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动力电池学习(一)

  • 新能源电池

电池分类

化学电池: 一次电池——干电池(carbon-zinc dry batteries)、碱锰电池(alkaline- manganese batteries)、锂电池(lithium batteries),激活电池、锌-汞电池、镉-汞电池、锌-空气电 池、锌-银电池和固体电解质电池(银-碘电池)等。 二次电池—— 铅酸电池(lead batteries)、镍镉电池(Ni-Cd batteries)、镍氢电池 (Ni-MH batteries)、锂离子电池(Li-ion batteries)和钠-硫电池等。

其他电池——燃料电池(fuel cell batteries)、空气电池(air batteries)、纸电池 (thin batteries)、光电池(light batteries)、纳米电池(nano batteries)等 物理电池:——太阳电池(solar cell) 构成:BMS、电气系统、电芯/模组、结构件、热管理

BMS
(BCU控制单元、BMU采样单元(从控模块) 电池管理系统(BMS,测量、评估、保护、管理、警示)是连接车载电池和电动车的重要纽带,它主要的功能包括:

电池物理参数实时监测(单体电压、电流、温度)、电池状态估计(SOC荷电状态、SOH电池剩余容量、SOE电池剩余能量、)、均衡管理、热管理(PTC加热膜、液冷液热)、在线诊断与预警、充放电与预充控制、绝缘检测及漏电保护、通讯、关键数据记录等

测量: 电压测量:LTC6802等实现,原理,电阻分压测量;

静态电压、动态电压;主要应用过充过放保护;

还有校准SOC,电池均衡、安全管理、 电流测量:核心是测量电压,通过芯片转换为电流值:AD芯片,比如CS5460A,实现方式:

   1.分流器(通过测量一个很小的电阻来实现测量对应电压);

   2.霍尔元器件通过流过电流产生感应磁场,电压,转换为电流值;

   应用于:安时积分法测量SOC估算,充放电功率,BMS的短路保护也是以采集到的电流为值为依据;

温度测量:电池的充放电功率、容量、寿命、损坏、一致性、安全热失控等,采用DS18B20 以35℃为基础,每上升10℃,寿命减少50% 以25为基础,55℃时容量增大10%,0℃减少20%,-20℃降低50%, 45℃存放一年,不可逆容量损失30%, 磷酸铁锂,充电-5-60℃,放电-25-60℃;

绝缘: 保护: 本质是电流的分级管理,包含:过压保护(过压保护与过充保护的差异)、欠压保护、过热保护、低温保护、电流过大保护

管理:通过制定电池的充放电策略、温度管理策略、报警策略等实现对电池系统的管理。 电量管理(以端电压为基础、以安时积分为基础、卡尔曼滤波法、神经网络法)

温度管理(温度场分布、热阻分布、热源分布)

均衡管理:包含均衡电路(单个电芯卸放,电芯到模组转移、电芯到电芯转移)及均衡控制策略(均衡管理的难点)。电池的不一致(容量、内阻、端电压等出现差异),电池的离散度(容量、内阻、端电压等与平均水平的差异,是电池组的不一致表现),通常以电压的标准差衡量电池组内电池的分散度;2%不影响使用,2-8%在高倍率大功率使用时性能明显影响,大于8%能够提供正常功能的工况已经很少了;

充电管理: SOC(荷电状态)/SOH(健康状态)/SOF(功能状态)/SOE(能量状态)/SOP(最大功率能力) 警示: 判断要警示的参数或者状态,并发送给整车(包括:电压(单体/总 大/小/压差)、温度(高低/温差)、电流(充放 大)、SOC、绝缘阻值低、BMS自检故障、温度测量故障、电流测量故障、电压测量故障、can通信故障);

保护等级:显示、请求外部、动作及扩展故障(需要人工处理或维修);

 

 

 

设计需求分析:BMS作为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求来自于电池系统需求的分解,而电池系统的需求又来自于客户对整车需求的分解。从整车、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三个层面看,其需求关系如下图所示。

