出本次循环,继续执行下次循环(如 for、while)
  • return :不仅可以退出循环,还能够返回 return 语句中的值,同时还可以结束当前的函数体内的代码

十一、arguments的使用

当不确定有多少个参数传递的时候,可以用 arguments 来获取。在 JavaScript 中,arguments 实际上它是当前函数的一个内置对象。所有函数都内置了一个 arguments 对象,arguments 对象中存储了传递的所有实参。

arguments展示形式是一个伪数组,因此可以进行遍历。伪数组具有以下特点:

  1. 具有 length 属性
  2. 按索引方式储存数据
  3. 不具有数组的 push , pop 等方法

案例:

利用函数求任意个数的最大值

function getMax() {
    var max = arguments[0];
    for (i = 1; i < arguments.length; i++) {
        if (arguments[i] > max) {
            max = arguments[i];
        }
    }
    return max;
}
console.log(getMax(2, 4, 51, 23, 124, 5, 12, 3));
console.log(getMax(5, 12, 3));

十二、 函数案例

案例1:翻转数组

function reverse(arr) {
    var newArr = [];
    for (i = arr.length - 1; i >= 0; i--) {
        newArr[newArr.length] = arr[i]
    }
    return newArr;
}
console.log(reverse([1,2,3,4,5])); 
console.log(reverse(['关','张','赵','马','黄']));

案例2:冒泡排序

function getResult(arr) {
    for (i = 0; i < arr.length - 1; i++) {
        for (j = 0; j <= arr.length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var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return arr;
}
var re = getResult([1, 23, 4, 5, 66, 123, 1231211, 4124]);
console.log(re);
var re1 = getResult([4123, 1235, 5, 626, 12, 35, 5]);
console.log(re1);

案例3:判断是否是闰年

function isRunYear(year) {
    var flag = false;
    if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
        flag = true;
    }
    return flag;
}
console.log(isRunYear(2000));
console.log(isRunYear(2002));

函数可以调用另外一个函数

因为每个函数都是独立的代码块,用于完成特殊任务,因此经常会用到函数相互调用的情况。

案例:用户输入年份,输出当前年份2月份的天数

如果是闰年,则2月份是 29天, 如果是平年,则2月份是 28天

function backDay() {
    var year = prompt('请输入年份:');
    if (isRunYear(year)) {
        alert('是闰年2月有29天');
    } else {
        alert('是平年2月有28天');
    }
}
function isRunYear(year) {
    var flag = false;
    if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
        flag = true;
    }
    return flag;
}
backDay();

十三、函数的两种声明方式

13.1 自定义函数方式(命名函数)

利用函数关键字 function 自定义函数方式。

// 声明定义方式
function fn() {...}
// 调用  
fn(); 
  • 因为有名字,所以也被称为命名函数
  • 调用函数的代码既可以放到声明函数的前面,也可以放在声明函数的后面

13.2 函数表达式方式(匿名函数)

利用函数表达式方式的写法如下:

// 这是函数表达式写法,匿名函数后面跟分号结束
var fn = function(){...};
// 调用的方式,函数调用必须写到函数体下面
fn();
  • 因为函数没有名字,所以也被称为匿名函数
  • 这个fn 里面存储的是一个函数
  • 函数表达式方式原理跟声明变量方式是一致的
  • 函数调用的代码必须写到函数体后面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以下是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的 Python 函数: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定义每个月的天数,二月的天数根据是否为闰年而定 days_in_month = [31, 28 if year % 4 != 0 or (year % 100 == 0 and year % 400 != 0) else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该日期之前的天数 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 如果是闰年并且大于2月,则天数加一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and month > 2: days += 1 return days ``` 这个函数接收三个参数,即年份、月份和日期,返回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函数首先定义了每个月的天数,二月的天数根据是否为闰年而定。接下来,函数计算给定日期之前的天数,这是通过将给定日期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相加得到的。如果是闰年并且大于2月,则天数加一,因为闰年的二月有29天。最后,函数返回计算得到的天数。是的,您引用的代码可以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下面是一些对该代码的解释: 首先,代码定义了一个列表 `days_in_month`,其包含每个月的天数,包括二月份的天数。二月份的天数取决于给定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如果给定的年份可以被 4 整除且不能被 100 整除,或者可以被 400 整除,则该年份是闰年,闰年的二月份有 29 天,否则二月份只有 28 天。 接下来,函数使用 `sum()` 函数计算给定日期之前的天数。 `sum()` 函数计算列表所有元素的总和,所以这里将给定日期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相加得到之前的天数。 最后,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并且给定日期在二月份之后,则将计算得到的天数加 1,以包括闰年的二月份的额外一天。最后的结果即为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函数并没有检查给定日期是否有效,例如输入了不存在的日期,例如 2023 年 2 月 30 日,函数也会返回结果。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确的。该函数假定输入的日期是合法的,即输入的年、月、日是有效的日期。如果输入了不存在的日期(例如 2023 年 2 月 30 日),则该函数仍将计算并返回结果,但结果是不准确的。如果需要确保输入的日期是有效的,可以在函数添加一些检查来确保输入的日期是有效的。例如,可以使用 Python 的 datetime 模块来检查日期是否有效,如果日期无效,则可以引发 ValueError 异常。以下是一个示例函数,它检查输入日期是否有效并返回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import datetime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检查日期是否有效 try: datetime.datetime(year=year, month=month, day=day) except ValueError: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date") # 定义每个月的天数,二月的天数根据是否为闰年而定 days_in_month = [31, 28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else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给定日期之前的天数 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 如果是闰年并且大于2月,则天数加一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and month > 2: days += 1 return days ``` 在这个函数,我们首先使用 datetime.datetime() 函数检查输入日期是否有效。如果日期无效,则函数引发 ValueError 异常。接下来,函数使用与先前的函数相同的方法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但这个函数使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二月份的天数,而不是使用一个列表来存储每个月的天数。以下是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使用数组进行实现: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 处理闰年情况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这个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列表`days_in_month`,其存储了每个月份的天数。如果给定年份是闰年,就将2月的天数改为29天。然后将前`month`个月的天数相加,再加上`day`,就可以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了。 例如,如果输入年份为2023,月份为2,日期为24,则调用`day_of_year(2023, 2, 24)`将返回55,表示这一天是2023年的第55天。下面是一个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的示例: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每个月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2月份的天数为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天数 day_count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day_count ``` 该函数接受三个参数:年、月和日。它首先创建一个包含每个月天数的数组。然后,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函数会更新2月份的天数。最后,函数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并返回结果。下面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函数,可以根据输入的年、月、日计算出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31,59,90,120,151,181,212,243,273,304,334] is_leap_year =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total_days = 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if is_leap_year and month > 2: total_days += 1 return total_days ``` 这个函数,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days_in_month` 的数组,它记录了每个月份前面所有月份的总天数,例如 `days_in_month[2]` 表示到 3 月份为止总共有 59 天。接着,我们判断输入的年份是否是闰年,如果是的话并且当前月份大于 2(也就是 3 月份及以后),就需要将总天数加 1,因为闰年的二月有 29 天。最后,我们将该月份前面所有月份的总天数加上当前日期的天数,就得到了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使用以下函数来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定义每个月份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判断是否为闰年,如果是则2月份有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该函数将年、月、日作为参数,并使用一个包含每个月份天数的数组来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函数首先判断该年是否为闰年,如果是,则将2月份的天数修改为29天。