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填空

42 篇文章 39 订阅
15 篇文章 3 订阅

考点一

固定搭配

1.常用词搭配

方法:两分法

人/物,上对下/下对上,具体/抽象,主动/被动

2.热点词搭配

举例: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

注意

找准搭配对象!

实例1

他们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一方面 了西方建筑学制图手法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精神,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 了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更好地呈现出中国古建筑独特的美感,这在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的插图中也可谓 。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秉承 融入 独树一帜

B.沿袭 引进 绝无仅有

C.接受 发扬 别具一格

D.承袭 发挥 可圈可点

解析

对于空1,搭配对象为“精神”,选项A、B、D均可;对于空2,搭配对象为“技巧”,选项A更合适。答案为A

补充

引进+技术/人才;发扬+精神/传统/作风;发挥+能力

考点二

词义侧重

1.辨析方法

①用不一样的字拆分组词

②将整词进行固定搭配

实例1

到近几年,一度 的神经网络算法开始复兴。这个算法在一定程度上 了生物神经分层的构架,不仅能够不断调整优化各项行动的逻辑权重,还能够进行结果的 ,把结果重新作为输入进行训练。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默 模仿 回馈

B.沉沦 仿真 回应

C.沉寂 模拟 反馈

D.沉凝 仿照 反应

解析

对于空1,根据句意,应选择与“复兴”具有相反意思的词语,观察选项,发现关键在于“沉”后面的字意:“沉默”用于形容人;沉沦,对“沦”组词,沦落、沦陷;沉寂,对“寂”组词,寂静;沉凝,对“凝”组词,凝固,凝结。答案选C

补充

“模仿”强调仿照,“模拟”强调虚拟;“仿真”强调不真,“仿照”强调参照;“回馈”意为回报、报答,“回应”意为回答应声

实例2

研究人员表示,忆阻器被植入到人体内后,可以执行体征 、疾病 、伤口愈合跟踪,并能够将信息无线传送给医生或患者,以便于采取后续措施。实验证实,可降解忆阻器可读写数百次,在干燥情况下,信息可储存3个月。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监视 预报

B.监控 预防

C.监测 预警

D.监管 预测

解析

对于空1,“监视”意为监察注视,搭配对象为人;体征监控,体征检测均可搭配;“监管”,对“管”组词,管理、管控,强调权利机构行为。

对于空2,“预防”,对“防”组词,防范;“预警”,对“警”组词,警告;结合文段信息“传送给医生或患者,以便于采取后续措施”可知,忆阻器只能起到“警”的作用而不能起到“防”的作用。

答案为C

考点三

关联关系

1.转折:前后语义相反

……但/然而……

2.递进: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而且/甚至……

3.并列:语义程度前轻后重

①同义并列:顿号(、),逗号(,)

②反义并列:不是……而是……,是……不是……,相反,反之等

实例1

20世纪90年代,有人 传统书信将被新兴的通信方式取代。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传统的纸质书信依然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 ,在当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坦言 并驾齐驱

B.预言 并行不悖

C.断言 相向而行

D.妄言 背道而驰

解析

题目中出现关键词“然而”,说明前后句的句意相反,“然而”后的句子强调纸质书健康发展,与电子通信方式同时存在,所以空2应选填并行不悖。答案为B

补充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相向而行:朝相反的方向行进。

背道而驰: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实例2

一方面,社会对带薪休假制度热切欢迎,而且对于落实和执行不力可谓 ;但另一方面,具体到实际维权行动中,对不落实带薪休假者,即便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也很少有人提及,因此直接举报者更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嗤之以鼻 门可罗雀

B.冷嘲热讽 寡不敌众

C.口诛笔伐 寥寥无几

D.疾言厉色 势单力薄

解析

本题从空2入手。句中“但”的出现提醒我们前后句的句意相反,“但”字后面的句子表达直接举报者数量少,“更是”提醒所选词语的意思应比“很少”的程度更重,“寥寥无几“的意思为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符合题意。答案为C

补充

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搭配地点。

寡不敌众:形容力量悬殊,无法对抗。

势单力薄:指力量不足。

实例3

红色文化遗产与古代文化遗产一样,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 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同样需要积极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绝不能因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 ”,而忽视其应有的价值。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举足轻重 时代感