  • 我们认为一个电池管理系统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五个功能:功率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充电管理、寿命预测。
    • 当然这五个基本的功能需求也需要依赖于其他的功能来实现,例如能量管理需要依赖于SOC估计及寿命估计,安全管理需要依赖于绝缘检测、均衡控制以及电池状态监控等。

 

  • BMS这五个基本的功能需求可以认为是最顶级的需求,需要依靠下一级的功能支撑。所以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是一个分层的结构,
    • BMS系统主要功能模块:采样及测量功能、状态估计及预测功能、控制及管理功能、通讯及诊断功能。
    • 物理层是最基本的结构,其直接与电池系统交互,获取电池最基本的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 中间层是通过物理层得到的电池信息,进行电池的核心状态的估计,包括SOC、SOE、SOP以及SOH等,同时支撑应用层面向整车控制的五大功能需求的实现。

  • BMS课程笔记-BMS开发中都需要哪些电芯数据(公众号文章题目)
    • 面向高级模型所需的电芯数据主要包括:HPPC测试原始数据、交流阻抗数据、充放电温升特性数据。
    • 面向基础模型所需的电芯数据主要包括:
    • 充放电截止电压Tab(用于BMS软件的故障诊断、SOP估计及充电管理功能)、
    • SOC-OCV曲线Tab(用于BMS软件的SOC估计、SOP估计、容量估计及内部温度估计)、电芯最大充放电电流限值Tab(常用于SOP估计、降功率策略、及热管理相关策略等)、电池容量特性Tab(SOC估计、SOH估计)、自放电率Tab(SOC估计及安全状态估计)(具体表在本导图测试板块)。
    • BMS课程笔记-BMS硬件设计(公众号文章题目)
      • BMS拓扑结构:
        • 分布式系统主要包括:主控(主要基于从控获取的单体信息,以及整个电池包的信息完成系统级的检测、诊断及控制。其监测的信息:实际物理量的监测(如电流、电压)、绝缘电阻的监控、高压回路监测等。管理功能:基于内部状态估计的功率及能量控制、高压上下电的控制)、从控(电池单体的电压采样、温度测量、单体均衡控制)、外部通讯及内部通讯网络
          • 分支主题 1

 

  • 集中式系统:系统级的检测、诊断及控制,完成电池单体电压采样、温度测量、单体均衡控制。由于需要其独立完成电池单元的信息采集,每个单元单体都需要与唯一的ECU通过线束连接。这就造成了集中式BMS系统的存在线束复杂的问题,不适用于多节数的电池系统。更多的被应用于中低压系统,如72/144V电池系统。
    • 分支主题 1

 

