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防行业已取得长足的进步。2023年是疫情防控转段的一年也是经济恢复向好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安防行业获得了很好的休养生息机会,各项政策接二连三的公布以及新兴技术不断落地实施,为行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为此,CPS 中安网整理出 2023年中国安防行业十大新闻!
2023 年全国安防行业全年产值约为10100亿,增长幅度为 6.8%,其中工程类项目产值约为 5702 亿(增长 3.5%),占比为 56%,产品类产值约为 2904元,占比 29%(增长为 6%),运维类产值约为1494亿,占比为15%,相较2022 年运维服务类增长达39.6%,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率。2023 年深圳安防产值约为 2813 亿,增长约为 8%,主要增长点来自于企业的出海业务和安防ToC 市场的增长,以及运维服务的逐年增长。
继 ChatGpt 爆火之后,国内各行各业对 A大模型的角逐越发的强烈,安防行业也不例外。
这主要是因为大模型是 AI发展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让我们从判别式 AI进入到生成式 AI时代。其中,判别式的 AI,主要从数据和信号中去提取特征进行识别完成像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这样的任务。而生成式 AI,可以在海星数据训练的基础上生成文字、语言、图片、视频、代码甚至算法等等,完成各类专业人士的工作,在生产力的提升上更为直接。安防又是 AI落地和应用比较成熟的行业,所以大模型在安防行业必然也会有很多的探索。
具体来看,以前我们用 AI 去解决安防行业内的各种问题,通常是用小模型的做法,也就是一个模型去解决一个问题。比如说人脸识别有套算法、车牌识别有套算法。但当遇到复杂且特殊的情况时候,小模型的弊端就凸显出来。比如一客户,想要去识别特殊的建筑材料,再去开发算法训练数据,这样定制化的模式必然成本高且周期长,效果还不一定好。
如果用大模型思维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厂家会用融合了海量参数的大语言模型进行训练推出一个行业大模型。比如基于视觉的大模型,用户在此大模型基础上去输入自己的一些业务场景的数据,再经过一定的训练和调优可以得到一个解决方案,这种做法无论是成本周期还是效果,都会比定制化的方式要好很多。换句话说,行业大模型的出现,可以给行业带来一次技术评选;借助行业大模型很多企业都可以做自己所在行业的细分解决方案,而且是高效率和低成本。这就是大模型给安防行业带来的意义,厂家投入高成本来降低应用的边际成本这也是 AI能够在安防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核心。
目前业内已经发布了不少大模型的产品,比如宇视的梧桐、360 的智脑、联汇的欧姆、大华的星汉等等。
总的来说,行业大模型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注入行业场景和训练调优,可以得到很多细分场景的 AI解决方案,而且大大的降低用户使用的边际成本,这是 AI能在安防行业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同时也是驱动「安防+AI」二次变革的价值所在。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欢迎扫下面二维码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可获得下载资料的方法。
欢迎加入智能交通技术群!
联系方式:微信号1851544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