然后,它使用切片操作将给定日期之前的所有月份的天数相加,并将给定日期的天数添加到总和。最后,该函数返回总天数。下面是使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函数,实现输入年、月、日,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每月天数 days = 0 # 用于累加天数的变量 # 如果是闰年,则将2月的天数改为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 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for i in range(1, month): days += days_in_month[i] days += day return days ``` 使用方法如下: ```python print(day_of_year(2023, 2, 26)) # 输出 57 ``` 这表示2023年的第57天是2月26日。以下是一个可以实现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第几天的函数,你可以在代码传入年、月、日的值来使用它: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每个月份对应的天数(未考虑闰年)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将二月份的天数设为29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of_year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day_of_year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包含每个月份天数的列表 `days_in_month`,然后根据给定的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从而确定二月份的天数。最后,将该年之前的月份天数总和与当月的天数相加即可得到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编写如下的函数来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这个函数使用一个长度为12的数组 `days_in_month` 来存储每个月的天数,然后根据输入的年份来检查是否为闰年,如果是,则将2月的天数改为29。接着,函数计算给定日期在该年的总天数,并将其作为输出返回。 可以使用以下函数:def calculate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计算一年的第几天 :param year: 年 :param month: 月 :param day: 日 :return: 一年的第几天 """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2月有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days = day for i in range(month - 1): days += days_in_month[i] return days以下是用Python编写的一个函数,可以根据给定的年、月、日计算出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get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if year % 4 != 0 or (year % 100 == 0 and year % 400 != 0) else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total_days = 0 for i in range(month - 1): total_days += days_in_month[i] total_days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函数使用了一个名为 `days_in_month` 的数组来存储每个月份的天数,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二月份的天数就是29天,否则是28天。函数接收三个参数,分别为 `year`、`month` 和 `day`,分别表示年份、月份和日期。函数通过循环计算给定日期之前的所有天数,然后将其加上当前日期的天数,最后返回该年的第几天。 例如,假设要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调用该函数: ```python day_of_year = get_day_of_year(2023, 3, 1) print(day_of_year) # 输出结果为60 ``` 结果表明,2023年的第60天是3月1日。以下是用 Python 编写的实现该功能的函数函数名为 `day_of_year`: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59, 90, 120, 151, 181, 212, 243, 273, 304, 334] is_leap_year =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 = 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if is_leap_year and month > 2: days += 1 return days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列表 `days_in_month`,存储了每个月的天数累计和(不考虑闰年的情况下)。然后判断输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如果是闰年并且月份大于 2 月,则应该加上一个额外的天数。最后将天数累加起来并返回即可。以下是一个可以使用数组编写的函数,用于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get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每个月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2月份天数为29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 计算天数 day_of_year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day return day_of_year ``` 这个函数首先创建了一个数组,用于存储每个月的天数。然后,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将会修改二月的天数为29。接下来,函数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通过将该日期之前的每个月的天数相加,并加上当月的天数。最后,函数返回计算出的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以下是计算某一天是某一年的第几天的函数,需要输入年、月、日三个参数,函数返回该天是该年的第几天: ```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每个月的天数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闰年二月有29天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 该月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之和加上该月的天数 return total_days ``` 这个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列表 `days_in_month`,存储了每个月的天数,其默认二月有28天。如果输入的年份是闰年,则将二月的天数修改为29天。 接着,通过列表切片和 `sum` 函数,计算出该月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之和,并加上该月的天数,即为该天是该年的第几天。最后返回计算结果。下面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函数,用于计算给定年、月、日的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calculate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每个月的天数列表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如果是闰年,将 2 月的天数改为 29 day_of_year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 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return day_of_year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列表 `days_in_month`,其包含每个月的天数。然后,它检查给定的年份是否为闰年,并在必要时将 2 月的天数改为 29。