  • BMS硬件的接口(分布式BMS为例)
    • 主板: 高压接口(B+、B-、P+、P-)、低压电源(24V+/-、系统地、24V从板供电)、电流信号采集接口(霍尔)、高压互锁、三路can及屏蔽、充电接口(DC_CC用于车载交流充电,CC2与CP用于直流快充)、钥匙检测信号(通常用于工作模式管理,BMS当检测到车辆熄火后,使系统进入低功耗状态,以防止其长时间工作导致低压蓄电池亏电。当车辆点火后,通过检测钥匙信号重新唤醒BMS)
      • 低压电源:用于系统供电,其中低压电源负与系统地在直流上等电位,但由于信号干扰,中间可能会出现扰动,所以二者之间通常会串联0欧姆电阻等用于消除扰动。 12V供电用于主控对从控的供电控制。当电池系统处于未工作状态,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定时自我唤醒,进行电池均衡控制及巡检,如果未发现故障则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系统具备低功耗模式。 对于低功耗模式,主控可以通过系统基础芯片实现低功耗控制。对于从控,通常是通过主控来直接控制从控的供电。当系统处于低功耗模式时,主控可以直接将从控的开关断掉,切断供电。当系统被唤醒时,接通供电电源,进行信号采样、电池均衡等控制。
    • 从板: 内部地、主板24V+、can及屏蔽、故障硬线报警、温度检测、单体+/- 故障硬线报警输出是为满足功能安全要求的冗余设计,当从控检测到单体单元故障时,通过CAN网络发送故障的同时,将故障通过硬线发送给主控,这样就可以在CAN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 BMS开发课程笔记-BMS硬件主要技术参数(公众号文章题目)
      • 主控制器常用技术参数
        • 供电电源
          • 工作电压:最大值、典型值、最小值。12V其典型值为12V,最大值为18V,最小值为8V;商用车的24V,其典型值为24V,最大值为36V,最小值为16V。 对于工作电压范围比较宽的系统,通常通过DCDC供电,而某些特定应用的BMS系统(例如只针对于12V电源的系统),通常采用LDO(线性电源)供电。 工作电流:<200mA是从控制器需求来定义的,如果需要考虑继电器的供电,要分别考虑继电器吸合电流及工作电流。 静态功耗:如果系统的供电电源是常供电电源,当车辆熄火后,要求BMS系统处于低功耗状态。在低功耗状态下,应对其功耗电流加以限制,以防止电池亏电。
        • 唤醒
          • 钥匙唤醒 充电唤醒:分为交流充电唤醒及直流充电唤醒;交流充电唤醒根据CC检测回路的设计位置可通过插枪唤醒也可通过OBC硬线唤醒。直流唤醒可以通过CC2信号实现插唤醒也可以通过直流充电口的辅助电源A+唤醒 故障唤醒:在电池系统处于低功耗模式时,一些关键的传感器仍需要实时监控电池的内部状态,如烟雾传感器等,当检测到系统异常时,需要及时将BMS唤醒。 定时唤醒:当BMS处于低功耗模式时,需要定时将其唤醒,以进行电池系统的巡检。通常通过实时时钟对动力电池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当累计计时超过某个标定值时,实时时钟电路会输出一个唤醒信号,唤醒BMS进行自检及巡检。 can唤醒:当系统需要BMS工作时,会有CAN节点向总线上发送特定的唤醒报文,BMS的CAN收发器监测到唤醒报文后,会输出一个电压信号使能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启动内部电路开始工作,输出工作电源给单片机及其他电路,BMS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 绝缘检测  冷态状态>20MΩ检测精度15%FSR(满量程的15%) 一级报警/轻微漏电:响应时间5s(500kΩ) 二级报警/严重漏电:响应时间3s(200KΩ)
        • 其他指标
  • 从控制器

前端 对于前端指标,其工作电压指的是对应的电池模组电压的范围,即对模组的串联数量的要求。工作电流指的是从整个电池模组上取电的电流,而静态功耗电流指的是低功耗模式下的电池模组上取电的电流。

  • 其他指标
  • BMS开发课程笔记-BMS电压采样电路概述(公众号文章题目)
    • 单体电压采样

电池模组的首先连接至选通开关,后经由滤波电路传输至A/D采样,将电池单体的电压转化为脉冲序列,最后传送到系统单片机上。 单体电压采样电路的要求

【1】需要具备较高的耐压性能 由于电池模组是通过单体串联的方式构成,其共模电压较高,要求电压采样电路具备较高的耐压性能。

【2】需要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 目前对单体电压采样要求已达到±2mV。电池的单体电压被用于SOC估计、SOP估计、SOE估计等,单体电压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状态的评估,进而影响到整车功能及性能的管理。

