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3)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续)

一: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

在当时,凭借英国的实力是可以统治中国的,但是英国并没有。此时世界已经进入了殖民时代,大英帝国在全球许多地方已建立起了殖民地。不过,英国是一个商人国度,在制定对外政策时都会进行周密的成本核算,仍然是以考虑成本和收益作为制定对外战略决策的出发点。

英国人明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完全摧毁其国家机器,进而建立起一个新殖民政府的代价太高,不是它的利益所在。他的目的只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就是出与这个目的,当年马嘎尔尼来华也是想谋求一个地方作为商业据点 。当然最终他们看上了香港)也因此,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尽管他们当时派来了舰队,也只是想恐吓一下中国人,如果恐吓能达到目的,那就轻松了。

归根结底,英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获得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中国。

二:中英的战争技术与战略对比

当时(一鸦),英国的工业革命还没有结束,从武器上讲,双方当时的差距还不是太大,派来的军舰大多是大帆船,也有一些轮船。英国人的炮和枪基本还都是前装式的,比我们的精度是要好,但基本还处在一个档次上。他们的火炮无非是比我们装药快一点,射速高一点,也灵活一点。船舱里头的炮架带着轮子,他们装填好弹药之后 ,把炮推到炮口,打出炮弹后,炮架会因为后坐力退回船舱,船舱后有大的棉花包,防止后坐力对船体的破坏。当时每一尊炮都是利用绳子牵引的,如果绳子乱了,炮就会乱撞,甚至撞毁船体,在历史上出过很多这样的事物。这样的情况下,尽管炮的火力很猛,但是中英两国还是处在同一数量级上的。

除此之外,林则徐到广州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但是,确实,英国的火炮就是比中国的好。
枪也是如此,虽然,清军装备火铳的人数比英军装备枪支的人数多,但是英军有自己战术,他们作战时组成方阵,当时不像后来这样讲究散兵线,士兵们会排成三到四排,前排放枪,后排装药,前排射击后立即后退,后排就顶上,层层轮换,有条不紊,这样方阵就能够保证不断地发射。当中国人面对着这种能持续放枪的方阵时,不消一会儿就散了——被打散了或吓散了,当然也就无法对英军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种情况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常见,真的不是中国士兵太怂,只是英国人的战术真的太厉害了。

当时的中国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构造和使用炮台,英国人后来攻打虎门炮台时,林则徐只知道往上增兵,这有什么用?想想看,炮台也就一小块地方,平时几十个人就足够了,无非就是搬搬炮弹,放一下炮,往上增兵几百人有什么用啊?没什么用,只能是给人家当活靶子炸。

而且,我们的炮台有一个致命弱点——没有盖。在当时,火炮的威力还不算大,如果炮台上加筑了顶盖儿的话,炮弹一般射不进去,只会砸一个小坑,只有开花大炮才会在发射到预定目标后爆炸,此时威力才大一点,但如果防护坚固一点,也可以顶一阵。所以,当时如果炮台有顶盖,就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可是那时的炮台基本都没有盖儿。这样的炮台只能参观,打起仗来基本没用。

所以说,回望当年的鸦片战争,中英两国在物质上的差距不是很大,关键还是在战争境界上差了档次。毕竟,在那之前也没有什么强劲的对手。

三:开放教禁——再度开放

之后法国、美国就跟着来了。法国当时是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护教国,也就是说它有支持宗教传播的责任。在中法《黄埔条约》中,对比《南京条约》多了一项条款,就是开放教禁。开放教禁以后,事情就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教在传播中虽然引起的纠纷不多,但它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十分重大,比如太平天国起义的诱因之一就是新教的传人。后来中国的变革,从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甚至到民国后的军阀时期,很多都跟新教有关。真正在中国有影响的传教士,基本都是新教的传教士,这很有意思。还有像《万国公报》这样由新教教士创办的报纸,对中国思想界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中国最根本的变化是要靠信息的输入,而不是枪炮,枪炮只是一个引子,要想真正让这个古老的帝国发生变化,其实还主要得靠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时的信息输入者之一就是新教。所以说,关于新教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在以前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可能长期被低估了。

四:传统历史缔造的两个神话

传统的灌输式历史,缔造了两个神话。

其一:忠奸格局的神话对于很多事,信的人多了,就被默认真实,然而也只是在掩耳盗铃。小马宝莉她哪暴力?
它实际上最初是一个民间流传的范本,民间常常流传杨家将、岳飞传之类的爱国故事,在这种故事的叙事中,忠于国家的将领在前线杀敌报国,一般来说是胜券在握的。但他们最后失败了,为什么呢?民间的说法就是有奸臣在后方捣乱。这种叙事的逻辑是:如果后方没有奸臣捣乱,中国人将每战必胜。