最后,它使用列表切片和 `sum` 函数来计算给定日期在年内的天数,并将结果返回。以下是一段使用Python编写的函数,可以根据输入的年、月、日,计算出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定义每个月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二月份的天数为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当年之前月份的总天数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1]) # 加上当前月份之前的天数和当前日期的天数 return total_days + day ``` 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包含每个月天数的数组 `days_in_month`,然后判断是否为闰年,如果是闰年则将二月份的天数改为29天。接下来,函数计算当年之前月份的总天数,然后再加上当前月份之前的天数和当前日期的天数,最终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的结果。 例如,假设要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这样调用函数: ```python >>> day_of_year(2023, 3, 1) 60 ``` 结果为60,表示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60天。以下是计算某一年的某一天是该年的第几天的 Python 代码: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检查是否是闰年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闰年2月有29天 # 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count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return day_count ``` 解释: 1. 首先定义了一个 `days_in_month` 数组,存储每个月份的天数。 2. 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将 `days_in_month` 数组的第二个元素改为 29。 3. 然后计算出给定月份之前所有月份的天数总和,再加上给定日期的天数即可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注意:这里的算法只适用于公历日期,其他历法需要使用不同的算法。下面是一个使用数组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示例: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闰年每个月的天数 leap_month_days = [0, 31, 60, 91, 121, 152, 182, 213, 244, 274, 305, 335] # 平年每个月的天数 nonleap_month_days = [0, 31, 59, 90, 120, 151, 181, 212, 243, 273, 304, 334] # 判断是否为闰年 is_leap_year =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 选择对应的月份天数数组 month_days = leap_month_days if is_leap_year else nonleap_month_days # 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s = month_days[month - 1] + day return days ``` 这个函数首先定义了两个数组:`leap_month_days`和`nonleap_month_days`,分别表示闰年和平年每个月的天数。然后,函数判断给定年份是否为闰年,选择相应的月份天数数组。最后,函数计算出给定日期在该年的天数并返回。需要注意的是,数组下标从0开始,因此在计算月份天数时需要将月份减1。以下是一个用 Python 编写的函数,可以根据输入的年、月、日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二月份天数加一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 `days_in_month`,用来存储每个月的天数。在判断闰年的时候,会将数组的二月份天数加一。 接下来,函数根据输入的月份,计算出前几个月的天数之和,再加上当前月份的天数,就可以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了。 例如,假设输入的年月日分别是 2023、2、26,则调用该函数的结果为 57。因为 2 月份之前有 31 天(1 月份),加上 26 天,就是今年的第 57 天了。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给定年、月、日的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实现: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先定义一个列表来记录每个月的天数,注意闰年的情况 days_in_month = [31, 28 +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天数,注意要把前面的月份的天数加起来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该函数的输入参数为年、月、日,返回值为该日期在该年是第几天。该函数的实现方式是先定义一个列表 `days_in_month`,用于记录每个月的天数。需要注意的是,2月的天数在闰年和平年是不同的,因此需要特殊处理。接着,使用 `sum` 函数来计算该日期在该年是第几天,即把前面的月份的天数加起来再加上当月的天数。 例如,调用 `day_of_year(2023, 2, 28)` 会返回 59,因为2023年的2月28日是该年的第59天。 可以使用以下函数来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 def calc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_of_year = 0 month_day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00 == 0) or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month_days[1] = 29 for i in range(month-1): day_of_year += month_days[i] day_of_year += day return day_of_year ```以下是计算某年某月某日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 每个月的天数列表 # 判断是否是闰年,更新2月份的天数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count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day_count ``` 使用方法: ```python # 示例: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rint(day_of_year(2023, 3, 1)) # 输出:60 ``` 注意,以上函数的实现假设输入的年份是合法的(即大于0),且输入的月份和日期也是合法的。如果需要更严格的输入检查,可以在函数添加相应的判断逻辑。 答案:可以使用以下代码来计算:int getDayOfYear(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int day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之前月份的天数 int totalDays = 0; for (int i = 0; i < month - 1; i++) { totalDays += days[i]; } // 加上当月天数 totalDays += day; // 如果是闰年,加上2月的天数 if (year % 4 == 0 && month > 2) { totalDays++; } return totalDays; }下面是使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函数,可以输入年月日,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calc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参数: year: 年份(整数) month: 月份(整数) day: 日(整数) 返回值: 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整数) """ days_of_month = [31, 28 if year % 4 != 0 or (year % 100 == 0 and year % 400 != 0) else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每个月的天数 day_of_year = sum(days_of_month[:month-1]) + day # 月份之前的天数之和再加上当月的天数 return day_of_year ``` 使用方式示例: ```python day_of_year = calc_day_of_year(2022, 2, 28) print(day_of_year) # 输出 59 ``` 请注意,这个函数假定输入的年月日是合法的。