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各个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就业情况!之前我们基于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了1999—2020年的人口数量指标、人口变动指标、用地相关指标、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相关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构成指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状况指标、房地产投资情况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经济贸易指标、工业企业数量指标、工业企业资产情况和主要财务指标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指标、科技创新指标、劳动力就业及工资指标。(如有需要以上指标详情均可查看我们推送的相关文章)
本次我们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整理出按行业/产业划分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指标!数据年份为1999-2019年,对象为地级及以上城市,格式为Shp和Excel两种格式,统计口径区分全市和市辖区,具体指标包括: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采矿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制造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二产业-建筑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金融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1999-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2017-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从业人员(1999-2016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教育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2017-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2003-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2017-2019年/全市/市辖区)
- 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1999-2002年/全市/市辖区)
可视化展示
我们以全市口径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第二产业-制造业从业人员数、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这三个指标为例进行可视化展示:
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
所有年度数据汇总在一个Shp文件中,我们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来预览一下:

2.第二产业-制造业从业人员
所有年度数据汇总在一个Shp文件中,我们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来预览一下:

3.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
所有年度数据汇总在一个Shp文件中,我们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来预览一下:

指标详情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单位为‘%';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单位为‘%’;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单位为‘%’;
-
第二产业-采矿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二产业-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二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二产业-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金融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房地产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教育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单位为‘人’;
-
年鉴统计的是前一年的数据,所以200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的是1999-2020年数据;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的指标在20年时有变动,每年并非一致,比如2021年的年鉴中没有就产业/行业划分的就业人员及构成数据进行统计!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的是城市的数据,非城市的行政单元和非地级及以上的行政单元没有统计在内,一共有74个,具体为: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大兴安岭地区、济源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指山市、琼海市、文昌市、万宁市、东方市、定安县、屯昌县、澄迈县、临高县、白沙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阿里地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胡杨河市、新星市、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文末下方是我们的公众号名片,我们将定期介绍各类城市数据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技术,有关地级市按行业划分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指标的更多详情,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们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