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中的基本概念

目录

1.网络发展简介

2.网络通信基础


1.网络发展简介

由于这里不是重点,所以简单让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网络的发展可以用以下一句话来概括:

单机->局域网->广域网->无线互联网

局域网

LAN 局域网,即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Local 即标识了局域网是本地,局部组建的一种私有网络。 比特就业课 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能方便的进行网络通信,又称为内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 是无法通信的。 

(1)局域网最初通过网线来直连,但是一旦机器多起来之后会每条机器之间都需要连接一条网线,所以很难管理且非常混乱,很快就被舍弃了。类似于下面的情况:

 (2)之后科学家们尝试利用集线器将局域网中的各台设备连接,他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路由器,只需要一台就可以将整个局域网内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但缺点也很明显,集线器是独占的通信通道,假如A和B通信的时候A和C就无法进行通信了,所以现在几乎都被舍弃了。

(3)再到后面科学家们开始采用交换机来连接一个局域网内的各个设备,他解决了集线独占单通信通道的问题

广域网 

广域网,即 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大范围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广域网内部的 局域网都属于其子网。他们的关系可以看到下图:

 

 交换机连结起了局域网,而路由器又将多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形成广域网。

2.网络通信基础 

2.1 IP地址

概念

IP地址主要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其他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网络地址。简单说,IP地址用于定位主机 的网络地址。

就像我们发送快递一样,需要知道对方的收货地址,快递员才能将包裹送到目的地。

格式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

如: 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特殊IP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loop back)测试,通常是127.0.0.1 本机环回主要用于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系统内部为了性能,不会走网络的方式传输),对于 开发网络通信的程序(即网络编程)而言,常见的开发方式都是本机到本机的网络通信。

IP地址解决了网络通信时,定位网络主机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传输到目的主机后,由哪个进 程来接收这个数据呢?这就需要端口号来标识。 

2.2 端口号 

概念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网络地址,端口号可以标识主机中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进程。简单说:端口号用于定位主机中的进程。 类似发送快递时,不光需要指定收货地址(IP地址),还需要指定收货人(端口号)。

格式

端口号是0~65535范围的数字,在网络通信中,进程可以通过绑定一个端口号,来发送及接收网络数 据。

注意事项

两个不同的进程,不能绑定同一个端口号,但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

问题: 有了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定位到网络中唯一的一个进程,但还存在一个问题,网络通信是基于二进制 0/1数据来传输,如何告诉对方发送的数据是什么样的呢? 网络通信传输的数据类型可能有多种:图片,视频,文本等。同一个类型的数据,格式可能也不同,如 发送一个文本字符串“你好!”:如何标识发送的数据是文本类型,及文本的编码格式呢? 基于网络数据传输,需要使用协议来规定双方的数据格式。 

2.3 协议 

协议,网络协议的简称,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即网络数据传输)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共同遵从 的一组约定、规则。如怎么样建立连接、怎么样互相识别等。只有遵守这个约定,计算机之间才能相互通信交流。通常由三要素组成:

1. 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语义主要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 时序,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时序定义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比如是采用同步传输还是异步传输。 

协议(protocol)最终体现为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格式。 

作用

为什么需要协议? 就好比见网友,彼此协商胸口插支玫瑰花见面,这就是一种提前的约定,也可以称之为协议。 

计算机之间的传输媒介是光信号和电信号。通过 "频率" 和 "强弱" 来表示 0 和 1 这样的信息。要想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就需要约定好双方的数据格式

由于计算机厂商,操作系统等都各不相同,如何让这些不同厂商之间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顺畅的通信? 就需要有人站出来,约定一个 共同的标准,大家都来遵守,这就是网络协议

2.4 网络协议分层 

当前网络协议有非常多种,但有一部分协议其实都是解决类似的问题的,所以程序猿把协议分成很多类,这就是协议分层(每一层里有很多协议,这些协议做的工作都类似)。当前的网络结构就是分层之后的产物。

当前有两种分层方式:

1.OSI七层网络模型(仅存在于理论,实际上没有这样实现的)

2.TCP/IP五层网络模型(也可忽略物理层被叫做四层模型)

这样分层有什么好处呢?

 分层最大的好处,类似于面向接口编程:定义好两层间的接口规范,让双方遵循这个规范来对接。

在代码中,类似于定义好一个接口,一方为接口的实现类(提供方,提供服务),一方为接口的使用类 (使用方,使用服务): 对于使用方来说,并不关心提供方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要使用接口即可对于提供方来说,利用封装的特性,隐藏了实现的细节,只需要开放接口即可。

这样能更好的扩展和维护

 2.5 OSI七层网络协议

OSI: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OSI 七层网络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 输;

它的最大优点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这三个概念明确地区分开来,概念清楚,理论也比较完整。通 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

我们针对几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首先假定我们在某宝上买东西的一个场景,商家通过快递发货

1.物理层: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相当于运输快递的公路

2.数据链路层:决定两个相邻节点如何传输 。相当于两个集散点间的运输,并不是直接由发货地到目的地,相对是一个微观概念。

3.网络层:两个点之间的路径规划。相当于物流公司规划快递路径。

4.传输层:两个点之间的通信(不考虑路径规划)。只考虑起点和终点,相对数据链路层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5.应用层:数据传输过去之后具体怎么使用。

同时有一道经典的面试题: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这是我们在面试中应当回答的答案

实际上随着科技进步,交换机和路由器功能越来越强大,彼此之间也有很多功能重合,所以实际上并不是像面试中回答的那么绝对

 OSI 七层模型既复杂又不实用:所以 OSI 七层模型没有落地、实现。 实际组建网络时,只是以 OSI 七层模型设计中的部分分层,也即是以下 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来实现。

 2.6 TCP/IP五层(或四层)模型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以下是全面的解释,如果不太明白可以结合我上面通俗的释义理解。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沟通,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 程访问协议(Telnet)等。我们的网络编程主要就是针对应用层。

传输层: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 送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例如在IP协议中,通过IP地址来标识一台主机,并通过路由表 的方式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线路(路由)。路由器(Router)工作在网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 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 作。有以太网、令牌环网,无线LAN等标准。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 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 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现在的wifi无线网使用电磁波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 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Hub)工作在物理层。

物理层我们考虑的比较少。因此很多时候也可以称为 TCP/IP四层模型。 

2.7 网络设备所在分层 

 对于一台主机,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 四层;

对于一台路由器,它实现了从网络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对于一台交换机,它实现了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两层;

对于集线器,它只实现了物理层

2.8 封装和分用 

这里的封装和我们面向对象所提到的不太一样。这里我们假设一个场景:主机A通过QQ向主机B发送了一句hello,下面我们来演示封装的过程。

1.应用层:QQ程序将用户输入的数据整理成应用层数据报 (类似于“字符串拼接的方式”,构成更完整信息更多的数据再传输)

接下来要把应用层数据报交给传输层

 2.传输层:根据当前使用到传输层协议,给应用层数据报进行进一步组装,假设现在使用UDP协议

继续把这个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3.网络层 :主要使用IP协议,再进行进一步组装

 组装好后再交给数据链路层

4.数据链路层:比如使用以太网协议再进一步组装

5.物理层: 将拿到的数据由二进制转换成光信号/电信号,再发送出去

上述由上至下,依次添加报头的行为就叫做封装(类似于包装快递)

而当主机B受到上述数据后,通过每一层协议将协议报头解析出来,并去掉报头(即封装的逆过程) ,我们称为分用(类似拆快递)

注意:封装和分用不仅发生在主机上,也出现在传输过程中,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