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呀

一、自转

  1.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 太阳日:24小时,自转360°59‘,由于地球公转导致测量度数不是一周
  3.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恒星距离很远夹角可忽略
  4. 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5. 晨昏线将不同的纬线圈分为昼弧与夜弧
  6. 自传产生:昼夜交替,时间
  7. 位于不同经线上的时间不同,东侧的时间早于西侧(两个时间序列,七点早于六点)东加西减
  8. 每15°一小时,1°对应15分钟
  9. 北京位于东经120°
  10. 晨昏线上时间为早六点与晚六点
  11. 时区的划分:24个时区,区时为本区中央经线的时间
  12. 以0°经线左右各7.5作为中时区,东西十二区各占7.5
  13. 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14. 日期的分界为日界线和此时位于00:00点的经线
  15.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随纬度的升高力增大

 二、公转

  1. 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

  2. 近日点每年的一月初,远日点每年的七月初

  3. 公转周期:一年

  4. 黄赤交角: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为黄道面,它与赤道面的夹角为黄赤交角,23°26′

  5. 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也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也就是黄赤交角的度数

  6. 四季: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7. 近日点的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最慢

  8. 极圈为66°34′

  9. 以24小时计时的方式,日出时间加日落时间为24

  10. 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极递减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地表形态

  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另一种分法:岩石圈,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地幔之中),地幔的其他部分,地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一部分地幔

  3. 岩浆位于软流层

  4.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

  5.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引起地壳变动,内外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今天的地表形态02a918bfe34746b3a8153f57987eb854.png

  6. 地壳物质循环80e3fbc0df184b60b4603ea6b7c269a5.png

  7. 转化关系: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也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形成)—>岩浆

  8. 褶皱:岩层受到挤压导致弯曲变形(连续的),产生向斜与背斜

  9. 背斜向上凸起新层位于上方,向斜为背斜倒过来,新层位于背斜的旧层(初期形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10. 时间长由于侵蚀的作用(外力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11.  褶皱山脉: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

  12. 向斜储水,背斜储油

  13. 断层下面一般形成谷地以及平原,如秦岭和渭河谷地

  14. 两边高中间低,低的叫地堑,高的叫地垒

  15. 大型工程应该避开断层,在断层交界处受到的损害巨大

  16. 外力作用:风化

  17. 风化:使坚硬的岩石变得松软酥脆,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18. 流水:可以实现侵蚀,搬运,沉积。

  19. 沉积:出山口处河道变宽流速降低,泥沙沉降形成冲击扇。平原,三角洲,冲击岛

  20.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1.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板块运动比较活跃

  22. 边界又分为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大洋底海岭,红海,冰岛)与消亡边界(海沟·岛弧带,科迪勒拉山系,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四、大气的分层和大气的受热状况

  1.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 根据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划分,对流层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平流层升高,大气层先降低后升高
  3. 对流层: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随温度升高温度降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产生对流,进而有许多的天气情况
  4. 平流层:有臭氧层大气,吸收太阳直射的紫外线。无对流运动,进行平流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厚度从赤道向两级降低
  5. 大气的受热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6. 大气对于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50%),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不可见光为次要的削弱手段),反射与散射(波长越短越容易被散射)
  7. 地面吸收太阳光后温度升高,向外进行长波辐射,最终被大气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吸收85%),大气升温向外辐射(长波),一部分向宇宙,一部分回地面(大气的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
  8. 温室效应:使太阳的短波辐射进入,大地的长波辐射无法释放
  9. 地面的温度来自太阳,大气的温度来自地面,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并进行逆辐射实现保温作用
  10. 降水是由于空气上升导致凝结的过程

五、大气运动

  1. 冷热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导致水平运动
  2. 地面的冷热不均会导致垂直气压的大小差异,热的地方空气上升上方气压高,温度低的地方相反底部气压高,空气收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水平方向从高到低移动,进而产生热力环流
  3. 气压由高到低:冷低高压,热低低压,热高高压,冷高低压(低处高于高处)
  4. 等压线由低到高减小,冷热不均时热胀冷缩
  5. 应用:白天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地面刮海风。山谷在夜晚山上冷谷地热吹山风
  6. 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中有许多的放热物体,建筑材料吸热能力较强,但温度差异不大几乎感受不到产生的风力
  7. 等价:上升气压<——>低气压<——>降水<——>上升气压
  8. 热力环流应用到整个地球产生大气环流ddbcc255cee84854bf9f4763ae384682.png
  9.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向上的高空气体到达中途方向改为垂直下降,在此处地面产生高气压,一部分与南部形成环流,一部分北上与北面的高气压相遇被迫抬升,一部分北上一部分南下又产生两个环流。上下遵循热力环流(低纬度上升高纬度下沉),中间为动力环流(低纬度下沉高纬度上升)
  10. 产生三风四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由高气压刮向低气压,加上地转偏向力)9c40261b3d9e4642b6ee2f00717c686b.png
  11. 季风环流:北纬30到60由于受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气压带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偏移,七月的时候主要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此时为高压。但由于海路热力差异,陆地热空气上升反而形成低气压带,海洋仍为高气压带此时的风向为东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变为东南风。同理一月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为西北风。产生季风气候。 
  1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d79ace40da974c3a9dea98b6f99e614a.jpeg
  13. 下垫面的状况:海拔,迎风坡,背风坡,暖流,寒流(不符合规律的情况)76420838709b48c1b068e08672d6e87a.gif

