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鲫鱼之精准调漂

目录

重铅找底

第一种:浮漂没入水下

 第二种:浮漂平躺在水面上

 第三种:浮漂没入水中,露出一定目数

 下拉浮漂一个子线长度加10-15cm

 修剪铅皮

挂上子线,测量钩重

挂上鱼饵,测量饵重

浮漂目数与钩饵重的关系

钓不灵不顿

遗留问题

1、调漂不能抛满杆

2、下拉浮漂长度的问题

3、钩饵重的问题

(1)浮漂与水面平齐时

(2)露出一目时

(3)露出两目时

(4)露出三目时

总结


最近我身边有几个朋友被我带入坑了,都开始爱上了钓鱼这个户外活动。我们一块出去玩的时候,他们的渔获有时不太理想,我在他们垂钓时观察了下细节后发现:浮漂根本没有明显的钝口或者是压根不动,他们提起杆就会中鱼;而另一种情况是浮漂刚刚入水,就开始出现杂乱无章的鱼口,然而提起杆的时候却没有中鱼,这些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浮漂没有调好(钓灵、钓顿)。我一问他们是怎么调的漂,他们说直接扔水里浮漂能沉下去就行。所以借此机会,将我的调漂步骤罗列出来,提供给钓友们。其实有很多种调漂方法,我介绍的只是其中一种,钓友们根据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就可以。

由于我身边没有好的摄像装置,我就以我自己画的图为示例,模拟水面情况,图例如下:

重铅找底

有些调漂的方法第一步可能不需要找底,部分刚开始学习的钓友可能无法理解。我就用重铅到底这种方法来给钓友们讲清楚,在这之前强调一下,调漂时候不要抛满杆,防止找过底,一般都是抛八分或者九分满的杆,还有就是先不要挂子线,这些到后面再进行解释,同时注意压下风线,用顶部太空豆记录水深。

顾名思义,重铅到底,让铅坠触碰到水底,这一步是为了测定水深。方法如下:用大于浮漂吃铅量的铅皮裹在铅皮座上,然后投入水中。可能会出现如下三种情况,我对其一 一解释:

第一种:浮漂没入水下

这种情况就是水太深,当铅皮座触碰到水底时,铅皮坠到浮漂顶端的竖直距离没有水深,所以会没入水下,如下图所示: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是移动太空豆,上推浮漂,直至浮漂露出一目或者浮漂刚好与水面平齐,此时水深大约就是浮漂长度加上鱼线到铅皮坠的距离,完成找底。如下图所示:

 第二种:浮漂平躺在水面上

这种情况就是铅皮座到浮漂下端之间的鱼线长度没有水深,导致鱼线在水中弯曲,浮漂立不起来,如下图所示:

 解决办法就是:向下移动太空豆,将浮漂向下推,直至露出一目或者浮漂刚好与水面平齐。

 第三种:浮漂没入水中,露出一定目数

如下图所示:

原因是水深跟浮漂长度以及铅皮到浮漂下端的长度加在一起跟水深差不多,继续下拉浮漂,让浮漂露出一目或与水面平齐即可。

 下拉浮漂一个子线长度加10-15cm

完了呀!完了呀!为什么要下拉浮漂?下拉不说还要再加上10-15公分?5公分不行吗?30公分不行吗?很多钓友到这里就疑惑了为什么呀????

哈哈哈,其实不难理解,我解释下原因:因为我们在野钓的过程中鱼情比较复杂,什么鱼都可能会遇到,很多鱼吃钩的漂象都不一样:例如鲤鱼吃钩爱试探性的拱食,浮漂如果调灵,会导致上下浮动,很容易抓错口;白条吃口猛,如果太钝,鱼钩吃到嘴里还没有漂象。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当时的作钓环境中去寻找最适合的灵顿点,白条钓灵,鲤鱼钓顿。(至于灵顿后面在讲解)

下面我来说下拉浮漂的操作:

假如说我们的子线长度为15公分,我们就移动太空豆,下推浮漂25公分。因为铅皮重量大于浮漂浮力,所以会带着浮漂沉入水面以下,如下图所示:

 修剪铅皮

完成以上步骤后,修剪铅皮,开始时可以大块的修剪。但是要悠着,别一下子干的太多浮漂都立不起来了,后面慢慢修剪。我们这里就以调四钓四为例说明:修剪铅皮直到露出四目,此时铅皮与浮漂都是浮在水中,调四目完成,如下图所示:

挂上子线,测量钩重

什么玩意儿??钩重还要测量???是要拿天平测量几克吗???有什么用啊????

NO!NO!NO!此钩重非彼钩重,这里的钩重是指钩子可以压下浮漂的目数。

操作如下图: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浮漂、铅皮以及鱼钩都浮在水中,没有触碰水底。浮漂带上子线后,原来是四目,现在是三目,被压下了一目。子线的质量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单钩重半目。

挂上鱼饵,测量饵重

我们假设鱼钩已经挂上鱼饵,如下图所示:

 浮漂刚好与水面平齐,也就是说除去钩子下压一目,两个饵料的重量就是三目。单饵重一目半。

浮漂目数与钩饵重的关系

咳咳!这里就涉及到一些物理知识了,注意听啊!还要从那次阿基米德洗澡时说起......