如果输入的日期不合法,如输入了不存在的月份或日期,函数的行为将是不可预测的。以下是一个可以用于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示例: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对于闰年,2月有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total_days = 0 for i in range(month-1): total_days += days_in_month[i] total_days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该函数首先创建一个包含每个月份天数的列表。如果给定年份是闰年,则将2月份的天数更改为29。然后,函数使用一个循环来计算给定日期之前的所有天数的总和,并将其与日期本身相加,以获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要使用该函数,请提供年、月、日作为参数,并将其传递给函数。例如,要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使用以下代码: ```python day_of_year(2023, 3, 1) # 返回60 ``` 这表明2023年的第60天是3月1日。以下是一个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函数,可以实现给定年、月、日,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功能: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每个月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2月份的天数为29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天数 total_days = 0 for i in range(month - 1): total_days += days_in_month[i] total_days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使用方法如下: ```python # 计算2023年2月28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of_year(2023, 2, 28) # 返回59 ``` 该函数首先根据每个月的天数计算出每个月的天数,然后根据闰年和平年的规则确定二月份的天数。最后,使用给定的年、月、日计算出从1月1日到该日总共经过的天数,即为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可以使用以下函数来计算年份的第几天://计算年份的第几天 int DayOfYear(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int days[12]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nt sum = 0; // 处理闰年 if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 days[1] = 29; } // 计算天数 for (int i = 0; i < month - 1; i++) { sum += days[i]; } sum += day; return sum; }以下是一个可以计算给定日期在该年第几天的 Python 函数示例: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定义每个月的天数列表 month_day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将二月天数设置为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month_days[1] = 29 # 计算天数总和 total_days = sum(month_days[:month - 1])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函数接受三个参数:年、月、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列表,其包含每个月的天数。然后,如果给定的年份是闰年,将二月的天数从28天改为29天。最后,函数计算总天数,即前几个月的天数之和加上当前月的天数。函数返回该日期在该年的天数。下面是一个用 Python 语言编写的函数,可以输入年、月、日,然后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month_days = [0,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 每个月的天数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 判断是否为闰年 month_days[2] = 29 # 闰年二月有29天 days = sum(month_days[:month]) + day # 计算总天数 return days ``` 使用方法如下: ```python print(day_of_year(2023, 2, 28)) # 输出结果为 59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 `month_days`,存储了每个月的天数。然后根据输入的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如果是,则将2月的天数修改为29。最后,根据输入的月份和日期,计算出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并返回该值。以下是一个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第几天的函数,它使用了一个数组存储每个月的天数: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 处理闰年2月份有29天的情况 day_of_year = 0 for i in range(1, month): day_of_year += days_in_month[i] day_of_year += day return day_of_year ``` 使用该函数,您可以计算某个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例如,如果要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这样调用函数: ```python day_of_year(2023, 3, 1) ``` 该函数将返回60,表示3月1日是2023年的第60天。以下是计算某年某月某日是该年的第几天的函数示例(假设是平年,即2月28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day_count = 0 # 如果是闰年,2月份天数改为29天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累加当前月份之前的所有天数 for i in range(month - 1): day_count += days_in_month[i] # 加上当前月份的天数 day_count += day return day_count ``` 该函数的参数是年、月、日三个整数,返回值是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函数先定义了一个包含每个月份天数的列表(平年),然后根据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如果是闰年则将2月份天数改为29天。最后使用一个循环累加当前月份之前的所有天数,再加上当前月份的天数,就可以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了。以下是用 Python 编写的一个函数,接收年、月、日作为参数,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并返回结果: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0,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2] = 29 # 处理闰年的 2 月份天数 total_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day return total_days ``` 该函数首先定义了一个数组 `days_in_month`,表示每个月的天数,其闰年的二月份天数为 29 天。然后,根据输入的年、月、日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具体方法为: 1. 首先用 `sum(days_in_month[:month])` 计算出该日期之前(不包括该日期所在的月份)的总天数。 2. 然后加上该日期的天数 `day`。 3. 最后返回总天数即可。 