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6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江科大STM32学习笔记(下)

深入探索STM32微控制器:涵盖串行通信(USART)、I2C通信协议、SPI通信协议、BKP备份寄存器和RTC实时时钟等多个关键组件。掌握STM32的核心功能,助力嵌入式系统开发之旅

2023-12-01 15:49:22 21610 61

原创 江科大STM32学习笔记(上)

深入探索STM32微控制器:从基础到实践,涵盖STM32-GPIO输出、STM32与OLED显示屏调试、EXTI外部中断、TIM定时器、ADC数模转换器等多个关键组件。掌握STM32的核心功能,助力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之旅。

2023-09-20 10:39:54 76069 97

原创 L6200E: Symbol multiply defined

摘要: ARM Linker错误L6200E通常由全局变量在头文件中重复定义引起。示例中,shared.h直接定义变量导致main.o和sensor.o各自生成变量副本,链接时冲突。正确做法是:1)在头文件用extern声明变量(如extern uint32_t system_uptime_ms;);2)在单一源文件(如main.c)中定义变量。遵循"头文件声明,源文件定义"原则,避免重复定义。关键点:禁止在头文件中初始化变量,使用头文件保护宏,保持全局变量定义唯一性。(149字)

2025-09-13 09:06:52 373

原创 【LIN】4.深入讲解LIN的调度表(搭配代码)

调度表是LIN总线通信的核心机制,由主机节点(如BCM)管理,用于协调帧的发送顺序和时间。它包含多个调度表条目,每个条目定义要发送的帧及其延迟时间。调度表支持动态切换,可根据车辆状态在不同模式间转换(如基础调度、事件触发调度和诊断调度)。基础调度表周期性监控关键信号,事件触发调度响应紧急操作,诊断调度处理高优先级请求。这种动态调度方式优化了带宽利用率,确保关键信号的实时性,同时支持诊断功能。在代码实现上,调度表通常体现为结构体数组,通过定时器驱动执行,配合中断机制实现动态切换。

2025-08-26 15:05:42 863

原创 【LIN】3.基于STM32的LIN总线从零实现:帧处理、调度表与诊断实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分三步构建LIN通信系统的方案。首先实现基础通信功能,主从节点通过无条件帧进行问答式交互;然后增加事件触发机制,优化异常处理;最后扩展高级功能。文章详细介绍了第一步的实现方法,包括软件框架设计、共用库定义、主节点调度器和从节点中断处理的具体代码实现。主节点周期性发送命令帧头并接收响应,从节点在中断中处理接收到的帧头并回复数据,共同完成车窗状态查询和控制功能。

2025-08-25 10:27:28 1055

原创 【LIN】2.LIN总线通信机制深度解析:主从架构、五种帧类型与动态调度策略

本文深入解析了LIN总线通信的五种帧类型及其应用场景。LIN总线采用主从式单线通信,通过调度表实现有序传输。无条件帧是最基础类型,用于主机查询从机数据或发送命令;事件触发帧优化多从机事件响应,仅状态变化的从机回复;诊断帧使用专用PID实现深度诊断功能。文章结合车窗控制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不同帧类型实现防夹功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体现了LIN协议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高效协同机制。

2025-08-25 10:26:43 1496

原创 【LIN】1.LIN通信实战:帧收发全流程代码实现

LIN总线是一种低成本、低速率的主从式串行通信网络,主要用于汽车车身电子控制。它基于UART硬件,采用单线传输,最高速率20kbps。LIN协议的核心是帧结构,由主节点发出的报头(包括同步间隔段、同步段和受保护标识符段)和从节点发出的响应(数据段和校验和段)组成。硬件实现需要MCU和LIN收发器芯片,软件上需配置UART参数并实现Break检测与生成功能。主节点通过发送Break信号、同步字节和PID来调度通信,从节点则响应数据。LIN总线以其简单、经济的特性,成为CAN总线的重要补充。

