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系列文章:
数字通信之PCM 30/32 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七)
多路复用是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不干扰。根据复用方式可以分为频分、时分、码分多路复用。其中时分多路复用是利用各路信号在信道上占有不同的时间间隔的特征来区分各路信号。具体来说,把时间分成均匀的时间间隔,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以达到互相分开的目的。
各路样值信号的信号周期性的出现在合路信号中,将合路信号进行量化、编码后进行传输。接收端进行解码得到合路信号,然后进行分路进行低通得到各路信号。
1、PCM时分多路复用 基本概念
1)1帧
抽样时,各路每轮一次的总时间,也就是一个抽样周期。即 抽样周期
T = T s T = T_{s} T=Ts
其中, T = 1 f s T=\frac{1}{f_{s}} T=fs1表示抽样周期125μs。在1帧内,各路信号样值都只传一次。
2)帧长度
一帧包含多少个信息比特。共有32路,1路8比特,则帧长度为 32×8=256bit。
3)路时隙
在合路的PAM信号中,每个样值所允许占的时间间隔,即在 t c t_c tc内将样值展宽,占满整个 t c t_c tc。
t c = T n = 125 32 = 3.91 μ s t_c = \frac{T}{n}=\frac{125}{32}=3.91μs tc=nT=32125=3.91μs
其中,n为路数,T为1帧长度即抽样周期。
4)位时隙
一位码所占用的时间。
t B = t c l = 3.91 μ s 8 = 0.488 μ s t_{B} = \frac{t_{c}}{l} = \frac{3.91μs}{8}=0.488μs tB=ltc=83.91μs=0.488μs
其中,l 为编码位数。如果一路为8位码,则位时隙为$ \frac{t_{c}}{8}$。
5)信息传输速率(数码率)
一个二进制码元占用的时间为一个位时隙,则一秒钟能够传输的二进制码原元称为数码率。
f B = 1 t B = l t c = l ⋅ n T = f s ⋅ n ⋅ l = 8000 × 32 × 8 = 2048 k b i t / s f_{B} = \frac{1}{t_{B}} = \frac{l}{t_{c}}=\frac{l \cdot n}{T}=f_{s} \cdot n \cdot l =8000×32×8=2048kbit/s fB=tB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