例如,调用 `day_of_year(2023, 2, 28)` 将返回 59,因为 2023 年的前两个月共有 31+28=59 天。以下是使用 Python 编写的函数,可以计算给定年月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days_in_month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如果是闰年,则修改二月的天数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month[1] = 29 # 计算天数 day_count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day_count ``` 函数的输入参数是年、月、日,它会首先根据每个月的天数计算出当前日期在当年的第几天。需要注意的是,闰年二月有29天,其他年份二月只有28天。最后将计算出的天数返回即可。 我可以用以下函数来计算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function getDayOfYear(year, month, day){ let date = new Date(year, month - 1, day); let start = new Date(year, 0, 0); let diff = date - start; let oneDay = 1000 * 60 * 60 * 24; let dayOfYear = Math.floor(diff / oneDay); return dayOfYear + 1; }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来实现该功能。该函数可以接收年、月、日作为参数,然后使用数组来存储每个月份的天数。接着,可以根据传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来确定2月的天数。最后,可以根据传入的月份和日期计算出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并将其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现示例: ```python def calculate_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存储每个月份的天数 days_in_month = [31, 28 if year % 4 != 0 or (year % 100 == 0 and year % 400 != 0) else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of_year = sum(days_in_month[:month-1]) + day return day_of_year ``` 使用该函数可以轻松地计算给定日期在年份的天数。例如,要计算2023年3月1日是该年的第几天,可以这样调用该函数: ```python day_of_year = calculate_day_of_year(2023, 3, 1) print(day_of_year) # 输出 60 ``` 这意味着2023年的第60天是3月1日。以下是使用Python语言编写一个函数,利用给定的日期列表和该年份的天数,计算每个日期是该年份的第几天: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dates): """ 计算给定日期列表每个日期是该年份的第几天。 参数: year:整数,代表年份 dates:列表,每个元素为字符串,表示日期,格式为"YYYY-MM-DD" 返回值: 一个列表,包含每个日期是该年份的第几天。 """ # 根据年份计算该年的总天数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days_in_year = 366 else: days_in_year = 365 # 初始化结果列表 result = [] # 遍历日期列表,计算每个日期是该年份的第几天 for date in dates: # 将字符串转换为日期对象 date_obj = datetime.datetime.strptime(date, '%Y-%m-%d') # 计算该日期距离该年第一天的天数 days_since_jan1 = (date_obj - datetime.datetime(year, 1, 1)).days # 计算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 day_of_year = days_since_jan1 + 1 # 将结果添加到结果列表 result.append(day_of_year) return result ``` 使用示例: ```python import datetime # 2022年的总天数为365天 year = 2022 dates = ['2022-01-01', '2022-02-01', '2022-03-01'] result = day_of_year(year, dates) print(result) # 输出 [1, 32, 60] ``` 上述函数的思路是先根据年份计算该年的总天数,然后遍历日期列表,计算每个日期距离该年第一天的天数,再加上1,得到该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最后将所有结果组成列表返回。 ### 回答2: 要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给定日期是该年的第几天,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声明一个计算天数的函数,并定义三个参数:年、月和日。 2. 创建一个数组,其包含每个月的天数。 3. 对于给定的月份,累加该月份之前的所有天数。这可以通过一个循环来完成,该循环从 1 开始迭代,到给定月份减一为止,并在每个迭代将该月的天数累加到计数器。 4. 加上给定日期的天数,将结果返回作为该年的第几天。 以下是用 JavaScript 代码实现这个函数的例子: ```javascript function getDayOfYear(year, month, day) { const monthDays = [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let dayOfYear = 0; // 累加该月份之前的所有天数 for (let i = 0; i < month - 1; i++) { dayOfYear += monthDays[i]; } // 加上给定日期的天数 dayOfYear += day; // 判断闰年并调整二月份的天数 if (month > 2 && isLeapYear(year)) { dayOfYear++; } return dayOfYear; } function isLeapYear(year) { return year % 400 === 0 || (year % 4 === 0 && year % 100 !== 0); } ```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名为 getDayOfYear 的函数,并定义三个参数:年、月和日。然后,我们创建一个名为 monthDays 的数组,其包含每个月的天数。接下来,我们声明一个名为 dayOfYear 的变量,并将其初始化为 0。 我们使用一个 for 循环来累加给定月份之前的天数。该循环从 0 开始迭代,到给定月份减一为止,对于每个迭代,我们将该月份的天数添加到 dayOfYear 变量。 然后,我们将给定日期的天数添加到 dayOfYear 变量,并在必要时判断是否为闰年。如果给定的月份大于二月份,并且该年是闰年,则在 dayOfYear 变量添加一个额外的天数。 最后,我们返回 dayOfYear 变量作为该年的第几天。同时,我们还定义了一个名为 isLeapYear 的辅助函数,用于检查给定的年份是否是闰年。如果给定的年份可被 400 整除,或者可以被 4 整除但不能被 100 整除,则该年是闰年。 ### 回答3: 编写一个函数,使用数组来记录每个月的天数,给定一个年月日,该函数可以计算并返回这一天在当年是第几天。 首先,需要确定年份是否为闰年。闰年的定义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接着,需要使用数组来记录每个月的天数。由于闰年的2月有29天,因此需要对2月的天数进行特殊处理。 最后,根据输入的月份和天数,将前面所有月份的天数相加,再加上这个月的天数,即可得到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 下面是示例代码: ```python def day_of_year(year, month, day): # 判断是否为闰年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leap = True else: leap = False # 用数组记录每个月的天数,注意闰年的2月 days_in_month = [31, 28 + leap,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 计算这一天在当年是第几天 days = sum(days_in_month[:month - 1]) + day return days ``` 这个函数接收三个参数:年份、月份和日期,返回该日是该年的第几天。例如: ```python >>> day_of_year(2021, 7, 15) 196 ``` 即2021年的7月15日是该年的第196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