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FICO】成本控制概览(成本中心、成本要素、活动类型、分配分摊)

前言


一、成本控制概览

1、管理会计-功能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成本流转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管理会计-主数据

成本要素相关数据:初级成本要素、次级成本要素、成本要素组
费用相关数据:成本中心、内部订单、作业类型(活动类型)、统计指标
产品成本控制相关数据: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生产版本、生产订单MTS销售订单MTO、产品成本收集器MTP
获利分析相关数据:获利能力段、特征、值字段、利润中心

4、管理会计-成本控制范围

控制范围是CO模块中的组织单位,用于收集成本和收入,出具内部管理报表。公司代码、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内部订单等对象都必须分配给唯一的控制范围
后台配置
常用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维护成本控制范围(OX06) 路径:IMG->企业结构->定义->控制->维护成本控制范围

  • 分配控制
    控制范围与公司代码相同,一个控制范围只能分配一个公司代码
    跨公司成本核算:一个控制范围可以分配给多个公司代码(会计年度变式相同,会计科目表相同)
  • 货币类型
    10公司代码货币
    20控制范围货币,可以指定任意货币
    30集团货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成本主数据

1、成本要素

(1)成本要素
SAP通过成本要素对各类费用进行分类,并记录成本的流转,相当于CO模块中的科目,用于识别所有过账到CO模块的成本和收入项目,分为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

  • 初级成本要素:各模块(FI、后勤模块)将数据传到CO模块时,都通过初级成本要素过账到成本对象,每个初级成本要素对应唯一的总账科目(科目类型为P),该科目过账时会将数据实时的传输到CO模块,科目类型为X和N的科目在过账时会计凭证行项目不传输到CO
  • 次级成本要素:CO模块专用,作为CO内部各成本对象之间的成本流转使用,其他模块不使用次级成本要素,每个次级成本要素对应唯一的总账科目(科目类型为S),次级成本要素在CO内部过账时,会同时生成对应的财务凭证,但次级成本要素不能在FI模块直接记账,次级成本要素在CO模块记账时一般不直接使用次级成本要素,次级成本要素都要关联对应的主数据进行过账或使用1标准的成本结算进行记账;
    用于分摊、内部作业分配、RA分析、成本核算单和内部结算等。它们不对应FI模块的会计科目,因此通过次级成本要素的成本流转不会生成会计凭证

(2)成本要素类别
初级成本要素和次级成本要素又有分类

  • 初级成本要素

    • 成本类(01):用于接收费用类科目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生产成本等。FI记账时,这些成本要素会带有成本对象(如成本中心)
    • 收入类(11):用于接收销售收入类科目的成本。FI记账时,这些成本要素会带有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成本)通常按利润中心考核,无需核算到成本中心
    • 销售扣除类(12):用于记录销售退回等与销售相关的扣除项
    • 外部结算类(22):用于CO模块的结算规则中,一般在后台配置时使用。当用户将成本结算到CO模块以外的对象时,系统会根据此成本要素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 次级成本要素

    • 内部结算类(21):用于CO模块内部的结 算。
    • 订单/项目结果分析类(31):用于分析订单或项目的成本结果。
    • 在制品结算类(32):专门用于在制品的成本结算。
    • 成本核算单类(41):用于成本核算单中的成本记录。
    • 间接费用率类(41,注意:此编号可能与成本核算单类重复,具体编号可能因SAP版本或配置而异):用于记录间接费用的比率。
    • 分摊类(42):用于成本的分摊。
    • 作业类型类(43):用于内部作业的成本分配

注:01、11、12等数字是成本要素类别的代码,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成本要素

(3)成本要素组
是成本要素的集合,可按不同使用场景对成本要素进行分组,同一成本要素可以被使用在不同的分组中,同一个成本要素组中既可以有初级成本要素也可以有次级成本要素
TCODE:新建KAH1(KAH2、KAH3)
KAH3显示成本要素组
栗子:某公司有6个成本要素组Z1-Z6,分别是:直接人工、间接人工、物料消耗、运输费、差旅费、其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标准层次结构

成本中心按职责或部门进行分组,并按照组织级别设置层次结构,一般标准层次结构按照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设置
TCODE:
标准层次更改----OKEON,查看----OKENN
OKENN显示成本中心的标准层次
OKEON中可新建标准层次的下一层组,可新建成本中心,可直接拖动节点位置进行调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用于收集成本和费用的载体,用于识别成本费用发生的地点和目的,成本中心一般用于部门的费用核算,成本中心一般对应公司中的部门----财务部、销售部、研发部,或者需做费用归集的一个组织----生产线、一部门内部的不同项目组
查看单个成本中心----KS03
查看单个或多个成本中心----KS13
在上面提到的标准层次结构OKENN中也可以看到所有的成本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成本中心组

成本中心组是成本中心的集合,可按不同的使用场景将成本中心进行分组,同一成本中心可被使用在不同的分组中
TCODE:
新建----KSH1
修改----KSH2
删除----KSH3
KSH2显示某一集团的成本中心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统计指标

一般用于分摊和分配中的计算基础,例:厂房面积等
分为固定值的统计指标和总值的统计指标
固定值:在KB31N记账时,是覆盖市记账,系统只会读取对该统计指标与成本中心组合的最后一次的记账结果
总值:在KB31N记账时,不是覆盖式的,是累加的,例如:第一次记账是100,第二次记账20,那系统会认为执行分配时的统计指标值为120,按月累加
TCODE:
新建----KK01
修改----KK02
显示----KK03
删除----KK03DE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作业类型