【3】高采样速率要求 目前通常要求BMS具有电池单体一致性分析及状态监控等功能,需要在相同的电流工况下测量的电池单体电压,所以要求系统具备同步采样的能力。 此外,目前许多BMS系统具有精确管理的要求(即管理至单体),例如对单体SOC的计算,需要系统同步采样单体的电压及电流数据。其中电流只需要测得流经电池模组回路的电流即可,但对于单体电压,需要第次的进行测量。所以需要电压测量的频率尽可能高,这样才能等效的认为测得的电流及电压是同步的。 【4】高可靠性 对于单体信息的采样,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为单体保护所需要的信息直接来源于单体信息采样模块,当单体采样电路失效,系统无法有效的监控单体信息,也就无法基于有效的信息进行单体保护。

 

  • 高压采样

高压采样主要是完成电池系统电压的采样,常用的方案有浮地方案及固定地方案。 高压采样电路设计要求

【1】高压采样需考虑冗余设计,通常需采集电池两端、继电器两端多路电压

【2】耐压及绝缘:HV+及HV-对系统地应具备至少500Ω/V的绝缘阻值;采样回路需满足耐压测试

【3】一般要求:电压测量范围-500V~500V;输入阻抗>1MΩ;采样精度±0.5%FSR;低通滤波截止带宽1KHz;静态电流<50uA。

 

  • 固定地方案中采样电路中的参考地就是电池的负极,所以B-点位的信息无需采集。同时无需做差分放大,只需要在回路上做分压即可。
    • BMS开发课程笔记-SOC估计模块设计
      • 本文以安时积分法为例,介绍BMS中SOC估计模块的设计思路及要求,安时积分法计算公式下:

  • 模块的输入与输出信号如下图所示

 

  • BMS开发课程笔记-SOP预测模块设计
    • 模块的输入与输出信号如下图所示   模型调度周期为50ms,可以通过stateflow实现模型调度,其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具体子模块后期补齐)
  • BMS开发课程笔记-单体均衡模块设计
    • 被动均衡 是一种有损均衡,又称能量耗散式均衡,它实现的目标是“向下看齐”,通过能量的耗散将容量最多的单体中能量耗散掉。
    • 造成不均衡的原因
      • 由于制造工艺的不一致性及材质的不均匀性,使电芯极板厚度、微孔率、活性物质的活化程度等存在差别。这种电芯内部结构和材质上的不一致会导致电芯在容量、内阻、电压等参数上存在差别。在电芯成组时,由于各个电芯的温度、自放电程度、电解液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芯电压、内阻、容量等参数的差异。
        • 目前均衡方法主要有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两种。
    • 均衡模块的输入输出变量如下图所示
      • 电气系统

        1熔断器的定义 另外根据熔断器的外观分类:主要有英标熔断器,美标熔断器、法标熔断器、欧标熔断器。

      • 1.高压熔断器的定义: 在规定的电压条件下,(电压,时间常数or功率因素),回路电流流过熔体,利用电流的热累积效应,使熔体设置的电流感知点(即熔体上设计的狭颈)在约定的时间里融化断开并且熄灭电弧,从而安全的达到分断电流的被动保护器件。 熔断器的主要结构:熔体、灭弧介质、管壳、接触端子。 熔体:设置感知电流(狭径),并且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融化最后气化的导体;(一般有铜熔体,银熔体、金熔体等) 灭弧介质:存在于壳体内部,与熔体接触;用来熄灭电弧,吸收导体在融化最后气化的释放的温度和电弧的热量和机械冲击力;(一般主要成分为石英砂,无机硅酸盐物质,耐高温) 管壳:一般有陶瓷管壳和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三聚氰胺等)的管壳;都是耐高温,绝缘材料制作。 接触端子:提供电连接的导体,使其熔体和电气回路的电连接铜排相连。(一般都是铜排电连接)

