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软件评测师——软件工程之开发模型与方法

目录

一、核心概念

二、主流模型详解

(一)经典瀑布模型

(二)螺旋演进模型

(三)增量交付模型

(四)原型验证模型

(五)敏捷开发实践

三、模型选择指南

四、实施建议


一、核心概念

软件开发过程以系统需求为输入,通过系统化的工具和技术转化为可交付产品。主要模型包括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等,各具特色。

二、主流模型详解

(一)经典瀑布模型

运作方式:严格按阶段顺序推进,阶段转换不可逆
优势

  • 强制规范化开发流程
  • 明确各阶段交付文档要求
  • 确保各阶段成果经过验证

局限性

  • 过度依赖文档可能导致最终产品偏离实际需求
  • 仅适用于需求明确且稳定的项目

(二)螺旋演进模型

四阶段循环

  1. 规划制定:明确目标与实施方案
  2. 风险分析:识别并消除潜在风险
  3. 工程实施:开发验证阶段性成果
  4. 用户评估:收集反馈指导下轮迭代

优势

  • 客户全程参与决策
  • 风险管控机制完善
  • 支持复杂系统开发

挑战

  • 需要专业的风险评估能力
  • 迭代次数过多可能影响交付时效

(三)增量交付模型

特点

  • 分阶段逐步实现功能模块
  • 每个增量版本均为可用产品
  • 支持需求渐进式明确

(四)原型验证模型

开发流程

  1. 需求沟通与原型规划
  2. 快速建模构建初始版本
  3. 用户反馈驱动持续优化

适用场景

  • 中小型系统开发
  • 需求不明确需快速验证

(五)敏捷开发实践

Scrum框架

  • 迭代周期(冲刺):30天增量开发
  • 需求管理:产品待办列表优先级排序
  • 每日站会:15分钟进度同步
  • 持续集成:每日可演示版本

XP极限编程

  • 核心价值:沟通、简化、反馈、勇气
  • 特色实践:测试驱动、结对编程、持续重构
  • 文档策略:轻量级文档,强调代码质量

三、模型选择指南

模型类型适用场景典型特征
瀑布模型需求明确的大型项目严格阶段划分
螺旋模型高风险复杂系统迭代式风险管理
增量模型可模块化开发的项目分阶段交付可用产品
原型模型需求模糊的中小型项目快速验证与反馈循环
敏捷方法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灵活响应与持续交付

四、实施建议

  1. 需求明确度是选择模型的首要考量因素
  2. 复杂系统推荐采用螺旋模型结合增量交付
  3. 中小项目可优先考虑原型验证+敏捷开发组合
  4. 团队经验水平直接影响模型实施效果
  5. 文档管理需与开发模型特点相匹配

第二部分 综合知识历年真题
2020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20年评测真题第30题:绿色】
30.快速原型化模型的优点不包括( )。
A.有助于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B.开发人员在构建原型过程中可以学习许多相关的知识
C.原型系统已经通过与用户的交互而得到验证
D.适用于大规模的软件开发

解答:答案选择D。

【2020年评测真题第31题:红色】
31.现欲开发某高校一卡通系统,用于替换一个已经存在的系统,则最适于采用( ) 过程模型。
A.瀑布
B.原型化
C.增量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A。

2019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9年评测真题第31题:红色】
31.某开发小组为某企业开发较大规模的项目,该开发小组已经为同一行业的其他企业开发过类似的项目,且该项目需求变化很少,则最适宜采用( )开发过程模型。
A.瀑布
B.演化
C.螺旋
D.喷泉

解答:答案选择A。AC二选一错。

【2019年评测真题第32题:绿色】
32.以下( )不是敏捷开发方法Scrum的步骤。
A.Product Backlog
B.Refactoring
C.Sprint
D.Sprint Backlog

解答:答案选择B。
重构(Refactoring)就是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不是Scrum的步骤