B.不可或缺 表现力

C.弥足珍贵 历史感

D.屈指可数 竞争力

解析

句中“是……是……,也同样……“提醒我们该句是个同义并列。

对于空1,应与“重要“具有相似的意思,A、B、C都具有重要的意思。

对于空2,结合前面的“时间短“,空2应体现时间长的意思。答案为C

补充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少。“时代感“强调新潮。

实例4

纵观现代化历程,中国改革一直是在争论中推进的,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 力量,总是能够超越左与右,促使社会形成新的共识。而主流意识形态有这样强大的力量,恰恰是从不同社会思潮中汲取智慧,而不是 的“任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吸收 泥古不化

B.平衡 剑走偏锋

C.整合 刚愎自用

D.柔化 恃才放旷

解析

句中“是……,而不是…… “提醒我们该句是个反义并列。

从空2入手,该句表达意思为:主流意识从不同社会思潮中汲取智慧,而不是不听从意见,刚愎自用意思为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答案为C

补充

泥古不化:拘守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剑走偏锋:指不走常规,找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恃才放旷: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考点四

感情色彩

1.分类: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2.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实例1

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 总有踪迹可循。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 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轨迹 带来 解释

B.方向 造成 设想

C.路径 导致 服务

D.趋势 引发 指导

解析

本题空1难以选择,从空2入手。空2后的“变革”一词是个中性词,是对互联网发展的客观陈述,因此空2也应为中性词性的词语,“造成”和“导致”具有消极色彩,排除B、C;空3前的“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是实践行为,理论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答案为D

实例2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使人的阅读内容、阅读媒介、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呈现多元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特点,读者被多样化地细分,“界面”阅读受到年轻人 。伴随便利而来的是娱乐化的泛滥,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一切文化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 ,以分得一杯娱乐的残汁,而思考愈发远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追捧 附庸

B.认可 陪衬

C.青睐 注脚

D.欢迎 随从

解析

从空2入手,第二句中的“泛滥”、“残汁”、“思考愈发远遁”等词语提示该段的文意总体上呈现消极色彩,空2横线处应填上一个贬义词,“附庸”一词意为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具有消极色彩。答案为A

补充

陪衬意为衬托,使之更加突出,中性词。

考点五

程度轻重

1.分类:程度轻、程度重

例如:缺陷-缺点-瑕疵(词义:程度重→程度轻)

2.所填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文段的感情色彩保持一致

实例1

城市人口过度聚集,对土地、水、空气等资源的需求与消耗 ,而且由于使用不当,浪费严重,使得城市资源 ,越来越短缺,结果是水资源和食物供应不足,清洁空气也越发稀缺。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日俱增 供不应求

B.有增无减 山穷水尽

C.旷日持久 左支右绌

D.日甚一日 危在旦夕

解析

城市人口过度聚集,对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也应增多,选项A“与日增多”和B“有增无减”都能表达数量增加的意思。浪费使得城市资源减少和短缺,B项“山穷水尽”是指用完,程度过重,应排除。答案为A

补充

旷日持久:指持续时间长。

日甚一日:指程度加深。

左支右绌:表示财力或能力不足,穷于应付。

实例2

对于社会性动物人类来说,社交的重要性 ,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就是要认清别人的脸。不幸得脸盲症的话,真是会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昭然若揭 见笑于人

B.无庸赘述 贻笑大方

C.不言而喻 窘态百出

D.显而易见 羞愧难当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对于社会性动物人类来说……”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社交的重要性很明显”之意。A项“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文中并未涉及“真相与假相”,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前文“认清别人的脸是必不可少的……”和“得脸盲症……”可知,文段强调社交活动中认清别人的脸很重要,得脸盲症认不出来就会比较尴尬。C项“窘态百出”指莫名其妙或不好的经历层出不穷,符合语境。B项“贻笑大方”指意见、看法比较拙劣,被行家、内行人所笑,语境中看不出被行家所笑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羞愧难当”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侧重于羞愧,文中仅仅表达了尴尬而已,相较而言“羞愧难当”语义过重,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答案为A

补充

见笑于人:让人讥笑。

考点六

解释类对应

1.题干特点:分句,(标志处) ,分句

标志词:是、就是、即、无异于、无疑是、因此、可以说等

标点:冒号(:)、破折号(—)