2025-08-23 08:40:51 1060

原创 【LIN】0.理论基础与协议概述

LIN总线是一种低成本汽车总线解决方案,基于UART/SCI硬件实现,主要用于连接传感器和执行器。相比CAN总线,LIN采用单线通信、速度较低(≤20kbps)、单主从结构,数据长度仅0-8字节,但成本优势明显。LIN可有效减少线束数量,提高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汽车舒适系统(如车窗、座椅、空调控制等)。其开发流程涉及节点能力文件(NCF)和LIN描述文件(LDF)的交互使用。作为CAN总线的辅助子网,LIN总线实现了简单设备的经济高效互联。

2025-08-23 08:39:49 988

原创 单片机通信协议核心关系梳理笔记(UART/USART/232/485/SPI/12C/LIN/BLE/WIFI)

本文解析了串行通信的核心概念与技术层次。首先对比UART(异步)与USART(同步/异步)的特性差异,指出USART是UART的超集。接着从OSI模型出发,区分物理层(如TTL、RS-232、RS-485)与数据链路层(如SPI、I2C、CAN)的协议关系。在无线领域,蓝牙、WiFi和2.4G协议通过串口或SPI与单片机交互,模块内部处理复杂协议栈。最后通过关系图展示了单片机内部控制器与外部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说明UART既可作为基础通信接口,也能支持高层协议和无线通信。全文系统梳理了串行通信技术体系,揭

2025-08-20 16:42:36 1098

原创 STM32F1到STM32F0的标准库移植指南--GPIO篇

本文比较了STM32F1与F0系列微控制器的GPIO接口差异。F0系列采用全新设计,GPIO连接到AHB总线,性能更优;引入多路复用器架构(AF0-AF7),通过GPIOx_AFRL/RH寄存器配置,避免外设冲突;配置流程需先设置复用模式,再选择类型/上下拉/速度。与F1系列相比,F0的输入/输出/模拟/复用功能模式配置方式均有变化,需通过不同寄存器组合实现。具体复用映射需参考芯片手册或库函数说明,移植时需重写GPIO相关代码。

2025-07-31 11:03:47 769

原创 【江科大CAN】3. 代码实战

本文介绍了STM32 CAN总线通信的实现方法,重点讲解了单个设备环回测试和三个设备间通信的配置流程。主要内容包括:1)CAN外设初始化步骤(时钟配置、GPIO设置、CAN控制器参数配置、过滤器初始化);2)报文发送流程(使用CanTxMsg结构体和CAN_Transmit函数);3)报文接收流程(通过CAN_MessagePending检查状态,使用CAN_Receive读取数据)。文中还详细列出了STM32标准外设库中相关的CAN控制函数,并提供了初始化代码示例,包括RCC时钟使能、GPIO配置等关键步

2025-07-29 08:40:10 694

原创 【江科大CAN】2. STM32 CAN外设

本文摘要: STM32 CAN外设教程重点讲解了STM32F103C8T6芯片的bxCAN外设。主要内容包括: CAN外设特性:支持CAN 2.0A/B协议,硬件自动处理报文收发、帧格式、错误检测等,最高支持1Mbps波特率。 硬件资源: 3个发送邮箱(缓冲区) 2个接收FIFO(可缓存6个报文) 14个过滤器组(用于报文筛选) 外围电路设计: CAN控制器+收发器(如TJA1050)构成节点 需注意终端电阻配置(总线两端各120Ω) 标明了STM32与收发器的连接方式 内部结构: bxCAN核心实现协议处

2025-07-28 10:28:01 1123

原创 【江科大CAN】1. 基础理论知识

CAN总线技术解析与硬件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CAN总线技术及其硬件实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CAN总线采用差分信号传输,实际应用中需共地连接以确保稳定性;(2)通过对比UART、I2C、SPI等通信协议,突出CAN在多节点、高可靠性和长距离传输方面的优势;(3)详细解析高速CAN与低速CAN的硬件设计差异,包括终端电阻配置(高速CAN需120Ω匹配电阻,低速CAN采用2.2kΩ偏置电阻)和拓扑结构要求;(4)强调双绞线布线对信号完整性的重要性,并解释CAN总线仲裁的硬件基础。文章还澄清了125

2025-07-21 14:02:45 1630 1

原创 探究嵌入式通信协议:总线为何偏好高电平默认状态?

