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求职警惕陷阱,筑牢防线保权益

      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陷阱包括非法职业中介陷阱、招聘收费陷阱、招聘诈骗陷阱和“猫腻”合同陷阱等。教育部发布预警提示,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面将从这几个方面介绍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陷阱:

一、筑牢防线,增强意识

1.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 识别潜在骗局:高校毕业生需要通过参加学校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对就业“陷阱”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识别能力。

   - 避免求职捷径:不轻信所谓的“高薪职位”,对于“活少钱多”、“轻松赚钱”等过于美好的承诺要保持警惕。

   - 正规渠道获取信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多渠道甄别,不盲目轻信陌生网址链接或索要敏感信息的行为。

2.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 谨慎对待个人信息:在求职过程中,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

   - 签订正式服务协议:选择诚信可靠的服务机构,并在确认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签订正式服务协议,以防止被“黑中介”利用。

3. 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 了解法律知识:主动学习求职就业有关法律知识,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 留存证据及时求助:在求职中遇到侵权情况时,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提高警惕,严防陷阱

   - 非法职业中介陷阱:选择经营规范的服务机构,不轻信口头承诺,签订正式服务协议,避免被“黑中介”欺骗。

   - 招聘收费陷阱:对于以各种理由要求交钱或贷款才能安排岗位的情况,应果断拒绝,以免上当受骗。

   - 招聘诈骗陷阱:擦亮眼睛,识别虚假招聘信息,不参与违法行为,对于“听上去很美”的招聘信息要提高警惕。

   - “猫腻”合同陷阱: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核实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特别要高度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信息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提高警惕,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陷阱、招聘收费陷阱、招聘诈骗陷阱和“猫腻”合同陷阱。同时,建议毕业生通过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并在签订合同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最后,呼吁毕业生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3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