实例1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文化的多样性都被比喻成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有些看似 的东西,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B.转瞬即逝

C.微不足道

D.一成不变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看似 的东西,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但以后可能会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可知,横线后面的内容是对所填词语的解释,由“今天不知道它有什么重要性”可知,这些东西看似不重要,所填的词语应该有“不重要”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文中没有体现“常见”之意,故排除A项。B项“转瞬即逝”指很快就会失去或消失。C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符合语境。D项“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没有不重要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实例2

城市的发展壮大,固然离不开行政力量的 ,但本质上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就目前而言,将一些地方经济中心撤县设市,使其实现从农村政区向城市政区的转化,是符合经济发展形势的。只是,这其中需要 地设定必要门槛,原有的撤县设市标准,有些已经过时。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推动 与时俱进

B.支撑 高瞻远瞩

C.介入 因地制宜

D.干预 实事求是

解析

第一步,此题突破点在第二空。文段说原有的标准已过时,意思就是要顺应新形势。而高瞻远瞩强调有远见,因地制宜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实事求是侧重从实际出发,均不能与之呼应。只有与时俱进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锁定答案A。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离不开行政力量的“推动”,能够表达出行政力量的促进作用,符合题意。而“支撑”指用力顶住或勉强维持,与文段意思不符;“介入”“干预”都有关涉、参与的意思,但不能表达出行政力量的促进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考点七

重点词对应

1.指代词对应

标志:这、此

答题要点:所填词语与代词指代的内容形成对应

2.主题词对应

标志:主题词(核心话题)

答题要点:所填词语与主题词形成对应

3.形象表达对应

标志:比如、就像、类似、“ ”

答题要点:所填词语与形象表达的词语形成对应

4.前后呼应

没有典型标志词

答题要点:寻找前后文中与横线形成对应的词语

实例1

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 ”是不少人(特别是中青年群体)对待戏曲的态度。这里面固然存在 的偏见、难以静下心来欣赏戏曲之美等因素,却也有另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一些戏曲虽然与观众之间没有屏幕之隔,却用艺术化的表演,讲述着与观众距离较远的生活。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望洋兴叹 我行我素

B.望而生畏 一叶障目

C.敬而远之 先入为主

D.知难而退 固步自封

解析

第一空,横线处体现态度,横线前后未出现具体的解释,考查解释类对应。文段“这”为指代词,指代前文。后文强调戏曲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故横线处体现距离比较远的态度。A 项“望洋兴叹”指因为条件或自身力量达不到而无奈,与文意不符,排除。B 项“望而生畏”的“畏”指畏惧、害怕,观众并非害怕戏剧,且欣赏戏曲并不会让人害怕,学习戏曲才会令人害怕,排除。C 项“敬而远之”可表达距离比较远之意,保留。D 项“知难而退”指面对困难就退缩,反义词为“迎难而上”,选项与文意不符,排除。此时答案初步锁定 C项。验证第二空,“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在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可搭配“偏见”,如在上课前得知老师讲得不好、长得丑,所以在上课时一直抱有老师讲得差、长得丑的观念,为“先入为主”,锁定 C 项。A 项“我行我素”指按照自己的想法做。B 项“一叶障目”,指被一片树叶挡住眼睛,强调被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D 项“固步自封”也可写作“故步自封”,强调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本题答案为C。

实例2

水污染防治之难,在于水的 。水自源头奔流而下,被沿岸居民、企业反复利用,任何环节疏于治理,都可能让水变脏。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也导致“上游排污,下游遭殃”,上游地区的污水如不加处理直流下游,下游往往 也难以应对。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循环性 殚精竭虑

B.地域性 一掷千金

C.流动性 竭尽全力

D.便利性 废寝忘食

解析

第一空填入水的特性,根据“水自源头奔流而下”“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上游与下游”等关键词,可知应为水的“流动性”,确定C为正确答案。“地域性”“便利性”在文中并没提及地域与便利的特点,因此排除B、D。第二空,根据文意由于水的流动性,针对上游带来的污水,下游治理起来很困难,“竭尽全力”指用尽全部力量,符合文意。“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只停留在思考,并没付诸实际行动的意思,排除A。