嵌入式通信协议中,总线电路通常默认高电平,主要基于三大原因:1)防止悬空引起的噪声干扰,通过上拉电阻稳定空闲状态;2)降低功耗,开漏输出结构在空闲时仅需微小电流;3)提供确定性逻辑状态,便于多主控冲突检测。典型应用包括I2C、1-Wire等协议,采用正电压上拉设计。例外情况存在于差分总线(如CAN、RS-485)和负逻辑协议(如RS-232),它们通过特殊电气规范定义空闲状态。上拉电阻选择需平衡灌电流能力(下限)和上升时间要求(上限),典型值4.7kΩ(I2C)。多主控系统通过仲裁、同步时钟等机制确保兼容性

2025-07-21 09:51:59 779

原创 【I2C】0&1.I2C硬件连接&I2C总线时序图讲解

I2C总线通信协议解析 I2C总线通信协议是一种基于两根信号线(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的串行通信标准,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硬件连接要点 所有设备共享SDA和SCL线,并共地连接 必须为两条信号线添加外部上拉电阻(典型值2.2kΩ-10kΩ) 设备地址通过硬件引脚配置,避免地址冲突 通信时序关键 数据传输原理: SCL高电平时采样数据,低电平时切换数据 SDA高电平为"1",低电平为"0" 采用高位优先(MSB first)传输方式 协议控制信号: 起始条件:SC

2025-07-19 14:43:50 825

原创 【C语言】位操作

位运算在单片机开发中的应用总结 位运算是单片机寄存器控制和资源优化的核心技术。文章系统介绍了位运算基础(与、或、异或、取反、移位等操作)及其在单片机中的典型应用。重点阐述了寄存器配置的两种方法:先清0再设值,或先读取后修改。提供了实用的代码技巧,包括宏定义寄存器地址、位域结构体映射、联合体位操作封装等。同时强调了操作的原子性要求和典型应用场景(IO控制、状态标志、数据压缩等)。通过合理使用位操作,可显著提升代码效率和可维护性,但需结合硬件特性谨慎设计。文末附有练习题和相关学习资源链接。

2025-07-16 11:43:16 405

原创 【GPIO】从STM32F103入门GPIO寄存器

每个GPIO端口(A-E)由7个寄存器控制,每组寄存器控制特定功能。下面按寄存器类型详细对比标准库和寄存器操作。:控制引脚工作模式(输入/输出/复用)和输出速度:读取引脚当前电平状态(只读):低16位对应引脚电平(0/1)注意:该寄存器只能以的形式读出:控制输出电平 +:低16位控制输出电平:原子操作输出电平(避免ODR直接操作冲突):快速清除输出电平(专用于低电平输出):低16位控制清零操作:锁定CRL/CRH配置防止意外修改:写1→写0→写1→读0→读1。

2025-07-15 15:38:46 918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FLASH闪存

FLASH闪存摘要 FLASH闪存在STM32芯片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存储用户数据和程序自我更新(IAP)。C8T6芯片的64K闪存分为主存储器(64页×1K)、系统存储器和选项字节三部分。闪存操作需遵循特定流程:写入前必须擦除,擦除以页为单位(1K),擦除后全变为1,数据只能1写0。操作步骤包括解锁(写入特定键值)、设置模式(MER/PER/PG)、启动操作(STRT)、等待完成(BSY)和可选验证。指针可直接访问存储器地址,SRAM可读写,FLASH写入需解锁。库函数已封装这些操作,简化了闪存编程过程。

2025-07-10 14:05:43 708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WDR看门狗

STM32有两个看门狗,一个是独立看门狗另外一个是窗口看门狗,独立看门狗号称宠物狗,窗口看门狗号称警犬,本章我们主要分析独立看门狗的功能框图和它的应用。

2025-07-10 14:03:07 603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SPI通信协议