      • 4.熔断器的熔断原理: 对于高压熔断器来说,整个熔断的过程正如熔断器的定义一样,利用电流的热累积,热效应熔断的。 具体整个过程分为6个阶段:固态——固液混合——气化——电弧灼烧——电弧加剧灼烧——电弧熄灭,熔断器熔断。具体我们可以来来分析下整个过程的电流电压随时间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分析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电流随时间逐渐增大,增大到熔断器的熔断临界点,这个点也就是下图3第二个曲线图,达到了熔断器承受的最大能量的弧前燃弧点,熔体开始熔融,出现固液混合(当电流很大,直接固态变为气态),熔体中间的狭径熔断,之间拉开的距离越来越长,就大于系统爬电距离,(加之灭弧介质的阻扰),高压回路就形成断路,电流下降为0。

      • 2.高压熔断器的分类:一般根据保护的范围可以分为全保护范围(g类熔断器),部分范围保护(a类熔断器),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熔断器,主动熔断器,温度保险丝等。 ISO-8820和QC/T420-2004等标准中将它定义为:接于电路中,当电流超过规定值和规定的时间时,使电路断开的熔断式保护器件。熔断器是一个热能响应器件,熔断器中的熔片或熔丝是用电阻率较高的易熔合金制成,或用截面积较小的良导体制成。

      •   2熔断器的选用原则 熔断器的选型涉及以下因素:施加在熔断器上的电流特性、电压特性、熔断器的环境温度、安装尺寸限制、应用线路等。当外加电压和安装尺寸一定的情况下,熔断器的选择主要从电流特性、环境温度及应用线路3个因素考虑。 从应用线路上考虑,整车线路根据电流强弱可以分为高压大电流保护区和中低压小电流保护区。                                                                                                                                                                              

      • 4熔断器选用及计算方法 对于高电流保护区,所选熔断器应具备以下性能:①容量大,通常在几十到几百A;②能够承受瞬间高电流、高脉冲;③安全可靠性高;④运行环境温度相对较高;⑤机械特性好。

      • 4.1熔断器类型选择 根据熔断器工作环境、尺寸限制、电流特性、电压特性、连接方式等选择合适的类型。通常电动汽车高压熔断器会选用美标FWH、FWP等系列。

      • 4.2熔断器参数确定 通常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是基于环境温度23±5℃时的值,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实际工况要求,需要对额定电流值进行修正。可允许的最大连续负载电流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Ib=In·Kt·Ke·Kv·Kf·Kb(1)

      • 式中:Ib———可允许的最大连续负载电流;In———熔断器的额定电流;Kt———温度校正因数;Ke———连接器件热传导因数[6];Kv———风冷校正因数;Kf———频率校正因数;Kb———熔断器壳体校正因数。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熔断器额定电流。但是通常情况下In是一个非标准值,在选型的时候,选择大于In的那个标准值即可。

      • 4.3熔断器参数修正 通过公式(1)计算得出的熔断器额定值是一个初步选型数据,初步选型完成后,根据实际运行工况数据对熔断器额定电流值进行参数校正,例如通过过载电流持续时间、电流大小,冲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大小等因素进行参数修正。

        • 电压V
        • 容量C
        • 内阻R
          • 内阻模型
      • 表征电池性能主要参数 主要使用条件是温度

        • 三元: 单体电压:最高控制电压为4.18V,最低控制电压为2.80V(3.0-4.2)(2.5-3.7) 充电总电压:按平均单体电压4.15V计算 放电总电压:按平均单体电压3.0V计算 三元:2.5-4.2;LFP:2.0-3.7V 微宏 锰酸锂 2.7-3.7-4.2V
      • 材料体系

        • 正极与负极分别包含集流体及活性材料
        • 隔膜的主要作用是隔离电子,同时允许锂离子自由通过
        • 电解液主要作用是给锂离子提供在正负极间通行的路径(LiOF6)
      • 主正主负继电器/预充继电器/加热继电器/预充电阻/均衡模块

        CSU电池均衡模块(电池保姆/电池管家): CMC(cell management conteoller)电池单体管理单元,对单个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热管理系统

        电池加热方式:脉冲加热、放电/充电电流加热、PTC可变电阻加热、加热膜加热、循环冷却液加热、风加热冷却方式:自然冷却、风冷、直冷、间接冷却;

