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效果图:
具体步骤:
1.绘制基础的柱状图 选中数据--插入--图表--簇状柱形图 得到一个最基础的柱状图,然后再进行修改
2.删除不必要元素 选中图表标题进行删除、选中网格线进行删除 (这里应该没什么难度)
3.添加边框 点击绘图区--设置绘图区格式--边框--实线 此时,发现图中红框部分没有为实线
接下来,选择横坐标轴--设置坐标轴格式--线条--实线
4.设置坐标轴刻度 选中纵坐标轴--设置坐标轴格式--刻度线(可以根据自己要求选择刻度线类型)
5. 添加坐标轴标题 单击图表任意处,右上角出现+号,选择相应坐标轴。(之前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
6.添加数据标签 单击一次任意一个柱子会默认全选,右键--添加数据标签 此时,基本上就成功了。 但是,细心点会发现,相邻柱子之间距离过大。需要在进行调整。
7. 调整柱子之间间距 单击任意一个柱子(全选所有柱子)--右键--设置数据系列格式--调整间隙宽度(默认219%表示柱子之间的宽度是一个柱子宽度的2.19倍)--可修改为100%(即跟柱子同等宽度)
8.修改图片大小 步骤7之后,会发现柱子变宽了,需要进一步修改。图中内外两个框分别是绘图区和图表区,可通过缩小右下角框,进行调整,得到结果图。
9. 修改柱子颜色 如果对各个柱子颜色有要求,可点击相应柱子进行修改。
注意:如果不知道如何配色好看,这里推荐一个论文图表配色网站:Adobe Color。
下面简单演示一下操作步骤:
1)假设看好一个配色之后,下载JPEG,打开之后有相应的颜色的十六进制和RGB信息
2)然后找到要修改的那个柱子 右键--设置数据点格式--颜色--其他颜色 然后输入步骤1)中的配色颜色信息即可。同样方法,修改其他柱子颜色。
10.输出图片 当所有绘图结束之后,在图表区右键--另存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