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数字化转型再谈数据中台(四):数据中台不是买来的,是干出来的

透过数字化转型再谈数据中台(四):数据中台不是买来的,是干出来的

编者按:《透过数字化转型再谈数据中台》系列连载 6-8 篇左右,作者结合自己在数据中台领域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数据架构知识、BI 知识,以及分享给大家一些产业互联网实施经验。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四篇,主要分享数据中台组织结构的一些探索。数据中台不是买来的,是干出来的。

作为一个数据架构师,对一家企业进行数据规划与建设时,是要思考企业的大数据该如何建设。需要从企业阶段现状、诉求、组织结构、数据基础、数据应用能力现状等多方面来思考架构的规划、落地、执行、落地节奏等。同样的,面对“数据中台”的规划建设,企业不同阶段对数据诉求差异性很大,必然导致数据建设、实施策略差异也很大。

企业的成长

企业的变革是受到市场竞争、外部变化、顾客诉求等多种条件作为催化剂,发生的一种自我成长。很多诞生于互联网的企业在上述条件的催化下,通过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来提升对用户的黏性以及商业化变现能力,过程中企业必须迅速的成长与壮大,才会逐渐拿到更大的用户量与市场份额。传统企业无论在成长速度、规模化速度比起互联网企业是较缓慢的,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很多数字化的能力都是从互联网企业先发起变革并逐渐渗透传统的不同各行业。

  • 一般的企业成长阶段:

  • 高速扩展型

这种企业互联网企业、含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或者是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比较高公司(非绝对)。

数据在业务成长下扮演的角色

在这个企业的这个过程下数据扮演什么角色呢?

  • 企业的第一阶段,企业的业务是从 0 到 1 的,对标着竞品、头部、靠老板的直觉快速成长。这个阶段的企业是能认清自己的方向,但是不完全知道路该怎么走。企业会尽量完善地搜集数据,这些数据上仅对运营起帮助,不指导战略。

  • 这个过程是让减少运营的错误,但不能用来找方向,只是让管理层多做“对”的决定;初创企业的内部比较杂乱,资金、人员、技术等都比较薄弱,管理也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但是其业务目标是非常明确的。

  • 这个阶段数据团队除了主动去构建准确反应业务的指标之外, 还需要做好拆解业务接下来一些可能的方向。这个阶段很多都是在基建工作,比如埋点的设计、中间层设计,快速部署一些报表体系,还要整理数据的各种日报等,业务上的各种转化漏斗等。

  • 比如在业务原型或内测阶段,数据团队除了构建基本的数据体系外, 还可以主动分析竞品或相似 App 挖掘里面的功能思考点为什么这么做,如何用指标体系来度量。

  • 该图左侧是 3 月初的版本,灰色部分是关键指标以及待拆解指标,右侧是 3 月底上线后已经拆解后的关键指标。(这个方向的会归类在从 BI 角度思考业务领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