等等,跑题了,我们不是来讲故事的。

我们都知道,浮力与重力在一定条件下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就是说二者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应用到浮漂上就是:

钩重 + 饵重 + 铅皮重 + 浮漂自重 = 浮漂的浮力

浮漂的浮力是固定的如果左边轻,那么浮漂就会上浮,相反就会下沉。

钓鱼界所谓的灵与顿其实就是子线与鱼钩状态的区别。钓灵就是包含双钩悬浮于水中,一钩触底一钩悬浮(长子线躺底弯曲)两种;钓不灵不顿就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钓顿就是双钩同时躺底,最顿的情况就是双子线弯曲,同时铅坠触底(一般都是用在跑铅里)

钓灵如下所示:

钓顿:                                                                    不灵不顿:

                         

钓不灵不顿

我们去野钓都是去掉小鲫鱼,奥不,是大板鲫,哈哈!一般都是从钓不灵不顿向钓顿慢慢调整,这里以不灵不顿为例:

要想达到不灵不顿的点,就是一钩躺底,一钩触底的情况,我们一起思考下:我们最初调的浮漂为四目,此时下面是没有挂上子线和鱼饵的。如果钩饵带着浮漂进入水中,钩铒的重量假设被水底完全承受,而此时只需要短子线不弯曲,在水中呈现竖直的状态,对短线上的钩铒有微微的牵引。就达到我们想要的不灵不顿的点了,如上图不灵不顿所示(看不懂的先别着急,看完下面的钩饵重问题之后再来看就简单的多了)。

那按上面的说法,也就相当于浮漂下面没有挂上钩饵,那是不是就是变成了我们最初调四目的时候呢???那当然是了!!!

因为鲫鱼是底层鱼,需要钓底。我们挂上钩饵会让浮漂与水面平齐,所以我们需要上推浮漂,才开始可以多推,当浮漂到位时开始露出目数时候要慢慢推,直至刚刚露出四目(这里要注意,一定不能推过定位水深的太空豆,至于为什么,在以后的文章中会讲解),就相当于我们没有挂上钩饵,但实际上,钩饵重量被地面所承担,至此,调漂就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点了。

调四钓四完成!

遗留问题

1、调漂不能抛满杆

如果抛满杆,将浮漂投入水中,浮漂以下的鱼线都会变成斜角,导致调漂不准确,影响作钓体验

2、下拉浮漂长度的问题

看完调漂的最后一步相信大家都懂了吧,下拉的长度只是为了能让所有的钩饵离底,能准确的确定钩饵在水下的状态,至于拉多长都无所谓,只要合适就行。

3、钩饵重的问题

钩饵重其实比较重要,野钓的话其实没必要测量太清楚,但是为了讲清楚调漂的原理,因此提出。

现在假设我们按照上面调漂的步骤进行到最后一步,浮漂到位时,浮漂与水面平齐时,底部的钩饵是什么情况?当露出一目时,是什么情况?当露出二目时,是什么情况?当露出三目时,又是什么情况?

(1)浮漂与水面平齐时

我们在调四目完成时,因为浮漂裸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为剩余浮力,就是剩了四目的浮力。单钩重半目,单饵重一目半,也就是双钩双饵重四目。当我们把饵料和鱼钩挂上之后,这四目的重力和浮漂的四目浮力抵消,所以浮漂才和水面平齐,饵料和钩子都悬浮在水中,没有接触水底; 

长子线【钩+饵】(两目) + 短子线【钩+饵】(两目) = 浮漂四目浮力

(2)露出一目时

原来剩余四目的浮力,上推浮漂后露出一目,也就是说:还有三目的浮力作用在钩饵上,因为单钩重半目,单饵重一目半,所以较短的子线是悬浮在水中的,这用掉了两目的浮力。还剩一目的浮力作用在长子线上,因为长子线钩加上饵重两目,因此,地面承担了长子线钩饵的一目重力

长子线【钩+饵】(一目) + 短子线【钩+饵】(两目) = 浮漂三目浮力

(3)露出两目时

剩余两目的浮力,单个子线钩饵重两目,因此可以想到:短子线钩饵悬空,长子线钩饵躺底,长子线钩饵的重量完全由地面承担

(4)露出三目时

剩余一目的浮力:长子线钩饵躺底(重量被地面承担),短子线触底,一目重量被地面承担,还剩一目重量由浮漂剩余一目的浮力承担

总结

看完上面的步骤,相信大部分钓友都理解了,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方提出。还有一点:钓无定律,世界这么大,每个人的钓鱼环境不可能一模一样,我所述的方法只是万千方法中的一种,钓友们切合自身的情况,根据实际作钓环境灵活改变钓法。

  • 4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稳妥小伙儿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