        电芯/模组

        电芯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圆柱形电芯、软包电芯、方形电芯。 正极/负极/集流体(正铝负铜)/隔膜/电解液(六氟磷酸锂)/极耳/壳体; 电池的衰减可以分为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性能上的,另一方面是安全性上的。 性能衰减:主要可以从容量的衰减、内阻的增加、以及电池自放电的增大几个方面 安全性的衰减:相对而言就比较难比察觉。有可能电池已经出现了机械形变,或者发生内短路的概率增大了,以及存在漏液的风险。

      • 主动均衡 是一种无损均衡,又称能量转移式均衡,它实现的目标是“向中间看齐”,将容量高的单体中的容量向容量低的单体中的容量转移,是一种“杀富济贫式的均衡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通常有一个储能环节,使能量通过储能环节重新进行分配。 主动式均衡根据能量流动方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 集中式均衡方法就是从整组电池获取能量,然后通过电能转换装置向能量少的电池补充电量。
          • 分支主题 1
        • 分散式的均衡方法就是在相邻的电池之间存在一个储能环节,这个储能环节可以是电感也可以是电容,这样就可以让能量在相邻电池之间流动,能量多的电池就可以将能量传递到能量少的电池。通过MOS管控制Cell1与Cell2回路的通断,实现能量在Cell1与Cell2之间的转移。
          • 分支主题 1
      • 均衡模块主要包含均衡使能子模块、均衡计算子模块,通过Statefolw实现任务调度,调度周期为50ms。
    • 继电器 高压继电器通常由负载系统、灭弧系统、驱动系统三个部分构成。

    • 2.高压直流继电器种类及技术路线: 目前来说存在两种技术路线的封装,一种是以TE为代表的环氧树脂型封装;另一种是以松下为代表的的陶瓷密封型封装。另外还有一种固态继电器,这种是利用MOS管或者IGBT这种大功率的晶体管设计的半导体开关元器件,由于其成本价格昂贵,很少作为高压电气系统充当开关元器件使用,由于半导体开关的开关速率非常快,一般都是使用在电机控制器或者储能逆变器的逆变桥中使用。以下重点介绍环氧和陶瓷封装的。 新能源车用高压直流继电器根据是否密封设计以及密封材料的类型,主要分为陶瓷密封充气型、环氧密封充气型以及塑料封装敞开型三类,具体区别见表1 新能源车主回路/快充回路电流大(100A以上)、电弧严重,对高压直流继电器性能、寿命、可靠性高要求,通常采用陶瓷/环氧密封充气型产品;预充回路以及DC/DC、慢充等低功率回路、电流较小(10-30A),对高压直流继电器性能、功率要求没有主回路/快充回路高,可配置塑料封装敞开型产品、降低成本。

    • 1.3.2 按触点分类 按触点回路的结构及触点数分为1a,1b,1c,1a1b等表示 a触点:线圈上没有施加电压时保持常开状态的触点类型,称NO(Nomal Open)触点; b触点:线圈上没有施加电压时保持常闭状态的触点类型,称NC(Nomal Close)触点;c触点:同时具备a触点b触点的特征,能自由切换两种回路的触点类型,也成为转换触点;1a1b触点:同时含有a触点b触点,可以独立地自由切换。