民间流传开了,自然朝廷就会收到影响。

在民间叙事中,林则徐是忠臣,洋人们都怕林则徐(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有人这么认为,是错误一代一代传下来了),穆彰阿、琦善他们则是奸臣,专在后方捣乱,如果没有他们,鸦片战争的结局肯定不会是这样。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洋人们怕林则徐吗?其实不怕,后来林则徐被派到浙江,跟裕谦一起组织抵抗,也是照样失败。事实证明,琦善来了之后,并没有削弱广州的防务,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林则徐一个人是不可能挽救清朝的败局的,他也就是刚睁开眼睛而已,睁开眼后他也没有办法来战胜这些洋人,他也手足无措。

而且,不一定在前线的就是忠臣,身处后方的就是奸臣。茅海建先生的论著告诉我们,待在后方还没有上前线的人,一般都喊得很凶,都是忠臣,可一旦上了前线就完了,因为他们发现事情和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我们老百姓会跟英国军队做买卖,因为他们发现洋兵很少欺负他们。农民们挎着盛着茶叶蛋什么的篮子,很勇敢地爬上大军舰,跟英国人做交易。

所以,到前线的官员都很恐慌,感觉遍地都是汉奸。当时的朝廷想发动群众,借此组织民团。于是另一个神话也在此形成了。**就是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这有点想老虎棒子鸡的游戏(类似石头剪刀布),中国人骨子里就喜欢这种游戏。

像三元里抗英这件事,其实就经过了我们长期的演绎加工。英国人明明就损失了一个人:英国人用的是火绳枪,需要用明火将引火索点着,然而当时大雨如注,火绳枪也就起不了作用,然后有个英国士兵就被中国农民用钩镰枪给钩去了。英国人发现后,又派出一个燧发枪连的士兵去把受围困的军队救回来了。就这么一件事,却演绎成了三元里抗英斗争大捷。

如果当时我们的民众能对英军产生这么大的威胁,那也就不会打败仗了,说到底也只是个神话,骗自己罢了。

五:通商口岸—上海

当时上海还是一个小县城,一个非常非常不起眼的小县城,本身主要是长江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形成的三角洲,发展历史比较短,没有什么底蕴。但上海的优势在于位居长江口,而且跟江浙是一体的。它是江浙向外的一个延长点,以广大的长江沿线为腹地,尤其是以长江中下游这一地区为支撑。而那里从唐以后就是中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在清朝依然是如此。这一带的农民没有多少自然经济的概念,他们的生产主要是为了交换。

上海这一地区有很强大的商业潜力,而且有根基很深的市场网络和商业传统,所以很快就能跟外商达成一致,很多原来在澳门、珠海一带跟洋人打过交道的人也很快在上海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于是这个地方很快形成了一批买办商人,上海的广东帮逐渐形成,并在上海立足。到了1850年以后,上海的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上海这样一个大城市的出现,也在日后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不仅一跃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成了文化和政治中心,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很多事儿都是在上海发生的。越往后,上海的重要性越强。上海的出现,使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改变。

六: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态度

他们希望尽快把这场战争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消解掉,统治者希望假装这事情没发生过。当时不仅是朝廷,普通百姓也希望把鸦片战争给忘了,士大夫都假装不知道。毕竟此时还只是五口通商嘛,整个内地还看不到多少洋人,也看不到什么洋货,除了鸦片。而鸦片此前已经输入,所以大家觉得都无所谓,从上到下竞相装鸵鸟。没有人想办法去改善军备,改易军事制度,或者学习西方造点大船——最早也有人模仿,但工艺不行,造不出来,就算了,没人想去买一艘回来仿制。《南京条约》一签,所有事情就过了,然后就想怎么把开放了的几个口子重新封上。以前是一个口子,现在多了四个小口子,多了就多了呗,我还可以把它们封上。于是,随后就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七: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为亚罗战争。
“亚罗号事件”,其实是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事件,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中国船,被中国水师查了一下,然后有个中国士兵把那面英国国旗拽下来,踩了一下。
在当时却比较麻烦。首先,当时中英还没有建交,当时中国政府还没有承认英国外交使节的正当性,而且当时中国也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这种事件。

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当时的英法两国,尤其是英国,根本就不想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它们不希望这一事件被简单地处理掉,而是想以此为借口,迫使中国进一步开放。英法觉得五口通商很不够,除了上海以外,其余的口岸都不合格,所以这一次必须让中国真正地开放市场,必须要让通商口岸扩大到沿海各处。要让中国全面接受正在形成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如果恫吓不起作用的话,那就只能打了。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燃起了战火。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