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xx
前言
【篇幅太大,不好维护,准备分割,这篇当作目录 – 25.5.5】
主篇(外设篇)目前是跟着@江协科技的STM32入门教程-2023版 细致讲解 中文字幕视频来学习的,大家可以边看视频边根据我的笔记做适合自己的笔记;
另外,因为篇幅太长了,我将外设篇笔记的内容分成上下两篇:
江科大STM32学习笔记(上)
江科大STM32学习笔记(下)
有错误,模糊的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讨论
诸君共勉,希望大家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建议:
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看下手册,比如函数怎么使用的,在前面一段,对于出现过的函数,我是进行的解释,后面我就直接上手册或者是库里的解释了,因为我发现自己也能大致看懂;并且有时候手册更详细,还可以比对一下库里面的解释一起看
一般在手册里,每个外设的最前面都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图,这个结构图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多花点时间看看。
外设篇
片上外设就是 iic, TIM定时器,EXTI中断…等等一些。复用了那些外设就可以连接到IO端口了,而不是外部设备键盘,鼠标之类的。
片内外设、片上外设和片外外设的区别
GPIO输出
OLED显示屏及调试
EXTI外部中断
TIM(Timer)定时器
ADC数模转换器
DMA直接存储器存取
模块篇
按键
传感器模块
对于光敏电阻传感器来说,这个N1就是光敏电阻;对于热敏电阻传感器来说,这个N1就是热敏电阻;对应这个红外传感器来说,这个N1就是一个红外接收管
左边这个C2是一个滤波电容,它是为了给中间的电压输出进行滤波的用来滤除一些干扰,保证输出电压波形的平滑一般我们在电路里遇到这种一端接在电路中,另一端接地的电容都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是不是滤波电容的作用,如果是滤波电容的作用,那这个电容就是用来保证电路稳定的。并不是电路的主要框架,这时候我们在分析电路的时候,就可以先把这个电容给抹掉,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电路分析更加简单。
那我们把这个电容抹掉,整个电路的主要框架就是定值电阻和传感器电阻的分压电路了。在这里可以用分压定理来分析一下传感器电阻的阻值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当然我们还可以用上下拉电阻的思维来分析,当这个N1阻值变小时,下拉作用就会增强,中间的AO端的电压就会拉低,极端情况下,N1阻值为0,AO输出被完全下拉,输出0V;当N1阻值变大,下拉作用就会减弱,中间的引脚由于R1的上拉作用,电压就会升高极端情况下,N1阻值无穷大,相当于断路,输出电压被R1拉高至VCC
这个LM393是一个电压比较器芯片,里面有两个独立的电压比较器电路,然后剩下的是VCC和GND供电。这个电压比较器其实就是一个运算放大器,当这个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输出就会瞬间升高为最大值也就是输出接VCC,反之当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小于反相输入端的电压时,输出就会瞬间降低为最小值也就是输出接GND,这样就可以对一个模拟电压进行二值化了,这里同相输入端IN+接到了AO这里,就是模拟电压端。
IN-呢,接了一个电位器,这个电位器的接法也是分压电阻的原理,拧动电位器,IN-就会生成一个可调的阈值电压,两个电压进行比较,最终输出结果就是DO,数字电压输出,DO最终就接到了引脚的输出端,这就是数字电路的由来,然后右边这里还有两个指示灯电路,左边的是电源指示灯,通电就亮;右边的是DO输出指示灯,它可以指示DO的输出电平,低电平点亮,高电平熄灭。那右边DO这里还多了个R5上拉电阻,这个是为了保证默认输出为高电平的。
旋转编码器
31:05开始介绍了编码器
舵机
如果单独供电的话,供电的负极要和STM32共地,然后正极接在5V供电引脚上。不同的电源需要共地
可以看出,舵机其实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电机,它的内部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它里面还有一个控制电路板,是一个电机的控制系统。大概的执行逻辑是:PWM信号输入到控制板,给控制板一个指定的目标角度,然后,这个电位器检测输出轴的当前角度。如果大于目标角度,电机就会反转;如果小于目标角度,电机就会正转,最终使输出轴固定在指定角度,这就是舵机的内部工作流程。
棕色是电源负,红色是电源正,橙色是信号线
直流电机
补充篇
参考资料:
电路分析基础(6)-总说电路的“地”
电子电路中同样是地!为什么要分开,最后怎么又连在一起
关于在外设接线中注意的问题——共地
这是因为,在实际中,各处的零电位实际上是不太相同的,将地线接在一起是为了统一零电位,以保证各处的电压,即电势差有统一的关系。
C语言基础
区分:串口,COM口,UART,USART
https://blog.csdn.net/qq_26904271/article/details/79829363请跳转这个链接去看,这个博主写的挺好的。
图片内容为:[1]潘南红,黄连帅,莫秋燕.基于STM32的USART串口异步通信及应用实验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9):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