是成本在成本对象之间流转的载体,作业消耗成本中心的资源,如人力或费用等,这些成本通过作业类型分配结转到生产订单,内部订单等成本对象
TCODE:
新建----KL01
修改----KL02
显示----KL03
删除----KL04
KL03显示作业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业单位:该作业类型的单位
成本中心类型:限定哪些类型的成本中心可以输出该作业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本要素分配:维护类别为“43内部作业分配”的次级成本要素,用于将发送方成本结转到接收方
价格标志(计划价格的计算逻辑):一般使用3,这里使用1
1根据计划作业自动计算:系统基于计划成本KP06和计划作业数量KP26计算计划价格
2根据能力自动计算:固定价格基于成本中心能力KP26,变动价格基于计划数量KP26
3手工定义:通过KP26手动设定计划作业价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际价格标志:一般使用5
5实际价格,自动根据计划作业:基于实际成本和实际作业量计算实际成本
6实际价格,自动根据能力:基于实际成本和作业能力计算实际成本
7手动确定实际分配:通过KBK6手工设定实际作业价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建立作业类型成本要素----FS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成本中心会计

1、统计指标记账

TCODE:
统计指标记账
输入----KB31N
显示----KB33N
冲销----KB34N
若统计指标为“固定不能”:则在KB31N过账时,“总计数量”可以输入任何值
若为“总值”:则在KB31N过账时,“总数量”只能输入非零值
“固定值”的统计指标KB31N产生的CO凭证不能用KB34N冲销,因为固定值类型,系统只能读取最后一次过账记录,若要更改,只需在KB31N中过账;
“总值”的统计指标KB31N产生的会计凭证可用KB34N冲销

2、作业类型计划价格

在作业类型记账前要维护各成本中心下的活动类型的价格,否则在记账时,系统无法为发送的成本中心确定金额
输入计划的版本(一般使用0计划/实际-版本),输入期间(月份)和会计年度;
输入要维护的成本中心和其对应的活动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本中心计划KP06:一般指各部门的成本费用计划,可针对各公司的具体需求制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等,成本中心费用计划是进行部门费用事中和事后成本分析的重要基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配代码:0人工分配,2同前分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本中心计划维护后,当有实际业务发生后,可以实时在成本中心报表中(3611报表)查看实际与计划的差异
成本中心实际过账包含从FI(费用记账)、MM(费用采购)、资产折旧等模块过账到成本中心的数据,以及CO内部成本中心间的成本流转

3、分配分摊流程

区分分配分摊:分配用的是初级成本要素,保留原始明细;而分摊用的是次级,打包处理。
“分配留明细,分摊打包走”

  • 分配:将发送方的初级成本要素结转到接收方,成本要素保持不变,即在接收方仍能区分接收成本的成本要素和金额,分配只能对初级成本要素进行结转,分摊可以同时包含初级和次级成本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配循环就是把发生的费用从原来发生的费用科目-折旧(初级成本要素)按一定的分摊标准从发送的成本中心转移到接收的成本中心中
    TCODE:
    创建分配----KSV1 ; 创建分摊----KSU1
    更改分配----KSV2 ; 更改分摊----KSU2
    显示分配----KSV3 ; 显示分摊----KSU3
    执行分配----KSV5 ; 执行分摊----KSU5

场景:折旧费用从公共成本中心分配到其他收益成本中心
发送方 (KS03显示成本中心) :2150103制造办公室(间接制造组)
成本要素:6601600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摊标准KK03:ZMJ01(按面积分摊)
接收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接收方成本中心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KSV1建立分配循环
注:开始日期从10-01开始,不是10-0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kb31n统计指标记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去3611报表里去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F-02里记一笔制造办公室(2150103)的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11报表查询成本中心费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ksv5执行分配循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正式运行完后,去3611报表里查看
成本中心组214直接制造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没有按面积分配到生产部2,可能是生产部2这个成本中心的有效日期是从10-06开始,而执行分配循环的日期是从10-01开始,但是我去修改该成本中心,没法改日期也没法删除此成本中心,可能是由于已经在kb31n统计指标里记账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本中心组215间接制造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个月执行分配循环的话,就(KSV1建立分配循环-》)KB31N统计指标记账-》ksv5执行分配循环-》3611报表分配循环执行结果查询

  • 分摊:成本费用发生往往记账到发生部门,但其目的可能是为了其他部门服务的,即引起该成本费用的成本中心并不是发生的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结算指将成本从发生地成本中心(称“发送方”)结转到目的地成本中心(称“接收方”)的过程,分摊将发送方的成本(初级和次级成本要素)打包,通过特定的次级成本要素结转到接收方
    分摊循环步骤:建立分摊成本要素-》维护分摊成本中心组-》维护分摊成本要素组-》建立分摊循环-》成本中心记账-》执行分摊循环

场景:差旅费用从公共成本中心分摊到其他收益成本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建立分摊成本要素
TCODE:FS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维护分摊成本中心组
TCODE:KSH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维护分摊成本要素组KAH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建立分摊循环
TCODE:KSU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把发送方公共部门产生的国内、国外差旅费(初级成本要素)按照统一打包的差旅费(次级成本要素)方式 按照 一定的固定百分比分摊到接收方的成本中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F-02里对差旅费记账,记账后按固定百分比结转到生产一,生产二和工程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记完账后,再在3611报表里就可以看到记的各差旅费的账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执行实际分摊循环
TCODE:KSU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11报表看分摊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比例分摊10000 * 20% = 2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没分到生产部二,是因为建的成本中心–生产部二有效期有问题,若该成本中心没问题,则将会分到3000
按比例分摊10000 * 30% = 3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000 * 50% = 50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若分摊完后,发现间接制造车间还没有记账完成,则ksu5冲销掉后重新再做(费用记账完成之后,再去分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去3611报表里去看,就可以看到取消了分摊到直接制造组-生产部、生产部二、工程部上的成本,也就是说间接制造组的成本还没有被分摊出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