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电源系统距离保护MATLAB仿真模型

本文探讨了双侧电源系统中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包括相间距离保护的构成和响应类型。重点分析了过渡电阻对测量阻抗和保护动作的影响,以及系统振荡如何改变保护行为。通过Powergiu仿真,展示了振荡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趋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注“电气仔推送”获得资料(专享优惠)

系统原始数据

双侧电源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仿真模型搭建

将线路AB分成Line1和Line2,将线路BC分成Line3和Line4,用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作为系统母线,根据系统已知数据设置各模块参数。

模型主体:

根据测量阻抗的构成方式不同,距离保护可分为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图中的保护模式选用的是相间距离保护,这种保护采用的测量电压是相间电压,测量电流也为相间电流,能够反应相间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和三相短路故障,但不能反应单项接地故障。其测量阻抗为:

I段保护和II段保护模块相似,都是由复数形式的三相电压和电流测量模块、方向阻抗继电器模块、绝对值比较动作部分和逻辑判断部分组成,不同之处就是二段保护多了延时处理部分。I段保护和II段保护如下图所示。

采用“0°接线”的方向阻抗继电器模块也如上图所示,图中三个阻抗继电器K1、K2、K3分别接于三相。继电器模块为已封装的子系统,如下图所示。

仿真验证

距离保护验证

0.2s时BC段三相短路,因为短路点在保护4的保护范围内,在保护3的保护范围外,所以BC段保护只有保护4动作,保护3不动作,因为故障点在AB段区外,所以保护1和2也不动作。

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实际情况下,电力系统的短路一般都不是金属性的,而是在短路点存在过渡电阻。过渡电阻的存在,将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测量电压等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距离保护的不正确工作。

增大过度电阻,即增大Rg到0.2Ω(对应下图中的Ron)。

母线B处的测量阻抗变为6.87,小于保护3的整定值7.667,理论上保护3动作。

保护3处的总测量阻抗会因过渡电阻的影响而减小,严重情况下,使测量阻抗落入其距离保护Ⅰ段范围内(如下图所示),造成其距离保护Ⅰ段误动作。这种因过渡电阻的存在而导致保护测量阻抗变小,进一步引起保护误动作的现象,称为距离保护的稳态超越。过渡电阻也可能造成保护3处测量阻抗的增大(当N侧电源电动势的相位超前M侧,所以在故障前N端为送端,M侧为受端时。),使Ⅱ段保护拒动。

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当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两侧电源的频率将不相同,因此在仿真模型中设置fM=50Hz,fN=51Hz,显然此时振荡周期为1s。

系统的总阻抗为:

振荡电流为:

在Powergiu中选择离散算法,仿真的总时间设为2s。运行仿真,得母线M、N处的A相电压、电流的波形如图所示。

振荡时母线M、N处的A相电压、电流以及振荡中心的A相电压幅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从仿真波形可知,当t=0.5s(对应δ=180°时),母线 M、N处以及振荡中心的电压幅值达到最小值,而电流达到最大值,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学习不好的电气仔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