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练习-KNN算法

本文介绍了近邻法作为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包括其工作原理、关键要素(距离度量、k值和决策规则)、以及实现中的数据结构如kd树。还详细讲解了欧氏距离的计算方法和在Python中的应用。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𝑘近邻法是基本且简单的分类与回归方法。𝑘近邻法的基本做法是:对给定的训练实例点和输入实例点,首先确定输入实例点的𝑘个最近邻训练实例点,然后利用这𝑘个训练实例点的类的多数来预测输入实例点的类。

2.𝑘近邻模型对应于基于训练数据集对特征空间的一个划分。𝑘近邻法中,当训练集、距离度量、𝑘值及分类决策规则确定后,其结果唯一确定。

3.𝑘近邻法三要素:距离度量、𝑘值的选择和分类决策规则。常用的距离度量是欧氏距离及更一般的pL距离。𝑘值小时,𝑘近邻模型更复杂;𝑘值大时,𝑘近邻模型更简单。𝑘值的选择反映了对近似误差与估计误差之间的权衡,通常由交叉验证选择最优的𝑘。常用的分类决策规则是多数表决,对应于经验风险最小化。

4.𝑘近邻法的实现需要考虑如何快速搜索k个最近邻点。kd树是一种便于对k维空间中的数据进行快速检索的数据结构。kd树是二叉树,表示对𝑘维空间的一个划分,其每个结点对应于𝑘维空间划分中的一个超矩形区域。利用kd树可以省去对大部分数据点的搜索, 从而减少搜索的计算量。

距离度量

在机器学习算法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样本之间的相似度,通常的做法是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

设𝑥和𝑦为两个向量,求它们之间的距离。

这里用Numpy实现,设和为ndarray <numpy.ndarray>,它们的shape都是(N,)

𝑑为所求的距离,是个浮点数(float)。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

欧几里得度量(euclidean metric)(也称欧氏距离)是一个通常采用的距离定义,指在𝑚�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真实距离,或者向量的自然长度(即该点到原点的距离)。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欧氏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距离公式:

编写欧氏距离代码
##### 在此处编写或补全代码
import math
def euclidean(x, y):
    d = 0.
    for xi, yi in zip(x, y):
        d += (xi-yi)**2
    return math.sqrt(d)
a=euclidean([1,2,3], [4,5,6])
计算
a = np.array((2,3))
b = np.array((10,5))
##### 在此处编写或补全代码
op1=np.sqrt(np.sum(np.square(a-b)))  
op2=np.linalg.norm(a-b)  
print(op1)  
print(op2) 

计算结果:

  • 7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