 六、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赤道附近
    特点终年高温多雨,最低月的气温在15℃以上,一个月100mm以上就算多雨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暖流
  2.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热带雨林两侧,非洲美洲,澳大利亚
    特点终年高温具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降水100mm左右
    成因赤道低气压和信风的交替控制
  3.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回归线到30°附近,通常在大陆西岸
    特点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不足50mm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寒流相关
  4.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分布大陆西岸30°到40°
    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年降水200到1000mm
    成因西风和副高控制
  5.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40°到60°大陆西岸
    特点终年温和湿润,气温的年较差小
    成因终年受西风的控制,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6.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成因干(冬):东北风,湿:西南风
  7.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亚欧大陆东岸,25°到35°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8.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秦岭淮河以北,亚洲东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
  9. 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七、天气

  1. 锋面系统:冷暖气团相遇之后交界面会产生斜坡,冷气团在下方,暖气团在上方被迫爬升温度降低形成降雨。降雨在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
  2. 冷锋:暖气团不动,冷气团过来使得暖气团被迫抬升,角度更大一些,降水急
    过境前暖气团控制
    过境中较大的风、雨、雪
    过境后冷气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3. 暖锋:冷气团不动,暖气团过来相遇主动抬升,角度小一些,降水持续时间
    过境前冷气团控制
    过境中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暖气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4. 主要的灾害都是由冷锋所带来的,分季节
  5. 冷锋灾难: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
  6. 准静止峰(冷暖气团强度相当):梅雨
  7. 气旋和反气旋:气旋一定是一个低气压,反气旋一定是一个高气压。
  8. 气压梯度力: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垂直于等压线,气旋向内逆时针,反气旋向外顺时针
  9. 气旋其内部气体抬升降雨,反气旋内部气体下降晴天 

七、水循环以及其主要环节

  1. 海陆间循环:海洋水蒸发到陆地降水,陆地水又流入海洋,使得陆地水得到净化
  2. 内陆循环:内陆水蒸发在陆地降水
  3. 海上内循环:海上蒸发水没到达陆地降水(最多)
  4. 大水漫灌会导致蒸发加剧,造成土地的盐碱化
  5. 最终汇入哪个河流就属于哪个流域
  6. 流域之间的界限叫做分水岭
  7. 水文特征:流量(降水),流速(地势),汛期(补给),含沙量(上游植被,流速),结冰期(气温)
  8. 凌汛:上游化冰,下游没化造成冰的堆积,导致水位上升,产生洪涝灾害
  9. 一般发生在由低纬度流向高维度的地区,一年两次,结冰期与化冰期
  10. 地上河: 河道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人工筑堤束河(河床比地上高,需要人为参与)
  11.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八、洋流

  1. 表现形式:波浪、潮汐
  2. 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 性质分类:暖流(温度高流向温度低),寒流(温度低的地方流向温度高的地方)
  4. 洋流形成的原因: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
  5. 厄尔尼诺现象:秘鲁寒流反常增温,与澳大利亚暖流的温差减小,甚至会高于他,使得热力环流出现问题,在该降雨的地方格外干旱,干旱的地方出现洪涝
  6. 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会,地处大陆架,有淡水的汇入
  7. 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秘鲁渔场(上升流,补偿流)

九、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资源

1.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条件:

  • 地形:(山区——谷地)、(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有水源)(冲击平原——三角洲的顶端)
  • 气候:极热,极寒,极湿,极干等极端气候无人
  • 水:作为水源,运输
  • 矿产

2.影响交通运输方式,走向

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的膨胀)

4.中国资源的特点: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种类丰富,利用不是很合理

5.水资源分布特点:三多三少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年季变化大

6.面对水资源短缺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

7.中国的三大林区:东北,西南,东南

8.土地资源:土地的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建筑用地)中国的草地面积最大,耕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0%

9.主要能源矿产:煤(山西),石油(大庆,辽河,华北,中原,胜利)

人文地理

一、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出生人/总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总人口=(年初+年末)/2。高低界限大致为1%
  2. 开始的人口模式: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3. 最终走向的模式: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4. 中间过度: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出生率先下降,死亡率再下降)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