STM32的SPI外设可用作通讯的主机及从机, 支持最高的SCK时钟频率为fpclk/2 (STM32F103型号的芯片默认fpclk1为36MHz, fpclk2为72MHz),完全支持SPI协议的4种模式,数据帧长度可设置为8位或16位, 可设置数据MSB先行或LSB先行。它还支持双线全双工(前面小节说明的都是这种模式)、双线单向以及单线模式。其中双线单向模式可以同时使用MOSI及MISO数据线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可以加快一倍的传输速度。而单线模式则可以减少硬件接线, 当然这样速率会受到影响。

2025-07-10 14:00:06 1217

原创 【显示模块】嵌入式显示与触摸屏技术理论

LCD背光已普遍采用LED,CCFL基本淘汰;OLED烧屏可通过像素位移缓解。通过场景化选型与精准的驱动实现,可显著提升嵌入式设备的显示体验与交互可靠性。:根据成本、功耗、显示性能、交互需求综合选型。,而是独立传感器层,

2025-07-10 09:44:39 1153

原创 【STM32】 STM32低功耗模式详解:睡眠模式与唤醒机制【待测试】

STM32睡眠模式详解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STM32三种低功耗模式特性,重点解析睡眠模式的实现机制。睡眠模式功耗为mA级,唤醒时间最短(μs级),保持外设运行状态,适合短暂待机场景。进入睡眠模式需清除SLEEPDEEP位,可选WFI/WFE两种唤醒方式。WFI通过中断唤醒,WFE提供SEVONPEND和纯事件两种唤醒机制,后者具有最低延迟(5-8周期)。文章对比了不同唤醒方式的配置复杂度、功耗表现,并给出最佳实践建议,包括事件模式配置、唤醒后处理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提供时钟管理、I

2025-07-01 14:27:45 1818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PWR电源控制

STM32微控制器的电源管理及低功耗模式解析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STM32的电源架构和三种低功耗模式。电源系统分为模拟供电(VDDA)、数字供电(VDD/1.8V)和后备供电(VBAT)三部分,内置电压调节器将3.3V降压为1.8V供核心使用。低功耗模式包括:1)睡眠模式(关闭CPU时钟,任意中断可唤醒);2)停机模式(关闭1.8V区域时钟,仅外部中断可唤醒,需注意唤醒后时钟重配置);3)待机模式(关闭所有电源,仅特定信号可唤醒)。文章还分析了上电复位、掉电复位机制及可编程电压监测器(PVD)的应用,为低

2025-06-26 19:50:01 936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BKP备份寄存器&RTC实时时钟

Unix时间戳与STM32 RTC模块解析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领域通用的Unix时间戳概念及其在STM32中的实际应用。时间戳涉及GMT、UTC和闰秒等时间标准,并提供了C语言实现的时间戳转换示例代码。重点讲解了STM32的BKP(后备寄存器)和RTC(实时时钟)模块,包括: BKP模块的后备供电、侵入检测和时钟输出功能 RTC模块的三种时钟源(HSE/128、LSE、LSI)及其工作原理 RTC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编程配置流程 32位计数器与闹钟寄存器的使用方法 特别强调LSE晶振作为RTC首选时钟源的优势,以

2025-06-26 19:48:45 1154

原创 【BUG】记STM32F030多通道ADC DMA读取乱序问题

编码规范的重要性:结构体声明的位置不仅是语法问题,更影响代码可移植性。硬件机制的深度理解:结合芯片手册分析异常(如STM32F0校准值特性),能快速定位隐蔽问题。

2025-06-09 14:34:59 846

原创 【BUG】为什么同样的初始化代码STM32F1正常而F0报错?