    • 3.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拉弧/灭弧原理:首先高压直流继电器,听名字我们能理解他是使用在直流高压电气回路上的,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不同是,直流电是没有零电位这个点位的(交流电存在零电位,正弦/余弦),所以一旦产生电弧就不会自己熄灭,那么就会持续拉弧、燃弧,这样就会对继电器的动触板和静触点造成电弧灼伤。大大减少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这是当前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行业痛点)为了减少这种电弧对触点的损伤,第一种方法就是加大触点之间的拉弧距离,因为电弧的本质就是导体极端放电,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逸出(物理上的加大这种会使得继电器体积非常大,不适用)所以这里就存在磁吹灭弧的原理了,磁吹灭弧就是使用了洛伦兹力改变电弧拉弧的方向,使得相比原来拉弧产距离更大,从而更快的灭弧。第二种方法就是使用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够很活跃,这样这种气体能够与电子相撞阻断电弧的产生,且这种气体分子自身结构需要很稳定,不易与电子相撞产生电子。综上我们想到的就是氢气是用于灭弧的气体首选。所以目前以松下为代表的宏发等采用陶瓷封装的都是使用陶瓷氢气密封,由于TE继电器本身使用的环氧树脂密封,环氧树脂密封的效果没有陶瓷密封效果好,加之氢气的分子量太小,环氧密封时间长了会泄漏。所以TE最后退而求其次选用了氮气作为环氧封装的灭弧气体。 同种规格下有极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灭弧能力强于无极性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具体原因,大家可以分析得知有极性的继电器磁铁存在于陶瓷腔体的大面,那么两个磁体之间的距离更短,所产生的磁力更强。同理,无极性继电器磁体存在于陶瓷腔体的两个窄面,两磁体之间距离长,磁力没有无极性的布置强,所以灭弧能力相比有极性的弱。

  • 结构

    BMS、电芯/模组、结构件、电气系统、热管理 BMU、BCU、CSU、CMC;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圆柱、软包、方壳;LFP、NGM、石墨、集流体、极耳、铝箔、铜箔、模组固定框;绝缘板、箱体、防爆阀;采集线、通讯线、动力线、汇流排、加热线、继电器、熔断器、预充电阻、高压航插、低压航插、MSD、加热膜、水道、导热胶;

    引用标准

    GB2893-2001 安全色

  • GB2894-1996 安全标志

  • GB156-1993 标准电压

  • GB/T5465.2-1996 用于设备上的图形符号

  • GB/T31467.3-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3部分: 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

  • GB/T31467.2-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 第2部分: 高能量应用测试规程

  • GB/T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实验方法

  • GB/T31485-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实验方法

  • GB/T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实验方法

  • GB4208-2008 IP防护等级 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

  • GB 14315-2008-T 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GB/T2900.11 电池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

  • GB 501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 GB 5023.1-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

  • GB/T 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 GB/T18384.1-2001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 GB/T 18384.2 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

  • GB/T 18384.3 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

  •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 GB-T2423.17-1993 盐雾试验方法

  • GB-T2424.1-2005高温低温试验导则

  • GB T 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

  • 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 QC/T 417.3-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 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 QC/T 417.4-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 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 QC/T 417.5-200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 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 QC/T 238-1997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 QC/T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 JBT 11141-2001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箱通用要求

  • ISO 7637 道路车辆-传导和耦合的电气骚扰

  • ISO12405-2 电动道路车辆-锂离子电池组和电池系统的测试规范

  • SAE J1797 reaffirmed JUN2008 SAE J1939 汽车现场总线协议

    充电

    充电流程:物理连接、低压辅助上电、握手阶段、充电参数匹配、充电阶段、充电结束阶段、充电结束; 物理连接:s开关、CC1.CC2三个共同确定后,A+输出; 低压辅助上电及握手阶段:握手启动、绝缘检测、握手辨识(双方发送辨识报文CHM和BHM报文(充电机握手、BMS握手、充电机辨识、BMS及车辆辨识))、 充电参数匹配:动力蓄电池充电参数、充电机发送时间同步信息、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电池充电准备就绪、充电机输出准备就绪; 充电阶段:BMS实时发送需求、充电机跟随,过程中实时发送双方充电状态; 充电结束阶段:BMS统计数据(最高/最低电压、起始SOC、终了SOC)、充电机统计数据(输出电量、累计充电时间等),最后停止低压电源输出; 充电结束:

