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计要求
为所在学校(海南大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基于三层交换技术的校园网络。具体要求:
(1) 每部门1个单独的子网,自定义子网需要的IP地址数,至少有4种不同的地址规模;
(2) 使用私有地址满足校内计算机的接入需求,统计需要多少个C类的IP地址段,并从192.168.0.0/16中选择连续的地址来使用;
(3) 计算每个部门的网络地址、掩码,并指定网关地址;
(4) 每个子网1个单独的VLAN,并使用三层交换机互连各VLAN。
2、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计算各VLAN信息;
(2) 绘制网络拓扑图,要求包含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等节点,并标注各VLAN信息;
(3) 完成交换机配置,具体包括:
① 三层交换机中创建VLAN,为VLAN分配IP,配置与二层交换机互连的Trunk链路;
② 二层交换机中创建VLAN,配置与三层交换机互连的Trunk链路,并体会跨二层交换机的VLAN配置。
(4) 基于PacketTracer,实现校园网原型,并测试网络的可用性。
3、校园网设计图
4、设计内容理论分析
本次设计的校园网采用了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网络层中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和三层转发技术的结合体。
三层交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局域网中的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从而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5、校园网设计细则
5.1 交换机接口连接情况
在交换机之间采用Trunk模式接口来连接,而交换机与主机和服务器之间采用access模式接口来连接。三层交换机连接内网路由器需要改成路由access端口。
名称 |
接口 |
所接的设备 |
|
三层交换机 |
FastEthernet0/1(access) |
内网路由器 |
|
FastEthernet0/2(Trunk) |
计算机学院楼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3(Trunk) |
职工区路由器 |
||
FastEthernet0/4(Trunk) |
思源学堂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5(Trunk) |
三四五教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6(Trunk) |
研发楼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7(Trunk) |
图书馆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8(Trunk) |
1-19栋宿舍楼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9(Trunk) |
紫荆1-2区交换机 |
||
外网交换机 |
FastEthernet0/1(Trunk) |
外网路由器 |
|
FastEthernet0/2(access) |
外网服务器 |
||
FastEthernet0/3(access) |
外网主机 |
||
思源学堂交换机 |
FastEthernet0/1 |
||
FastEthernet0/2(Trunk)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3(Trunk) |
三四五教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4(access) |
思源学堂服务器 |
||
FastEthernet0/5(access) |
思源学堂多媒体教室 |
||
FastEthernet0/6(access) |
思源学堂会议室 |
||
三四五教交换机 |
FastEthernet0/2(Trunk) |
思源学堂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4(access) |
教学楼自习室 |
||
FastEthernet0/5(access) |
教学楼服务器 |
||
FastEthernet0/6(access) |
教学楼机房 |
||
研发楼交换机 |
FastEthernet0/1(Trunk) |
三层交换机 |
|
FastEthernet0/2 |
|||
FastEthernet0/3 |
|||
FastEthernet0/4(access) |
研发楼办公室 |
||
FastEthernet0/5(access) |
研发楼服务器 |
||
FastEthernet0/6(acc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