在STM32开发中,无论是STM32F1还是STM32F0工程,C语言标准(C Standard)的选择通常是由开发环境和编译器的默认设置决定的,但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下是具体的分析:STM32F1工程默认模式C99或禁用严格C89检查:在大多数开发环境中(如STM32CubeIDE或Keil MDK-ARM),默认会启用C99标准,或者允许使用C99的特性而不强制严格C89检查。这是因为STM32F1具有较高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资源,能够支持更复杂的代码结构和功能。是否可以自由选择。

2025-06-09 14:29:42 875

原创 【BUG】滴答定时器的时间片轮询与延时冲突

SysTick定时器是ARM Cortex-M内核的系统定时器,常用于时间戳记录和精确延时。其核心配置包括CTRL、LOAD和VAL寄存器,通过设置这些寄存器可以实现1ms中断,进而记录系统运行时间。然而,在实现延时函数时,直接操作SysTick寄存器可能导致中断被关闭,进而破坏时间戳功能。例如,delay_us函数在结束时将CTRL寄存器设置为0x04,导致SysTick中断被永久关闭,tick_ms计数器停止更新,依赖时间戳的应用逻辑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使用独立定时器(如TIM2)

2025-05-14 13:57:59 1128

原创 【BUG】STM32程序卡在B .即Default_Handler处

在调试STM32代码时,若程序卡死在启动文件的B.处,通常是因为进入了Default_Handler错误。这通常是由于开启了某个中断但未正确实现对应的中断服务函数,或函数名与启动文件中的定义不一致。STM32的中断向量表通过弱符号定义默认处理函数,若未重载则执行Default_Handler,导致死循环。解决方法包括检查是否开启了未使用的中断、确保中断函数名与启动文件完全一致,并通过CallStack回溯触发的中断。总结来说,未正确实现中断服务程序或函数名错误是导致此问题的根本原因。

2025-05-13 11:23:51 889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I2C通信协议

I2C通信协议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串行总线协议,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IC)间的通信。其特点包括引脚少、硬件简单、可扩展性强,且无需外部收发设备。I2C总线由两条线组成:串行时钟线(SCL)和串行数据线(SDA),支持多设备通信。每个设备有独立地址,主机通过地址访问从机。总线通过上拉电阻保持高电平,设备空闲时输出高阻态。I2C支持标准、快速和高速三种传输模式,最大传输速率分别为100kbit/s、400kbit/s和3.4Mbit/s。协议采用开漏输出和弱上拉电阻设计,避免电源短路和引脚模式频繁切

2025-05-10 17:01:33 2201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USART串口

串口助手中的文本模式和HEX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文件编辑或浏览模式。文本模式以ASCII编码格式显示文本文件内容,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便于人类阅读。而HEX模式以十六进制编码格式显示文件内容,每个字节用两个十六进制数表示,适合查看文件的二进制编码,包括数据、指令等信息。STM32通过通信线路与陀螺仪、蓝牙等外挂模块连接,实现数据交换和控制。串口通讯的物理层和协议层分别规定了信号的用途、电平标准以及数据包的组成,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波特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确保发送和接收方同步。

2025-05-10 16:59:14 1940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DMA直接存储器存取

注意一下:就是这里的Flash,它是ROM只读存储器的一种,如果通过总线直接访问的话,无论是CPU,还是DMA,都是只读的,只能读取数据,而不能写入,如果你DMA的目的地址,填了Flash的区域,那转运时,就会出错。转运7次之后,传输计数器自减到0,DMA停止,转运完成。,这里可以看ADC的配置,ADC如果是单次扫描,那DMA的传输计数器可以不自动重装,转换一轮就停止,如果ADC是连续扫描,那DMA就可以使用自动重装,在ADC启动下一轮转换的时候,DMA也启动下一轮的转运,ADC和DMA同步工作。

2025-05-08 08:10:24 1393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ADC数模转换器

那对于GPIO来说,它只能读取引脚的高低电平,要么是高电平,要么是低电平,只有两个值,而使用了ADC之后,我们就可以对这个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的任意电压进行量化,最终用一个变量来表示,读取这个变量,就可以知道引脚的具体电压到底是多少了。所以ADC其实就是一个电压表,把引脚的电压值测出来,放在一个变量里,这就是ADC的作用。这是这个ADC的工作模式。然后12位和1us的转换时间,这里就涉及到ADC的两个了,第一个是。

2025-05-08 08:08:40 1891

原创 【外围电路】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是单片机系统的“保险丝”,确保所有操作从一个稳定、可控的起点开始。其本质是通过。