试验验证

HPPC试验,也叫混合脉冲功率特性(Hybir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测试试验。,目的之一,测试SOC-OCV tab        测试从满电状态开始,每放电10%SOC后静置1h并进行脉冲,直至完全放电后静置1h结束,静置1h是让电池达到电化学和热平衡状态。需记录每个静置期间的电压,以建立电池的 OCV(开路电压)曲线。测试脉冲电流使用低电流(Imax的25%)和高电流(Imax的75%)两种峰值电流来执行,Imax为电芯的最大允许10s脉冲放电电流。        开路电压(OCV)为每个HPPC静置期结束时的值,根据不同SOC下测试的数据点,可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得到SOC和OCV的函数关系,即SOC-OCV曲线。如果电池的SOC-OCV曲线如下图所示,即表示其存在滞回特性。那么我们在准备OCV数据时应至少写入两张表格,一张对应充电,一张对应放电。 SOC-OCV关系表的数据最终用于BMS软件的SOC估计、SOP估计、容量估计及内部温度估计。 只要能够获得电池电流、OCV、电池参考温度即可计算出电池的产热功率,进而就可以估计电池的内部温度。这里OCV需要通过估计得到的SOC以及SOC-OCV曲线获得。$$Q=I(V-ocv-Tref*dOCV/dt)$$

分支主题 1

 

  • 电芯最大充放电电流限值Tab 常用于SOP估计、降功率策略、及热管理相关策略等
  • 电芯容量特性Tab常用于SOC估计、SOH估计等 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放出的电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简称安时,以A·H表示,1A·h=3600C)。 建立该表时,需要考虑温度、老化程度及充放电倍率的影响。容量测试的试验方法可以参考《GB/T31486-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有兴趣的铁子可自行翻阅。
  • 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 01)循环寿命 0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 0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 04)充电特性 05)自放电特性 06)贮存特性 07)过放电特性 08)不同温度内阻特性 09)温度循环测试 10)跌落测试 11)振动测试 12)容量测试 13)内阻测试 14)GMS测试 15)高低温冲击测试 16)机械冲击测试 17)高温高湿测试 1 9 .电池的安全性测试项目有哪些? 01)短路测试 02)过充、过放测试 03)耐压测试 04)撞击测试 05)振动测试 06)加热测试 07)火烧测试 09)变温循环测试 10)涓流充电测试 11)自由跌落测试 12)低气压测试 13)强制放电测试 15)电热板测试 17)热冲击测试 19)针刺测试 20)挤压测试 21)重物冲击测试
  • 电池关键参数

    通常所说的二次电池的性能主要包括电压、内阻、容量、能量密度、内压、自放电率、循环寿命、密封性能、安全性能、储存性能、外观等,其它还有过充、过放、耐腐蚀性等。 

    内阻

    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BMS开发中,常用于电池的功率特性及热特性估计

    倍率

    倍率通常用来表征电池功率的能力,一般我们称1C放电的锂电池为标准电池,2C-10C放电的为小倍率电池,超过10C的为高倍率电池。

    放电深度

    DOD=100%-SOC

    State of Power(SOP)

    指在特定条件下,电池当前最大可充放电功率,用kW表示。SOP与电池当前温度、SOC、SOH一致性及期望功率持续时间有关,一般分为5s,10s及持续功率。

    State of Health(SOH)

    表征电池当前性能的指标,表示与新电池对比电池当前的性能所能达到的水平,即指电池当前的性能与正常设计指标的偏离程度。一般用容量或内阻的变化来表征。

    单体一致性

    表征电池包内部各个电池单体差异性的指标,一般会利用电池端电压的差异、电池内阻差异、自放电率差异、容量差异等设计评价指标。

    名词解释

    OCV开路电压DTC的全称是“Diagnostic Trouble Code”,意为诊断故障代码 CSU电池均衡模块(电池保姆/电池管家): CMC(cell management conteoller)电池单体管理单元,对单个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新能源汽车--三电老K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