本题答案为C。

实例3

开花的塔黄零星分布在空旷的流石滩上,蕈蚊是如何及时发现它们的呢?原来蕈蚊头上的触角就像人类的鼻子,能感受并 不同的气味。开花的塔黄会挥发20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不常见的化合物(二甲基丁酸甲酯)占所有化合物的左右。野外诱导试验证实,这种化合物可以 传粉的蕈蚊,为其“导航”。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记忆 引诱

B.区分 吸引

C.识别 刺激

D.追踪 迷惑

解析

这道题考两个空,第一空,说原来蕈蚊头上的触角就像人类的鼻子,能感受并怎么样不同的气味,选项中4个词都能和气味搭配,但是横线之前出现了非常形象化的表达,把蕈蚊头上的触角比喻为人类的鼻子,那咱第一空得体现鼻子的特点和功能,A项“记忆”是大脑的功能,排除。B项区别,鼻子可以区别香味或臭味,符合鼻子的特点。C项识别,识别气味也能体现鼻子的功能。所以第一空B、C两项都还合适。D项“追踪”整个身体都得动,不能表示鼻子的功能,所以A和D两项都不能和文中形象化的表达——“鼻子”对应,排除。再看第二空,说野外诱导试验证实,这种化合物可以怎么样传粉的蕈蚊,还为其“导航”,既然要起到导航的作用,那么对应的就是B项的“吸引”,C项“刺激”无法和导航相呼应,排除。

本题答案为B。

实例4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 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 ,实在有 之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D.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句“所谓类文本……”可知,“类文本”是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在阅读中应处于次要地位,“但”转折之后说明“类文本”成了阅读的主要对象。所以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项“反客为主”意思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B项“主客颠倒”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D项“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者均符合文意。C项“太阿倒持”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 ”可知,该空应填入名词。A项“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D项“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二者均为名词。B项“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是动词,排除B项。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实在有 之嫌”是对前文意思的呼应与总结,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项“以一持万”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D项“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符合文意。

本题答案为D。

考点八

重点句对应

1.完整语句对应

文段中的完整语句可作为解题的提示

实例1

在候鸟的眼中,中国的东北是湖沼成群、草水茫茫的绝佳驿站。每年春季,鹤、鹳、天鹅等候鸟纷纷飞向安静凉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雏。漫漫长路之中,它们会 地从富饶的东北湿地经过,有的吃饱睡足之后继续北上,有的则干脆在这里筑巢安家,等待秋天的到来。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千里迢迢

B.拖家带口

C.不约而同

D.隔三差五

解析

根据“中国的东北是湖沼成群、草水茫茫的绝佳驿站”、“候鸟纷纷飞向安静凉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雏”可知,在候鸟们看来,中国东北是他们的绝佳驿站,因此他们会“纷纷飞向”地球北端,所以横线处体现候鸟们并没有事先经过商量,而都会采取共同的行动,C 项“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互相一致,符合文意,当选。

A 项“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置于文段与后文“经过”搭配不当,正确表述应为“千里迢迢从远方赶来”而非“千里迢迢从东北湿地经过”,排除;B 项“拖家带口”指带着一家老小,受家属拖累,根据“候鸟纷纷飞向安静凉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雏”可知,迁徙前并无“家属”,排除;D 项“隔三差五”比喻时常发生,根据“每年春季”可知,一年仅此一次,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实例2

节目数量多不叫繁荣,只能叫拥挤。 加上品类单一常会带来审美疲劳。所以好的节目一定要敢于 ,同质的、内容形式单一的节目将被淘汰,能激起受众共鸣的、有价值的节目将大受欢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粗制滥造 冒险

B.供过于求 创新

C.华而不实 担当

D.良莠不齐 突破

解析

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用来形容“审美疲劳”的原因,由首句“节目数量多”产生“拥挤”的不良效果,可知所填词语需体现“数量多”的含义。B项“供过于求”指生产量大于需求量,可体现数量上的“多”,符合文意。A项“粗制滥造”意为只求数量,不顾质量,侧重表达“数量多且质量差”,由下文“品类单一”、“同质”可知文段重在强调“类似”而非“质量差”,置于此处程度过重,排除;C项“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文段强调的并非节目内容“空虚”而是同质化的节目数量过多,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无法体现“数量多”的含义,排除。第二空代入验证,B项“创新”置于文段,表达针对“节目同质、内容形式单一”提出的对策,语义得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