2018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8年评测真题第26题:黄色】
26.以下关于极限编程(X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XP的12个最佳实践,不包括( )。
A.XP是激发开发人员创造性、使管理负担最小的一组技术
B.每一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
C.多个自组织和自治小组并行地递增实现产品
D.有一个使命作为指导,它设立了项目的目标,但并不描述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A.重构
B.结对编程
C.精心设计
D.隐喻

解答:答案选择D|C。第一空选错

2017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7年评测真题第26题:绿色】
26.以下关于瀑布模型的优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规范化开发人员的开发过程
B.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
C.要求每个阶段提交的所有制品必须是经过评审和验证的
D.项目失败的风险较低

解答:答案选择D。

【2017年评测真题第27题:绿色】
27.现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则最适宜采用( )过程模型。
A.瀑布
B.原型化
C.增量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B。

2015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5年评测真题第28题:绿色】
28.开发过程中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作为驱动,( )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A.瀑布
B.原型
C.螺旋
D.喷泉

解答:答案选择D。

【2015年评测真题第29题:绿色】
29.以下关于极限编程X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价值观,原则,实践和行为四个部分组成
B.每个不同的项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约定和方法论
C.有四个价值观,即沟通,简单性,反馈和勇气
D.有五大原则,即快速反馈,简单性假设,逐步修改,提倡更改和优质工作

解答:答案选择B。

2014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3分)
【2014年评测真题第28题:绿色】
28.以下关于瀑布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适用于需求被清晰定义的情况
B.可以快速构造系统的可运行版本
C.唯一一个适合大规模项目开发的模型
D.己不能适应当前软件开发的过时模型

解答:答案选择A。

【2014年评测真题第29题:绿色】
29.某开发小组欲开发一个大型软件系统,需求变化较小,此时最不适宜采用( ) 过程模型。
A.瀑布
B.原型
C.增量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B。送分题。

【2014年评测真题第31题:绿色】
31.以下关于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总的指导思想是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B.基本原则是功能的分解与抽象
C.比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更适合于开发大规模的、特别复杂的项目
D.特别适合解决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

解答:答案选择C。

2013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3年评测真题第24题:绿色】
24.( )过程模型明确地考虑了开发中的风险。
A.瀑布
B.快速原型
C.V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D。

【2013年评测真题第23题:绿色】
23.在开发一个字处理软件时,首先快速发布了一个提供基本文件管理、编缉和文档生成功能的版本,接着发布提供更完善的编辑和文档生成功能的版本,最后发布提供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的版本,这里采用了( )过程模型。
A.瀑布
B.快速原型
C.增量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C。

2012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2年评测真题第38题:红色】
38.某开发小组的任务是开发一个大型软件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宜采用( )开发过程模型。
A.瀑布
B.原型
C.V模型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D。错选择了B。

【2012年评测真题第39题:绿色】
( )模型吸收了软件工程“演化”的概念,使用原型及其他方法来尽量降低风险,适合于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的开发。
A.瀑布
B.原型
C.喷泉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D。

2011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1年评测真题第26题:绿色】
26.现要开发一个通过卫星通信连接计算机的新软件产品,假设之前没有开发卫星通信软件的经验,则最不适合采用( )模型。
A.瀑布
B.原型
C.增量
D.螺旋

解答:答案选择A。送分题。

【2011年评测真题第28题:绿色】
28.以下关于敏捷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对于过程和工具,更强调个人和交互
B.相对于严格的文档,更重视可工作的软件
C.相对于与客户的合作,更注重合同谈判
D.相对于遵循计划,更专注于对变化的响应

解答:答案选择C。送分题。

2010下综合知识历年真题(2分)
【2010年评测真题第19题:绿色】
19.V模型描述了软件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描述了不同测试阶段与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对应关系。其中,集成测试阶段对应的开发阶段是( )。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详细设计阶段
D.编码阶段

解答:答案选择B。

【2010年评测真题第26题:绿色】
26.螺旋模型综合了( )的优点,并增加了这两种模型忽略的风险分析。
A.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
B.瀑布模型和喷泉模型
C.演化模型和喷泉模型
D.原型和喷泉模型

解答:答案选择A。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