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你需要的MCU(个人心得)

0.背景

最近想选一款MCU作为常用MCU来用,不过不太想用STM,因为STM作为入门单片机虽然好用但是不太能满足这次需要,所以就从其他品牌来找了

1.需求

在挑选MCU之前首先确定你的需求,比如这次我想选择双核单片机主频大概在200Mhz,外设要足够丰富,最好支持LCD和常用通信接口,以及32位的SDRAM。

1.1.确定架构

常用的架构有Cortex-M0/M1/M4/M33/M7/R4和rsic-v,M0和M1主频和效率太低了那就确定在其他内核里选,M7主频一般比较高,价格也比较贵,只做备选方案,R4只有TI一家做而且都是高端产品也只做备选。那我们就确定选M33或M4架构了

1.2.确定厂商

MCU的大厂有TI/NXP/ST/ESP等等

1.2.1 TI

这是TI的产品分类,C2000系列主要应用在电机控制和数控电源这块就不考虑了,再看看M4和R系列

R系列的价格都太高了,对一般应用场景来说都太贵了

M4内核有两个分支其中TM4C129X比较符合要求

其中大部分都是单核120Mhz左右,那还不如用STM32F407呢。

1.2.2 STM

STM在这个方向有STM32F407和STM32F429基本可以满足,不过既然是选新MCU就不考虑了

1.2.3 NXP

NXP的MCU非常多,K,KV,KL主要面向电机控制,这次我就不予考虑了。那剩下的就是LPC5000系列和LPC4000系列比较符合需求。

LPC55系列的话没有LCD控制器

LPC4300系列则有LPC435x系列和LPC437x系列满足要求

2.项目评估

在开发新MCU前最好做好资料大致的收集,包括成本,制作难易度,开发难易度

2.1 硬件制作评估

2.1.1 嘉立创

通过嘉立创可以快速评估出使用广泛度

比如这里选择现货产品,再依照销量排序就可以筛选出用的人最多的MCU,一般来说销量越高则使用的人数越多,资料也就越容易找到。之后我们再看一看价格,大概是50+是可以接收的价格。这里可以将LPC4320加入我们的备选项。

不过LPC4320没有Flash,比较难以接收。

2.1.2 开发板

一般有官方开发板则最好,因为有官方的硬件参考,同时也可以说明硬件上没有问题了。

可以看见主要有4337,43S37,43S67,4367,4357这几块。我们再看看这几款芯片的对比。

4337没有LCD控制器,4357比较符合要求,而43S系列相较而言多路安全和随机数生成器,这次不太需要就不选了。

2.1.3 淘宝

嘉立创上LQFP大约是90左右,BGA是150左右

通过淘宝可以评估出实际价格而且可以看到能否买到芯片

可以看到能买到芯片,价格大约在50~100,价格可以接收。

2.1.4 官方资料

可以看到4357是有开发板的,这样一来参考设计等也就有一份基础了。

2.2 软件评估

在开发前至少确保能够将官方例程编译通过,没有问题

一切顺利,没有问题。

3.其他资料收集

最后我们再通过网上的第三方资料来辅助构建项目

4. 结语

至此对一个新项目的筛选和项目风险评估就结束了,下面就是搭建硬件平台,制作软件等等了。后续我也会开一个新栏目来详述这一过程。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