2025-05-07 08:07:58 1777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TIM定时器

为什么在72MHz计数时钟下可以实现最大59.65s的定时?72M/65536/65536,得到的是中断频率,然后取倒数,就是59.65秒多,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详细解释:在定时器中,预分频器和计数器都是16位的,所以它们的最大值是65535,而不是65536。预分频器的最大值决定了计数时钟的频率,而计数器的最大值决定了定时器的最大计数周期。因此,如果预分频器和计数器的最大值都设置为65535,那么定时器的最大时间就是72MHz/65536/65536,得到的是中断频率,倒数就是中断时间。【最大值是65

2025-05-07 08:07:09 3095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EXTI外部中断

当外部中断检测到引脚电平变化时,正常的流程是选择触发中断,但是在STM32中,也可以选择触发一个事件,如果选择触发事件,那外部中断的信号就不会通向CPU了,而是通向其它外设,用来触发其它外设的操作,比如触发ADC转换、触发DMA等。,是CPU的小助手。STM32的中断非常多,如果把这些中断全都接到CPU上,那CPU还得引出很多线进行适配,设计上就很麻烦,并且如果很多中断同时申请,或者中断很多产生了拥堵,CPU也会很难处理,毕竟CPU主要是用来运算的,中断分配的任务就放到别的地方吧,所以NVIC就出现了。

2025-05-06 08:55:13 2113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 】OLED显示屏及Keil调试

比如我这里SCL接在了PB8,那这个地方就是GPIOB,GPIO_Pin_8,如果你换个端口,比如接在PA6上,那这个地方就要改成GPIOA,GPIO_Pin_6;下面这个SDA的引脚配置也是一样,SDA接在了哪个位置,就改成GPIO啥,GPIO_Pin_啥。具体更改就是,使用到的GPIO外设都先用RCC开启一下时钟,然后下面初始化GPIOB的Pin8,再初始化GPIOB的Pin9。改引脚配置和端口初始化,就可以直接使用OLED驱动函数了。

2025-05-06 08:52:46 859

原创 【STM32 学习笔记】GPIO输入与输出

这三个模式的电路结构基本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连接,它们都属于数字的输入口,那特征就是,都可以读取端口的高低电平,当引脚悬空时,上拉输入默认是高电平,下拉输入默认是低电平,而浮空输入的电平是不确定的,所以在使用浮空输入时,端口—定要接上一个连续的驱动源,不能出现悬空的状态。,但是在我们刚才的电路图,在所有输入模式下,输出都是无效的,这是因为,一个端口只能有一个输出,但可以有多个输入,所以当配置成输出模式的时候,内部也可以顺便输入一下,这个也是没啥影响的。但是在单片机的电路里,

2025-05-05 11:59:07 2658

原创 【外围电路】按键电路设计&外接信号输入设计

硬件消抖: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能够有效地滤除按键抖动信号,但可能会带来阻尼振荡等问题。RC滤波电路是最常用的硬件消抖方法之一,其参数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抖动时间和电路要求进行计算。软件消抖: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但对处理器的性能有一定要求,且可能会增加软件的复杂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资源限制,选择合适的消抖方法或结合硬件和软件消抖的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按键处理效果。

2025-05-05 09:13:07 3322 4

原创 【外围电路】0.介绍

芯片需要外围电路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功能实现、性能优化和应用适配性需求,这涉及到电子系统设计的底层逻辑和工程实践原则。

2025-05-05 09:12:35 796

原创 【电子元器件篇】10.常见接口电路

以上规定说明了RS-232C 标准对逻辑电平的定义。对于数据(信息码):逻辑“1”的传输的电平为-3V~-15V,逻辑“0”传输的电平为+3V~+15V;对于控制信号;接通状态(ON)即信号有效的电平为+3V~+15V,断开状态(OFF)即信号无效的电平为-3V~-15V,也就是当传输电平的绝对值大于3V 时,电路可以有效地检查出来;

2025-03-26 10:15:40 159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